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不敢提出对大陆开放
因为一提出马上被斗臭
台湾经济的下降是事实
台湾人可以不让政府对大陆开放
做着没有大陆还有全世界的美梦
但是大陆对于台湾人赴大陆的限制几乎为零
为着生存早就不理这些只会叫嚣政府的"公民"
用自身的行动走入大陆
这八年以来
所有对政府的批斗
回头来看
都是完全有道理的吗
不过也没有差别了
台湾已经在世界跟两岸里
自我内耗到已经没有任何说话的权利了
谁当政 有差吗
https://goo.gl/yGjRsn
澎湃选文》台湾这八年,到底失去了什么?
风传媒作者周鑫 | 风传媒 – 2015年11月19日 上午6:57
从2007年以来,我曾经五次访问台湾。第一次去台湾时,我正在香港工作,很自然地以为
台湾人应该和香港人差不多。但是,当我一踏上台湾的土地,就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首先,台湾人受过精致的民主训练,公民意识极强,毫不夸张地说,在华人世界里属第一
。一次我采访一个台湾的小学生,问他什么是选举,这个才十一岁的孩子的答案是:“少
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说老实话,这后面半句,在其他华人地区,即便是政治人
物也不一定说得出来。就这一点,我觉得台湾对于民众的政治训练绝对是世界领先的。
第二,台湾是一个高度开放与包融的社会,最令我惊叹的是,于我居住的台北喜来登酒店
,正好可以见到前往“总统府”包围陈水扁的人群,但是途经这一路线上班的人却可准时
抵达公司,不受干扰,彼此不同政治意见,可以在民间如此充分协调,当时我觉得不可思
议,事实上日后看来也确实很了不起。
第三,台湾的公务员团队素质极高,我一度认为香港的公务员素质不错,但是当我在台湾
体会了与台当局对外交往、宣传、文化及台北市政府的官员打的交道之后,发现香港公务
人员过于匠气,而台湾的公务员团队,则在严肃认真清廉之外,不乏高度的灵活性。
我当时供职的上海电视台(东方卫视),照理说是不能前往台湾进行采访报导工作的,因
为当时由台湾新闻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赴台的大陆媒体,只限三四家大陆中央级媒体。但是
,负责审批我赴台采访一事的一位台湾驻港官员,在与我仅仅一次面谈之后,即表示“周
先生,我一定会让你成行”。由于采访任务紧张,他们来不及将我的证件送回香港,于是
竟然安排一位负责外事的新闻局官员在台北桃园机场的出入境检查站等我,待我抵达之后
,将证件送出,供我通关。此事令我印象极深,要知道这时还是陈水扁在台上,两岸关系
还非常一般呢,这说明台湾的主管官员在弹性执法、办事方面,完全不小家子气,大气开
明!
随后,2008年我又赴台采访陈云林;2009年新年之即,我又在台湾守候大陆一对熊猫在台
北动物园安家。可以说,每一次都有风雨,示威、游行、抗议或多或少都有,但台湾有关
方面均可以处理得妥帖得当。一次我深入绿营包围陈云林用餐酒店人群采访,身边有不少
人看到我手持的话筒,有认识的就说“这是大陆电视台的”,当时我还有一点紧张,但是
,一个多小时的拍摄,我们不仅未受任何阻挡,相反当我告诉人们我采访结束要前往台湾
东森电视台传片子时,人群居然立即让出了一条道路,让我们可以顺利离开。我一边离开
,一边激动地想,这片土地太有希望了!
但是不久之前,我再次访问台湾,除了一丝心酸之外,总是涌在眼前一个词:萧条。不知
道为什么,我感觉台湾的人口在不断减少,台北大型百货公司里的顾客比起八年前明显稀
松了起来,那些曾经塞满人流的特色街道里,除了略显突兀的大陆旅行团外,人也不多;
到了台中、高雄就更是如此,热闹的只剩下那些高高飘扬的各种竞选旗帜,而这也更显示
出了城市的冷清。
根据台湾中研院的报告,台湾已经成了一个老年化加外流型的社会,并且还有非常突出的
人口结构问题,男少女多就是一个特征。我认识的台湾好朋友,大多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政
治精英,他们均选择了在台坚守,但是他们对于台湾经济的前景,却并不看好。一位台湾
的经济学家对我说,如果将台湾仅比作大陆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GDP总量甚至不如大陆
中部的河南省,被一直仰视台湾的福建省超过也很快了,台湾在经济上不仅奇迹不再,而
且连常态都不见了。
他说的是实情,8年来,台湾经济鲜有起色,基本上快落到了倒退的边缘。根据2014年的
统计资料,台湾的GDP与大陆的河北省差不多,居然落在河南之后,假设有一个排名的话
,她只能在省级行政单位中,排到六七位的样子。1990年时,台湾的GDP大约可以占到大
陆的三分之一多,而到了2014年,台湾的GDP大约只有大陆的5%。但这也许还不是最严重
的。
由于我长期在媒体工作,台湾的同行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交流的对象,而这些年来,台
湾的电视行业的制作品质,可以说已经彻底崩塌了。娱乐节目全线溃败,像胡瓜、张非、
小S、王伟忠等等等等人的名字,全成了回忆、或者成了广告,因为他们的节目已经看不
下去了。动不动上亿级人民币制作的大陆综艺节目,已经全面超越了台湾当地电视台的制
作水准。一位台湾电视台的总经理对我说,这已经不是今天赶不上的问题,而是永远也不
可能了。出于研究台湾媒体的需要,我一直有收看台湾电视新闻的习惯,而现在台湾的电
视新闻里,理性的讨论已经越来越少,情绪化的、过激的、极度民粹的、离奇的语言比比
皆是,电视新闻制作人们似乎已经不在意把一件事说清楚,而只是在意把它说激动了。记
得2003年时,《宋美龄》纪录片的导演来沪交流,同为电视工作者的我们在看完一集节目
之后,纷纷起立鼓掌致敬。而现在,在台湾的电视频道上,已经见不到这样的节目了。台
湾同行告诉我,没有办法,收视压力太大了。这一切,让人感到经济的肃杀正在让文化凋
零。
2014年,我去佛光山拜晤星云大师,大师正在被反核人士围剿,我问大师,是否太多地关
注了政治,大师说人还是要讲道理的啊。是啊,人是要讲道理,但是台湾讲道理的成本似
乎被耗尽了。台湾的大企业基本都将生产中心、经营中心甚至金融业务都迁出了台湾,最
近这些年连人才储备也建在了台湾以外的地方。台湾的精英人才以往会在大陆的台资、外
资企业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大陆的民营公司里工作了许多年;以往在我喜爱的
一个中天电视节目《台湾脚逛大陆》里,台湾人在大陆的中西部省份工作的还不多。而现
在,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也参加到了李克强总理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当中
。过去还有一个有关台湾人在大陆的人口统计,而今这个统计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因为
有很多台湾人即使没有办理太多证件和登记,他工作的重点也是大陆了。最有意思的是,
2012年以来,大陆警方已经与台湾警方发动了多起联手打击台湾黑社会的行动,看来连他
们的业务也要重心转移了。最近大陆的股市大起大伏成了全球热点,但反观台湾股市,这
似乎已经是个被淡忘的地方,已经很少听到什么台交所的新闻了。很多台湾人把这一切归
咎于马英九及其政府,这可能是问题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问题的全部。
以经济学的维度观察台湾,台湾经济在过去八年间,最大的问题在于开放性不足。两岸三
通实现之后,不管各方力量怎么看、是不是愿意,台湾已经被架上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快车
道。照理说,台湾完全可以凭借全球领先的社会保障体系、民主政治、人才优势,在其中
博得先机的。但是,事实却非常无情。举一个例子,2009年,我们采访朱立伦时就曾经呼
吁自由行,朱立伦虽然认为对,但当时没有表态。这代表了台湾政治人物的一个矛盾心态
,有关大陆的事,我不能先说,以免成为靶子。
后来自由行成功。但以经济动物的角度,自由行绝不单单是一个旅游问题,它应该是一个
资本项目开放,甚至是一个移民项目开放的问题。自由行之后,我们预计的应该是开放大
陆民众在台购买不动产,甚至开放移民。台湾与香港不同,拥有巨大的吸引大陆资金和人
才的潜力,可以说,假如台湾可以在2009年开放以上两者的话,一则大陆民众不会挤爆香
港,二来台湾的地产乃至整个金融市场将被启动。台湾土地房屋私有化程度极高,民众个
人及相关行业均会从中受益,资金与人才的流动将会掉头回流台湾。但是,这种声音在台
湾很弱,而且一旦出现,皆被批倒批臭。
回过头来看大陆这一边,三通之后,大陆对于台湾人居住、工作、旅行的限制几乎为零,
甚至由于大陆长期以来对于台湾人在内的海外华人的超国民待遇,台湾人在大陆工作,还
可能在工资、职位上被高看一眼。不久前在反腐中落马的南京市长季建就曾经说,自己在
昆山工作时为台商端洗脚水。与此同时,台湾企业也是哪里有钱挣就去哪里,我们看到
2008年三通实现之后,不少台湾企业放弃台湾市场的行动更加彻底了。企业在出走,对台
湾最有兴趣的陆资又入门不得其法,接下就只能是人才的外流。这已经成了当今台湾社会
的一个死局。但是在一个民主政体下,现在的马英九及其政府是无力挽回的。而且,在主
流民意不转变的情况下,下一届政府要改变这一切也非常困难。
蒋经国先生是我最尊敬的政治家,他启动台湾经济起飞的按钮就是开放,从经济开放,到
政治开放,最终不惜放弃蒋家王朝乃至整个国民党的在台统治。但是,就如阿伦特所言,
民主政治亦有其阴暗面。任何力量均可以以民主为名,无需任何成本的煽动民粹,杯葛政
府;这一方面是任何一个民主政府都要付出的代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社会走向真正成
熟民主社会真正的挑战。眼下,台湾社会又将面临一次新的选择,无论谁将当选,前面的
路都将充满风险。但是,你们的风险不会有当年蒋经国先生的大,他既然有如此之大的勇
气将这一切交给你们,你们为何不能做出真正有担当的选择呢……
祝福台湾,天佑宝岛!
*作者为大陆媒体人,本文原刊《澎湃新闻》,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