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网址: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07371
2.转录来源︰
自由时报
3.转录内容︰
冯光远/2016年就是要修补民主基石啊,不然要干嘛?
2015-08-17 06:00
冯光远/作家
这几天,因为苏迪勒台风的关系,有人对台北市柯市长不满,于是亲国民党粉丝的脸书发
起罢免提议,随后,如我所预料,许多人抱怨罢免的门槛太高了。
二○一三年开始的“宪法133实践联盟”,我们试图用宪法赋予的权利,罢免特定政治人
物,让国会议员不敢怠忽职守、轻视选民。可惜在第二阶段以短缺一六八六张连署书而未
竟全功,可是这样一个公民运动,打下了二○一四年割阑尾计画的基础,罢免运动另创新
页。
这两波的罢免运动,其实都是在深化、巩固台湾的民主,民主的样貌多种,台湾人现在所
享有的民主,较之戒严时期当然有进步,但是在所谓蓝绿对抗的架构下,许多贴近民主的
价值、政策,如人民的罢免权,常常缺乏一个数学上的绝对值去框住它。因为没有绝对的
价值,才会出现上述罢免蓝色政治人物,蓝选民无感;轮到偏绿的政治人物成为标靶时,
蓝选民才惊见罢免法还真的罔顾民意到极点。
其实,民主政治里的许多设计,如罢免法,制定之初,都是没有针对性的,然而操作过程
中过多的算计,让民主逐渐变质;再加上台湾的民主种子原本就是播种在贫瘠、污染的土
地上,我们才会屡屡开出异形变样的民主花。
台湾向来不缺与民主提升有关的议题,然而整个民主动能,要等到去年的三一八学运,才
真正被整合、被激发,透过充斥全国各地的审议式民主过程、经过网络无远弗届的互动,
我们看到了民主的希望,年轻人从自己的根出发,从民主国家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思考,
台湾的民主不一样了。公民夺回民主政治诠释权,使政治不再私有化、个人化,一些我们
熟知或者新冒出来的“恩庇︱侍从”受惠者,在二○一四年面临他们参与政治以来最大的
羞辱。
意图人祸示众的市长
可是这是好事。看看柯文哲当选台北市长之后,被他掀开的潘朵拉盒子,冒出多少妖魔鬼
怪,难怪有人会按捺不住,甚至要利用天灾的机会,来罢免意图将人祸示众的柯市长。
然而,蛀蚀台湾民主基础的一些元素,如果不好好利用已于二○一四年启动的民主浪潮,
一鼓作气地将其清除,如果我们不再加把劲,于二○一五年的选举过程中,将民主基石中
已经腐朽、掏空的部分,重新整修填补,要是让那些挟著旧有势力、怀着利益纠葛的候选
人如愿进入权力结构,新政府展开之后,许多待修、待破的法案,待立、待行的政策,仍
将重陷僵局。
在诸多有着利益纠葛的旧有势力中,有一种参选者我们特别要注意,就是政商两栖。其实
这个话题上个世纪八○年代就已开启,因着政、商、媒结构里一堆恩庇侍从关系人的互相
掩护,政商两栖衍生出的问题始终存在。
二○一四年,国民党提名“两代公务员、敛财数百亿”的连战家族其第三代长子参选台北
市长,先不说一个一辈子没有自己奋斗过的中年男子,只凭著家里的存摺就想坐进市府主
导首都发展此事之荒谬;另外,连家深藏不露的政商关系牵扯出错综复杂的投资理财,不
但是恩庇侍从理论的绝佳例子,其伤害台湾民主的力道,以及影响公平正义观瞻的程度,
更是考验人民,在政商两栖模式于台湾运作多年之后,我们是否终能觉醒、认定类似连胜
文代表国民党出马之现象,不但羞辱了同党参选者,羞辱了许多国民党人,羞辱了台北市
选民,更加是羞辱了台湾的民主。
幸好,台北市民用选票反羞辱了连家,告诉连战“enough is enough”,昭告台湾人,政
商两栖到此为止。
其实政商之间的关系无可厚非,问题是,有些人不懂得利益回避,才衍生那么多新闻头条
,探究这些新闻内幕,鲜有不违法乱纪的。早在一九八五年的十信掏空案里,我们就看到
政商两栖的操作模式,政客借由政治权力,为自己大开方便之门,该护航利己法案时便护
航,该办理抵押贷款时也不会客气,因为当初进入国会的初衷不是想打造出更好的典章制
度,参与政治的目的,徒然只为攫取庞大利益。
注意政商两栖参选者
二○一五年的选举活动已次第展开,接续去年公民关注各项议题的热度,我们希望,明年
投票日的结果,更能反映两事,即基层人民对公共事务的确持续关怀;同时对政治澄清、
权力为民所用所支配,也保持殷切期望。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07371
4.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