文章连结:
https://www.facebook.com/kookisky/posts/1650487258310784
劳工议题之所以很难引起普遍共鸣,是因为绝大部分台湾人都接受一种观念:“爱拼就会
赢,才能加努力必定赚大钱,你赚不了大钱,不是笨,就是懒。”
因此,一般大众要参与劳工抗争,会遇到心理上的阻力:我站出来争取权益,是不是因为
我笨、懒、废、鲁?
更进一步说,要搞懂资本机制的不公,要知道聪明与勤奋未必能赚到对等的财富,需要很
高的知识门槛--而能跨过这个门槛的人,通常不会是劳动权益最低落的底层分子。
据此,劳工运动就成为了门槛极高、心理抗性极强、难以自我感觉良好的运动。
我觉得高中历史课纲应该把中国史砍掉一半,放世界劳工运动史进去。要知道隋唐的士族
政治特色及转变,上大学有兴趣再修就好,21世纪台湾公民的义务教育应该要知道的是,
住在宏盛帝宝的人有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