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台湾总统候选人,教育政策说帖比一比

楼主: qwilfish (XXXXFISH)   2015-12-11 10:19:30
本文共同作者    
普度大学教育研究博士后研究员 任恩仪
威斯康辛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金光
爱荷华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博士生 陈威霖
*备注:候选人因应话题走向或顺势回答提问,教育政策陆续新增或调整,然而说帖为候
选人正式推出的官方文件,因此本比较仅限说帖内容
三组总统候选人慢归慢,政策牛肉(汤)终于陆续上菜。既然是做教育的,教育政策最让
我关心。为了平衡意见,我邀请几位在美国的教育研究人员,综合不同的角度,比较三位
候选人提供给民众的教育政策说帖。共同作者群各拥不同政治立场,本篇不为抬轿特定候
选人,纯粹评论政策说帖的内容。
首先,我们知道说帖仅是各候选人教育政策的浓缩精华版,成功的说帖应该要让民众至少
留下好印象,同时不会产生过多的疑虑。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目的,是想鼓励各位候选人,
积极提出政策规划,因为真的会有人认真去思考比较。同时也借此机会分享对教育政策的
想法。
我们的期待当然是请 3 位能够提供目标明确,不要打高射砲的教育政策。优质的教育政
策,至少要展现教育理念、教育价值与这一任期预计达到的教育目标。好的政策更要用合
理的方式来落实,应该至少提出几项具体措施,展现团队规划的能力,而不是全部采用大
方向的陈述,以天马行空的创意来填补细节。针对三位候选人教育政策说帖评论如下:
朱立伦
优点:
朱立伦的目标制定有清楚的数据,具体主张要把教育总经费的下限提高,同时延续部分现
有的教育政策,包括幸福保卫站和技职教育再造计画,这些都点出他的教育政策方向,也
就是沿据既有的政策,提高扩大教育补助。
幼教阶段,主张增加补助,似乎是朱立伦目前最具体的政策之一。在文化与弱势的议题,
有提到应纳入原住民、新住民、国际文化与闽客文化,同时也注意到目前教育界教师重视
的议题就是行政工作的减量讨论。三者中,只有朱立伦明确提到该纳入家庭教育,这点给
予肯定。
问题:
幼教补助很像典型的政策大饼,就是拼命发钱,比较看不出具体评估后为什么要这样做的
说明。同时做法和愿景不相呼应,朱立伦的幼教措施是提供补助,愿景却是平价幼教,两
者未必有必然关连性。
高教部分,朱立伦提到要规定申请入学人数上限和要弹性入学命题与试务工作,容易让人
联想是否隐性表达支持考试制度的立场。最后朱立伦主张要让超额教师可以选择转进家庭
教育,却忽略一般学科教师未接受足够的辅导专业训练,对于进行家庭教育有其难度,这
项措施不应该仅成为解决流浪或超额教师的手段。
(吐槽点):整份文宣花花绿绿,缺乏质感。不是五颜六色就表示有用心,干脆全用浅蓝
底还比较有辨识度。最后以开创美好未来为文宣结语,请问要不要加上振臂高飞的手势啊

蔡英文
优点:
蔡英文在现况分析非常清楚,显示至少有理解到现在的教育挑战为何。仅有她针对国小教
育提出具体做法,主张针对特定年级段增加人力。名词使用,蔡英文比较新颖灵活,也只
有她提到了非传统式的教育方式以及提供优质的资优教育。同时,她也提出几项尚称具体
的作法,例如:教师先检定后实习,以及在高教阶段,面对大专院校退场转型时,须考虑
到区域均衡。
在前瞻教育的部分则纳入六项所谓的新时代能力,例如美学教育与问题解决能力,虽还仅
属于大方向的概念,但也算有新意。在蔡英文的说帖中,可以看到“社会政策”辅助“教
育政策”的观点,应该给予鼓励。
问题:
幼教阶段,蔡英文主张公共化,这绝对是一大改变。但是她没有提到她的公共化是什么以
及打算如何进行这项变革。蔡英文的文宣只有讲弱势,但是主其事者应该要理解文化弱势
、经济弱势或者身心障碍弱势学生的教育需求其实不同,比较看不出她打算怎样协助她口
中的弱势。
在前瞻教育栏目下,是否该鼓励高中职学生先社会历练而后大学就读,同时怎样协助,其
实仍然有待讨论,直接列出来让人感觉不够负责任。同时,简化课纲,松绑课程固然重要
,但不要忘记,这几年课纲的修订都是在细部上的限制产生争议,因此如何松绑,并不是
喊口号就可以。
(吐槽点):整份说帖,现况与问题分析几乎占了一半,也做得最清楚。但同时,传递的
新讯息量相对减少,我们都知道有问题,但请多谈谈妳打算怎么解决。
宋楚瑜
优点:
宋楚瑜的教育说帖偏重中等教育、高教与技职教育,而且是唯一在教育政策里提及体育政
策的候选人。高教部分,宋楚瑜注意到学贷的问题,并提出回应,这是他整份政策中比较
具体的部分。宋楚瑜也有注意到教师工作分配与权责的议题。在体育教育,比较务实的是
提到政府应该检讨现行闲置空间的分配运用,考虑更改为公众的运动场地,并更新南部地
区运动设施,以供选手冬季训练。
问题:
宋楚瑜整份宣传没有数据,几项措施也比较不切实际,让人怀疑团队对于教育现况究竟掌
握多少。校园伦理栏目中强调传统概念的师生伦理,内容偏重如何处理行为和秩序问题,
固然师道的恢复其实也是修补师生关系的方式之一,然而如果仅是要学生听话服从,似乎
是走回头路。
技职教育部分偏重高阶人才的培养,对于基础技术型的人才,并没有提到要如何协助。直
接把还有争议的电竞比赛放在体育政策里,有点取巧。最后不知道为什么课纲争议要放在
体育政策栏目下,然后硬加上其他,感觉最后这一阶段有点混乱。
(吐槽点):内容以外,文宣设计用心,但网络说帖的固定字体太小,难道是故意要让我
们看不清楚吗?喊出 20 年逐渐减决少子化议题的口号,但这似乎不是教育政策可以解决

总评:
十二年国教的议题虽然大家都有提到,但这部分我们觉得实务工作才是重点,政见这种大
方向的内容不容易具体。
不过三位候选人应该要了解,目前最困难的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没有做法。改来变去,虽
然大家都同意12年国教“不错”,但教育工作者和公众不知道要如何一起走向那个“不错
”。
有问题的不只有技职教育,普通教育也面临极大的挑战。三位候选人针对技职教育该如何
改进,至少都有试图提出一两项具体政策,然而普教的部分,提出的口号沦为泛泛,我们
担心三位候选人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目前国教的困境。 12 年国教,不仅在入学制度有需
要解决的争议,未来,当 10 到 12 年级变成国教后,该如何调整教育方式和方向,帮助
学生顺利衔接下一阶段的高教或就业,也应该是 12 年国教的规画重点。
此外,三位候选人都还是不够用心。政策看起来洋洋洒洒,非常丰富,但细看其实很多都
是现行的政策内容。我们建议,应该标注是新提出的还是延续现有的政策。另外,很显然
大家都打安全牌,例如争议大的性别教育、大专院校学费调整与幼教师和保育员的资格与
训练认定等议题,候选人们多半都没有谈到也没有具体回应,简言之,三位大概都很怕捅
到马蜂窝。我们建议,即便暂时无法在特定议题上面有具体的措施,也应该有宣示性的动
作,让民众可以理解到各候选人与其团队的教育观。
最后,我们都很好奇:口号这么响亮,请问三位总统候选人,钱从哪里来?
http://www.cw.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550&nid=5873
4.附注︰
看到这结论 一定很多人又解读成X党一样烂 票投___
不过这篇的分析个人觉得还蛮中肯
个人觉得蔡的政见相较之下算是比较好的 不过执行面确实也该加强
作者: Marino (马利诺)   2015-12-11 10:24:00
都一样啦 不恢复联考 恢复技职 垃圾大学退场 都没救
作者: KingChang711 (十二星超级上将)   2015-12-11 10:31:00
本来就该恢复联考,恢复高一就开始分流其他特殊管道一律禁止,让有钱人再有钱成绩不好都不能上大学,大学教育是神圣的
作者: rainbowzone (彩虹区块)   2015-12-11 11:10:00
有钱人会送去欧美念书 不会留在台湾跟你抢大学名额拉
作者: plusmature   2015-12-11 11:23:00
反对蔡的12年国教全面免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