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应对美国围堵 因地制宜是王道
中国大陆周边情势日趋紧张,北韩核试与导弹试射不断,7月8日韩国决定在境内部署“高
空导弹防御(萨德)系统”(THAAD),重创中韩关系;海牙国际法院宣判不利于大陆与
台湾的南海仲裁结果,成为美、日、澳及欧盟联手对抗中国的筹码;传闻日本政界亦将仿
傚菲律宾,诉请国际法庭仲裁停止中国在东海开发油气,更增添了中日冲突的变量。
中国周边安全出现变化,肇因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改变了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南海、
东海与朝鲜半岛的紧张情势一再升高,北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外在压力和挑战。南海仲裁
案宣判之后,中国立刻严词驳斥,重申“不接受亦不承认”,官方媒体甚至声称“将依挑
衅程度做出不同回应”。
果然,中俄舰队7月间同时出现钓鱼台周边海域,本月初10余艘中国海警船和230艘渔船联
袂驶入钓鱼台海域,并在东海油气探勘平台安装雷达,9月中俄更计画在南海举行代号“
海上联合-2016”的军演,显示中国回应周边安全情势的策略,已从被动因应转趋主动出
击。
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原为习近平主政后的外交重点。从建构“不冲突、不对抗、相
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细心经营与俄罗斯和印度战略合作关系,至倡
议“一带一路”战略规画等,用意都为稳定周边的安全环境。
然而,受制于战略互信不足,美国迄今未改变中国威胁论,近期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动作,
即为吓阻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布局,联合韩、日、澳、越、菲等国的外交战和发动国际舆论
攻势,只是围堵中国的辅助策略。
美国终究无法正确解读中国,依然相信强权政治可以让中国屈服。中共十八大之后,外交
姿态渐趋主动,最近中国对南海、东海及朝鲜半岛情势走向的强烈反应,足以显示北京对
事涉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是毫无退让与妥协的空间。习近平口中所谓“南海问题,现在
我们不动手,将来就只剩下一堆历史资料,再说也没用”,足够诠释北京将如何应对周边
外交的困局。
以美国当前的处境,华府无意(或根本不愿冒险)与北京爆发军事冲突,然却放纵其在亚
太地区扶持的日、澳、越、菲等“代理”在中国周边点燃反中与制中的情绪。
日本安倍内阁就是获得美国支持与鼓动,成功促成《新安保法案》,假中国威胁论之名修
改战后和平宪法,再藉已修订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确保美日共同对外进行军事干预。
近期中国派遣大量海警船和渔船巡航钓岛海域,就是在警示日本,欲打乱美日围堵中国的
布局。
韩国显然低估了部署萨德对中韩关系的冲击。首尔或以为北京受困于南海问题,而适时与
美方宣布此一战略决定。媒体推断,中国已在吉林、山东、辽宁部署系列弹道导弹,瞄准
对象是驻韩美军基地,必要时先发制人,轰垮韩国境内的萨德系统。除此,北京还搬出取
消韩国人担任亚投行副行长的计画、对中韩航线走私展开查缉专案行动、限制韩国艺人在
中国演出、紧缩赴韩国的大型旅游团等具体制裁手段。
面对美国及其盟友的围堵,北京稳定周边安全情势需要新的思维和方法。习近平任内积极
谋求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规画“一带一路”协助周边国家振兴经济与改善民生
,却未获得周边国家的一致认同。美日以“制衡中国”为号召的战略似乎产生共鸣,部分
东协国家与中国维系经济合作关系的同时,却仍将自身安全寄望于美国。
就中国当前面临到的周边安全困境来看,“一带一路”是长远的战略规画,目前并非化解
周边安全新挑战的唯一路径。北京未来确保周边安全的战略,除了宣示立场与坚定决心外
,似乎还需要多管齐下,针对不同国家的安全环境与需求,适时调整维权与维稳措施。四
面树敌,自然会形成四面楚歌,软硬兼施、因地制宜才是王道。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815005442-26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