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提名的发言风波过后, 时代力量的胡博砚在脸书提到:
~~~~~~~~~~~~~~~~~~~~~~~~~~~~~~~~~~~~~~~~~~~~~~~~~~~~
向来对民进党寄予厚望,不过在南铁东移、雪谷缆车、蔡英
文“假放太多”发言等事件,警醒他们“民进党只是现实面
上基于本土执政的目标”,不代表民进党上台后不需要监督
,所以他所说的“切割”是战术面、政策面的区隔。
~~~~~~~~~~~~~~~~~~~~~~~~~~~~~~~~~~~~~~~~~~~~~~~~~~~~
这段言论正好说明了搞选举与搞社运的不同. 苗栗大埔事件
轰轰烈烈, 但九合一大选国民党仍赢苗栗县长选举. 台南南
铁地下化一直是社运人士的抨击目标, 但赖清德仍然七成二
得票率连任.
除了太阳花运动外, 大多数社运都是以少搏多. 以少数人的
声音或非当地人的声音争取改变, 若换成选举, 自然会踢到
铁板. 这些社运人士太瞧得起自己的号召力, 以为派人能选
上或发起抵制能让人落选. 问题是社运人士是少数人, 如何
选上或抵制? 社运人士缺乏自知之明, 是其选举最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