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背景与理念
一、体力就是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的展现,除了政治军事、经济产业,还有一种是属于全民的资产,无法被取代
、也无法被模仿的,那就是体力。
民进党执政时期积极进行体育法制的革新,以及体育资源的整合,逐年提高体育预算,重
视全民运动风气的培养,推动运动人口倍增计画,建置环岛自行车道,让全民逐渐习惯运
动、爱上运动,改变国人体能素质。
在竞技运动方面,更增加选手专案培训及扎根基层运动的经费,积极推动国家运动训练中
心法制作业,制定竞技运动相关奖励及补助办法。2004年雅典奥运就是针对重点竞赛项目
的优秀选手严格培训,总计获得2金2银1铜,得到台湾参加奥运正式竞赛项目的第一面金
牌,意义重大。
二、全民运动困境:人口增加,但运动知识不足,健康体能尚待改善
运动可以突破自我、激励奋斗精神、更能提升体适能、促进身心健康,进而降低医疗支出
与社会负担,在国家人力资源发展及生活品质的提升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适量而持
续的运动对健康大有益处,每天只要运动15分钟,死亡率就能减少14%,平均延寿3年,但
若是长期静态的生活方式则会损害健康。
因此,未来的体育运动政策也是以“健康国民、卓越竞技、活力台湾”为目标,希望借由
运动人口的提升来促进全民健康。
2014年台湾规律运动人口达33%,并有78%的民众表示参与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健康,显见民
众已意识到运动与健康生活有重要的关联性。然而实际上国人整体健康及体能情形却没有
明显改善,国民医疗保健支出迅速增加,2012年更上升到9,302亿元,成长速度相当快,
除了老年化的因素外,国人目前缺乏科学运动健身的知识,不仅不足以促进健康与体能,
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因此要建立正确的运动知识,就须从小学开始就给予正确的体育教
育,奠定运动基础。
三、竞技运动困境:培训机制与经费编列不足,缺乏严谨的竞赛规划与职涯照顾
台湾的多元族群文化,运动菁英人才辈出,已经逐渐受到国际的注目,而我们的体育,更
持续走出台湾、走向世界,从过去的杨传广、纪政,到现在的王建民、曾雅妮、陈伟殷、
卢彦勋、詹咏然等,有许许多多的体育好手,凭借著努力和实力,在国际上创造优秀的成
绩,让自己发光发热,更让世界看见台湾。
但是当前我国菁英选手的全人教育培训,仅注重竞技成绩表现,缺乏体育以外专业知识与
能力的培养,欠缺运动科研的整体投入,以及良好的竞赛规划与健康维护,选手退役后的
职涯辅导也不够健全。
贰、政策目标
未来,体育运动将是我国重要发展战略项目,全国体育发展的策略方针将会提升决策层级
,而且既有的法规要落实,不合时宜的法规要修正,目标要让运动全民化、运动产业化、
运动国际化。
在竞技运动方面,要从根扎起培训菁英,带动国家竞争力,尤其要举办主流运动邀请赛,
结合品牌行销、异业结盟、媒体宣传,积极走入国际,让全世界的运动迷都知道台湾。
在全民运动方面,要健全运动指导员制度,善用退役选手的运动专业,有效促进全民热爱
运动、规律运动、正确运动,目标要让每位国人每年减少看一次医生,降低慢性病发生率
及失能率,让国人生活更健康更精彩。
参、具体政策主张
一、菁英竞技,带动国家竞争力
1.成立行政院体育发展委员会,统筹规划国家体育发展
体育可以提升体力、国力、国际竞
争力,并带动产业、经济成长,我们要把体育当成国家重要战略来思考。2013年政府组织
改造时,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是唯一被降编的机关,和教育部体育司合并为体育署;虽然有
助于资源整合,却无法顾及全面体育政策发展。未来将在行政院成立任务编组的“体育发
展委员会”,以推动“运动全民化、运动产业化、运动国际化”为首要任务,并由政务委
员以上的层级担任召集人,协调各部会体育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国家体育发展,再由体育
署与相关单位执行。
2.积极媒合企业投资体育,大幅提升民间投入体育经费
目前我国体育年度总预算约80亿元
,仅占中央政府总预算0.4%,但在政府有限的财源下,为了能有效推动体育运动发展,除
了检讨公务预算及资源配置、善用运动发展基金外,更须与民间合作,促进企业投资并赞
助体育运动事业。虽然运动产业发展条例有鼓励企业投资,但成效有待提升。未来政府要
积极媒合企业赞助与体育界需求,设计诱因,鼓励企业冠名,有效促进企业投资或赞助体
育活动、团体、选手、设备等。运动彩券发行盈余拨入的运动发展基金,也要有效运用。
未来运动发展基金的财务运用要公开透明,而且要符合国家整体体育
运动发展。
3.制定体育团体法,健全体育团体组织功能与环境
目前我国体育团体都是由人
民团体法来管理,造成人才留不住、社会资源投入意愿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日本的单
项协会多数属财团发人组织。为了加强我国体育团体、各单项运动协会之组织功能,协助
各类竞技活动朝向国际化、专业化发展,并与国际接轨,我们要推动体育团体法之制定,
并检讨修正体育团体相关制度,辅导体育团体朝向企业化经营,增加社会资源投入意愿,
健全体育团体环境与机制。
4.建构完善“选训赛辅奖”制度,菁英培训从根扎起协助民间
体育组织(奥林匹克委员会、体育总会、各单项运动协会)完备行政管理机制,建构完善
的“选、训、赛、辅、奖”制度(选才、训练、参赛、辅导课业与就业、奖励)。尤其要
优化“选、训、赛”的策略与运作,强化体育署、奥会、体育总会的权责与合作机制,以
及选项选材、训练管理、竞赛管理及后勤支援,并加强和单项协会的合作,与国际接轨。
注重基层教练与选手的养成机制,规划短、中、长期培训计画,提升单项运动竞技实力,
以及严谨的赛季训练制度,让每位学生运动员都能在固定赛季时间内接受密集训练,赛季
外时间休养体力、充足学业知识。
5.整合现有场馆,发展南北两大国际级运动赛会园区
目前全国运动场馆大致齐备,所需增
设不多,只是欠缺良好的管理系统,零散无效率使用。未来将整合所有体育场馆,逐步发
展南北两大国际级运动赛会园区。建立北区、南区各一
管理系统,以促进区域体运发展为前提,硬件建设改善至符合国际标准,平日承接国内重
要运动赛会,必要时可以承办国外大型赛会;软件建设方面则须培训赛会专业管理人员、
健全资讯应用系统、建置e化便利的服务平台,提高所有运动赛会管理与执行的技术水准
与品质,协助地方发展运动经济,整合地方运动资源,带动地方运动产业。
6.扶植民间发展运动休闲产业,增加运动参与及观赏人口
除了前述提升竞技实力与赛会水
准以外,政府还要大力扶植民间发展运动产业,让运动结合健康与休闲,形成产值庞大的
运动休闲产业
链,并加强体育活动的行销策略,提高比赛观赏性与可看性,全面提升校际运动、职业运
动、国际运动赛会之观赏人口,引发人人爱运动。充分运用台湾的强大制造能力,让台湾
成为全球运动与休闲器材的研发、制造、检测中心,创造更多的产能和就业机会。
二、全民爱运动,生活更精彩
1.强力推行全民规律运动及体能促进
政府要将运动时间、运动技能、运动体能,作为全民
体育的目标管理项目,并推展高龄运动,促进长者身心健康,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及失能率
,减少医疗财政支出、降低社会照顾负担,让国家充满活力与竞争力。
2.从学校体育着手
强化国民体能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能的根本,从小就要给予充足的活动时间、正确的运动观
念,才能奠定体能基础。国民体育法规定,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应达到150分钟
(体育课除外),必须落实执行,加强监督,严禁将体育课和活动时间挪作其他课程使用
。重新设计多元的体育课程,并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与运动器材,让学生接收正确的运动
教育,广泛认识与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同时依照不同年龄层设计不同的运动强度,按照
生长规划、生理机能,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刺激。辅导学校成立校际运动社团,鼓励特色多
元的运动项目,从小培养运动兴趣与规律运动习惯。
3.奖励民间运动社团,带动运动风气深入社区与职场
奖励社区、机关、团体及企业机构成立运动社团,带动运动风气深入社区
、职场,让运动变成大家共享的休闲娱乐。
4.建立国家级的体育专业人才养成制度,普及运动指导员
建立国家认证的各级体育专业人
才养成制度,包含各运动种类、各相关专业人员(教练、裁判、指导员、赛会管理等等)
的教育培训养成机制。建立运动指导员制度,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以协助国人正确运动
、热爱运动为主要任务,并结合体能评估、运动处方、运动指引、体能促进等相关项目,
针对不同年龄层、不同体能状况的人,指导正确的运动方式,有效促进体能,降低错误运
动方式带来的伤害。补助或奖励社区、机关、团体及企业机构申请运动指导员到机构内带
领及指导运动,以较系统化的课程及团体运动的方式来建立国人自我保健的观念,借此散
播由大众负起维护自己健康责任的观念,使整个社会更健康。
5.培养体育志工,有效推展全民运动及运动赛会
培养体育志工人员,鼓励
体育科系学生及社区居民参与,让全民运动的推展及运动赛会更趋有效顺畅,分享体育活
动的乐趣,进而支援协助办理国际性运动赛会。
6.运动空间便利化,建构随处可安全运动的生活环境
建构随处可运动的生活环境,增加安
全舒适的步行、慢跑、自行车等便利运动的环境。提供平价、亲民、社区化、专业化、连
锁化经营的运动空间,扩充运动设备,并有运动指导员常驻指导。
除了既有运动空间,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种公有闲置空间,进行分时、分段的规划与管理,
提供民间运动社团、运动课程使用,或进行特别项目训练(例如学校寒暑假期间能开放为
游泳训练基地),使各类运动爱好者方便找到适合的运动场所,公有空间也得以发挥最大
使用效益,提升营运绩效;并可以异业结盟、集体行销、活动串联的方式,在规模经济的
运作下,充分发挥连锁效应,提高居民运动意愿。
来源:
http://iing.tw/posts/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