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原住民立委选制忽视族群差异性及透明投票

楼主: OusakaMegumu (逢坂恵梦)   2015-09-28 21:57:51
现行选制中,原住民选民在投票时,可能会因为该投票所仅有一位选民,造成开票之后,
就知道他投给谁,秘密投票就形同不存在。
例如2012年立委选举在台北市北投区石牌里第0007投开票所就只有一位平原原住民选民。
再来是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的划分,这是沿用当初的熟蕃和生蕃,时至今日,许多原
住民户籍都已迁离原乡,再去分山地、平地根本毫无意义。而平埔族群则仿佛不存在。
此外,保障名额的设计是希望让了解部落文化事务的人出来争取权益,然而许多“不熟悉
部落,但熟悉政治游戏”的都市原住民,却也一同竞逐原住民代表。
还有以全国为选区,采复数选区相对多数制,造成大小族群之间的权利落差。
自1992年立法委员选举以来,平地原住民24:阿美族23、卑南族1
山地原住民:赛德克族10席、泰雅族7席、排湾族6席、布农族1席
人口比例 当选比例
阿美族 202,421 37.18% 47.92%
排湾族 97,236 17.86% 12.50%
泰雅族 86,640 15.92% 14.58%
布农族 56,507 10.38% 2.08%
太鲁阁族 30,074 5.52%
未申报族别 14,628 2.69%
卑南族 13,548 2.49% 2.08%
鲁凯族 12,927 2.37%
赛德克族 9,272 1.70% 20.83%
邹族 6,673 1.23%
赛夏族 6,465 1.19%
达悟族 4,455 0.82%
噶玛兰族 1,398 0.26%
撒奇莱雅族 859 0.16%
邵族 766 0.14%
拉阿鲁哇族 262 0.05%
卡那卡那富族 238 0.04%
但是若要再增加原住民席次,现在的状况已是2.32%的原住民族拥有5.31%的超额比例。
附带一提,是否也应该要有客家立委保障席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