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台中】制度缺陷 注定人民上法庭相告悲剧
德国邻里用法规到台湾被无限扩张
德国的重划建立在合理的土地使用逻辑,参与者百分之百同意,且属于邻里性,规模小,
引进台湾却统统变调。不只面积愈来愈大,政府为了奖励自办重划,引进多数决,政府被
迫进场,角色却非常暧昧。
九月二十一日,反迫迁大游行前夕,总统府副秘书长姚人多来台中接受陈情时,有个人明
明自拆期限就在十五天后,却滔滔不绝帮台中、帮高雄其他争议案声援,只字未提自己。
他是台中黎明幼儿园执行长林金连,是台中黎明自办重划区的受害者,跟大多数自办重划
有着相同的命运,由于重划会片面主导重划进行,引发数十个司法诉讼。而他的官司一路
赢到最高法院,最后却被驳回。若要保住幼稚园,继续循司法途径证明自己是对的,得筹
出二五○○万元,才能挡住强拆的怪手。
一开始大家都反对,很多谣传
这个有四十年历史的幼儿园,全盛时期学生超过千名,现在却寥寥无几。早在得知重划案
可能无法逆转时,担心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林金连决定不再招生,等到事情解决再继续
,没想到一拖就是八年。
会从事教育工作,跟林金连的爷爷有关。日治时期的皇民化运动,杜绝了汉文化的传播。
从小好读书的林爷爷成立私塾,传承汉学,“这在日本殖民时代是很危险的,但他无非希
望更多的台湾人能认识字,可以做更多的事。”
林金连从小跟爷爷走得近,“耳濡目染之下,觉得教育工作是受人尊敬的。”他提到,爷
爷知道人民过得苦,不收学费。唯一的回馈,是过年的时候送东西来,一斗米、一只鹅、
一颗菜,都代表感谢。以前旧体制下,附近十六个里有十二个里长都是他的学生。
父亲受到影响,开了这间幼儿园,而他也去进修教育,继承父业。二○○八年,他第一次
听到这里要重划。
“我们对重划不是毫无概念,过去台中有很多公办重划。当时只听到风声,没想到进度那
么快。开始觉得有点奇怪,原来不是政府来做喔?所以一开始大家都反对,很多谣传,怕
他们做一做就跑了。”林金连说。
一堆伪造的开会委托书
他提到,第一间重划公司来谈时,他签下同意书,“因为对方提供很好的条件,愿意帮盖
一间新的幼儿园。”后来换新公司接手,沟通却不太通畅,几次之后,就直接法院见。
○九年,重划公司告他妨碍施工,要求法院判决拆屋。诉讼过程中,林金连请律师去阅卷
,才发现对方伪造开会委托书,“我三天没睡觉,比对发现一堆都是伪造的。去跟法务部
、地政局检举,连回文都没有。后来直接提告,也是不起诉。”
接着,开始了漫长的缠讼过程。七年间,林金连花了上百万元打官司,打到更二审,却逆
转败诉,“有五个法官都判我赢,却在最后一个输掉。”接着,除非他筹出二五○○万元
的担保金,才能继续打下去。
林金连不是个案,跟他一样不服重划会,在各种官司里来来去去的地主还有很多,循司法
追寻公平正义的代价,得付出高额的金钱与时间。被委任多项自办重划诉讼的律师柯劭臻
表示,与重划相关的诉讼依据不同的争议,大概可以分三种:配地无效、拆除地上物、行
政诉讼。
“配地无效”主要针对重划会片面主导,抵费地分配不公平等等;而“拆除地上物”常是
补偿费未经协调,或地主被诱骗签下同意书;“行政诉讼”则是针对重划会,伪造文书、
工程经费灌水、政府未实质审查等。
诉讼形式多元,若进度不一,常造成配地诉讼还没判决,房子却被拆了。柯劭臻指出:“
每个法官见解不同,就像抽签,抽到好的法官就有机会,抽到坏的法官就没辄。”像半夜
被拆除的赖家,配地无效从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最高法院一路赢,却因为拆屋诉讼先败
诉,就被拆除。但林金连是拆屋诉讼一直赢,最后才败诉;配地一直输,目前还未定谳。
林金连之所以可以“一直赢”,是因为台中市政府没有做出实质“调处”。柯劭臻指出,
如果配地有争议,重划会要跟地主协调。地主若不愿意,政府得负责来调处。
“调处需做出结论,当事人不服,才能循司法救济。”柯劭臻指出:“但台中市政府没有
做过实质调处,每次都没结论,法院认为这有问题。”不过,政府还是让两方吵不停,每
次调处都破裂,林金连的诉讼也一直赢。结果到最高法院,却突然换了见解,认为若已提
供多次协调机会,调处还是不成立,这种“不成立”也算是一种调处。
调处程序,反映了一个极大的问题:政府在自办重划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备查是“误植”,案情大逆转
台中市政府地政局重划科科长余俊政认为,目前只能诉诸司法解决,政府无权介入。他也
提到,重划仅是开发手段,黎明幼儿园有计画道路穿过,若林金连不想参与,须在几十年
前都市计画程序就表达异议。问题是,当时未通知所有权人,也就是说林金连完全不知情
,多年后将有一条大路贯穿幼儿园。
实务上,重划每个阶段都需经过政府审查。包括重划会组成、重划计画书核定等等,都有
政府把关。黎明自办重划区地主赖俊宇就提到,之前曾旁听永春自办重划行政诉讼案开庭
,承办人直接在法庭上表示,主管要他审核计画书“不要看那么细”,法官还很错愕地问
说:“你刚刚是承认自己没有实质审查?你不知道法律规定要实质审查?”
这也是自办重划受害者追着林佳龙打的另个原因,“再怎么不作为,也不应该扯人后腿!
”柯劭臻气愤地表示,如同上述在法庭中承办人的自述,明明法定政府要审查,胡志强时
代的书件上还会大剌剌地写着“备查”。
后来,这些“备查”开始胜诉,政府却慌了。一五年一月,林佳龙政府在相关诉讼回文给
法院,表示老胡写备查是“误植”,其实有实质审查。许多官司被这么一搞,案情大逆转
。
但余俊政也喊冤,指出后来爆出的争议案,他们都回头一一检视。记者询问,今年五月,
黎明自办重划才被起诉灌水七百多名人头,而此单元至少二五○○张同意书,政府一张一
张比对?余俊政点点头,指出若有问题的数量不影响重划效力,他们就无权撤销,人民才
会认为政府无作为。
哪来的人力审查每个程序正不正义?
但林金连相当不以为然,“一个重划科不过十五个人,十几个重划案,最好是能一张一张
比对!”最终,重划会违法与否、行政机关是否怠惰,都只能推给司法解决。
如黎明自办重划的另一个地主吕先生,从“伪造文书”告到“政府渎职”,见过一堆光怪
陆离,他举例,“好多个登记买卖的人头根本早就死了,谁去伪造的,没人去查,也没被
起诉,我现在几乎不相信司法了。”
政大地政系教授戴秀雄表示,自办重划引进台湾后注定是个悲剧。台湾的重划制度引自德
国,在德国,参与重划是国民义务,“如果你的土地形状很奇特,不只你自己不能用,也
妨碍到别人。”但德国的重划建立在合理的土地使用逻辑,参与者百分之百同意,且属于
邻里性,规模小,引进台湾却统统变调。
不只面积愈来愈大,政府为了奖励自办重划,引进多数决,政府被迫进场,角色却非常暧
昧,“公务员的角色,有多大的能力去审查规划案合不合理?一个重划科有多少人力,能
去审查每个程序正不正义?”戴秀雄提到,“人家都多数决了,政府要不要准?最后,政
府通常会选择,只要技术上符合建筑与都计规范,我就准,以免惹事生非。”
“我们的制度缺陷太明显。”戴秀雄指出,胡志强卸任前大手笔开放了大面积的自办重划
,注定了今日人民上法庭告来告去的悲剧。
制度已被证明有缺陷,修法又缓不济急,是反迫迁团体不断找上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原因
。柯劭臻指出,她在今年初统计,光是一个重划区里的诉讼案就可以超过五十件。让人民
在司法中缠讼已是悲剧一桩,倘若政府不愿回应“暂缓争议个案的需求”,她只希望,政
府至少不要再扯后腿。
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8&i=TXT20161020134453HO3
作者:
nawabonga (vista不到三年就玩完)
2016-11-03 02:02:00问题是总统是行政权最高没错 但她也没权力干涉司法案你说她要凭哪一条法律授权依据来“暂缓争议个案”?她有最高权力 但这权力是法律授权给她的 不是皇帝!
目前倾向 要求立委尽快完成《都市更新条例》的修法,针对违宪条文作全面性检讨 ...
针对面积这件事 不早就修法完成了吗..现行都更也是要80%面积持有人同意参与
作者:
mrfreud (冰点后就是终点。)
2016-11-03 19:38:003楼瞎扯什么 拆除是行政执行 行政权不动怎么会拆.......鬼扯什么司法权 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讲什么啊 笑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