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是台湾自己在“穷台”
新政府上台后,不仅两岸政治往来完全中断,官方所发讯息全部“已读不回”,两岸经贸往来亦陷入低潮,政策性采购中止、陆客来台旅游人数亦呈现断崖式减少,有人解读,认为对岸改采“穷台政策”应对两岸现状。不论此一解读是否正确,两岸经贸的冷热,确实会影响台湾经济表现。此时政府更该努力拼经济,确保经济成长,遗憾的是,新政府所作所为俱对经济与投资不利,俨然是另一种自我摧残的“穷台”政策。
“穷台”一词,先见于曾任蔡英文担任陆委会主委时首席副主委,后来又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的知名战略学者林中斌,他在脸书发表公开文章表示,从两个不同的管道得到同样的讯息,指说大陆目前对台的政策是“穷台”(Impoverish Taiwan),而非直接采取政治军事方面打压。
如果对北京的政策有所了解,应该知道所谓的“穷台”,主要是话语权与统战的运用,真正进入决策层面不见得有可行性;大陆官方未必有“穷台”的动机,因为这会损害自己长期培育的两岸经济共同体,也等于削弱了大陆对台湾的影响力,最后甚至可能得不偿失。更何况真要让台湾经济感受到危机,现阶段这些做法完全不够,而需要调动更多资源,这恐怕也是经济压力已大的大陆无法承受。事实上,大陆现阶段的做法不见得是“穷台”,主要是从各方面施压,希望民意压力促成民进党改变。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穷台”政策在大陆民间有其相当多的支持者,其主要论点认为,只要收回对台让利,甚至封堵台湾经贸空间,个人少到台湾旅游、不买台湾货,就会让台湾产生经济压力,终而让台湾屈服。
坦白说,以两岸经贸关系的密切,大陆已是全球第2大经济体、第2大进口市场,台湾出口更有近4成在大陆市场,两岸关系走入低潮,对台湾经济必然有负面冲击。要化解此冲击,如果政府不愿在政治上寻突破,那各项政策全力支撑经济,就更显得重要不过了。
既讽刺又吊诡的是,民进党不但不重视经济,几乎所有的政策都冲击经济、恶化投资,让台湾经济受影响,简直就是与所谓对岸的“穷台”相唱和。如果台湾自己把自己搞穷了,那就是自作虐了。
我们可以看看民进党政府这段时间作了什么事。对华航罢工全面让步引发效尤,7天休假与一例一休问题让劳资对抗恶化,企业界为此关闭与政府及劳工协商之门;收费员抗争诉求全盘接受,还要强迫企业吞下,让企业惊恐;对环保团体的支持,导致许多开发案不知何去何从。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民间投资意愿不可能恢复,经济状况也不可能好转。新政府执政才一百天,所有经济表现的缺失,还可以推给前朝政府,但这种“责任移转”效果,会随时间消逝而快速递减。
对民众而言,攸关生活的经济表现,永远是其最切身又关心的议题。依据本报民调,民众最关心的就是经济议题,远超过其他如教育、年金、两岸关系、司法、转型正义、劳工等议题。但民众对新政府经济的表现却持负面评价,31.1%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变坏,只有9.7%认为变好;49.6%受访者不满意经济部长李世光的表现,满意者仅24%。
工商企业的看法不能从民调中反映,却显示在投资行为上,今年上半年国内民间投资成长仅不到1%,创下两年新低,但同期民间对外投资却较去年同期大增8成,超过以前的纪录。虽然有人指民进党520之后才上台,但事实上今年1月16日总统大选之后,鉴于未来政权更替与政策改变的风险,企业界即开始观望。但执政表现百日的表现,显然让企业界更惊心,否则不会有“关闭协商之门”之举,未来民间投资确实让人担心。
对于非经济事项,即使意识形态不同,民众大致还可以容忍一段时间。对于攸关自身生活的经济表现,民众则殷切期盼新政府能拿出具体办法,振衰起敝。如果政府不能把施政主轴拉回以支撑经济为主,反而舍弃该有的财经专业,继续执迷于意识形态治国、斗争在野党,台湾经济难有出路,情况好一点是L型成长,也就是“不死不活”,差一点就还要再探底。经济差则民穷,民穷则反,就真正落实了“穷台”政策,届时政权恐难以为继,没有尊严的统一最坏结局就会出现了!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904003861-2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