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网址:
http://udn.com/news/story/7049/1167222
2.转录来源︰
联合副刊 2015-09-05
3.转录内容︰
2015-09-05 07:51:10 联合报 王德威
推荐书:杨儒宾《1949礼赞》(联经出版)
杨儒宾教授是台湾思想与文化史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对新儒学的研究尤其受到
重视。在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他推出《1949礼赞》,作为回顾台湾历史、纵观
中华文化的反省。这是一本奇书,选在此刻岛上如此躁郁不安的时机出版,尤其
意味深长。
1949是个危机四伏的年分。这一年共产党席卷大陆,成立人民共和国。国民党退
守台湾,延续了民国命脉。两岸自此对峙,时至今日,仍然无解。1949也是充满
创伤的年分。六十万国军残兵败将退守台湾,近百万大陆难民仓皇奔逃海外。而
岛上人民在二二八的剧烈考验后,短短时间又被抛入另一波戒严戡乱的狂潮中。
恰与人民共和国的论述相反,1949带给我们的联想是失败、离散、耻辱与忧患。
分享杨儒宾教授理解这些关于1949的记忆,却另辟蹊径,提出不同看法。他要为
1949贯注正能量。他认为,1949年所带来的迁徙与暴虐固然血迹斑斑,但从大历
史角度看,台湾因缘际会,却成为华族文化最近一次“南渡”的终点。永嘉,靖
康,南明,无不是分崩离析的时代,但北方氏族庶民大举南迁,带来族群交汇,
文化重整,终使得南方文明精采纷呈,以致凌驾北方。
台湾在非常时期,承担了不可能的任务:不但接纳了北方的军民,也吸收了各种
知识、文化资源。自由主义的民主思考,儒家的礼乐憧憬,还有殖民地时期的摩
登文化在此相互激荡。即使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有识之士不分本土外来,持续
他们的理念与坚持,多少年后,才有了今天众声喧譁的局面。杨儒宾因此反问,
如果没有了1949,没有了台湾,今天以共产党统领的“中国”文化,还剩下了什么?
台湾政治在太阳花运动后有了大翻转。在反中成为时尚的此刻,本土的爱台的杨
儒宾无疑干冒大不韪,写出统独两面都不讨好的文字。他至少触犯了三项禁忌。
他“礼赞”1949,推崇台湾作为“南渡”文化的终点,俨然将台湾置于大中国历
史的脉络里。这令死守台湾“主体性”的忠臣义士们情何以堪?其次,杨儒宾认
为中华民国政权纵有千般不是,但为台湾作为政治实体的国家观念、主权意识、
文化传承带来基础,即使以反面教材视之,依然有其贡献。这样的论点中共政权
必然侧目以对,独派人士更要兴是可忍、孰不可忍之怒。同样引起争议的是,杨
儒宾强调儒家所蕴涵的人文愿景及“东亚民主”模式,因为1949以后的台湾,有
了绽放的可能。对此奉行种种时新主义的同僚要斥为保守,而在“孔子学院”氾
滥全球的今天,他的立场也似乎左支右绌。
...... (书评全文见连接http://udn.com/news/story/7049/1167222 )
4.附注︰
给有兴趣的版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