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itt (喜欢美食与运动(M))》之铭言:
: 马英九一开始只是小小的研考会主委,后来当上陆委会委员,
: 1993年进入法务部,马在法务部长任内扫黑无功,治安非常糟糕,
: 人身安全也倍受质疑,后来在内阁改组中被换掉,
: 1998年选上台北市长,2002连任成功,
: 这八年基本上也没有太多值得提的建树与政绩,反而争议不少,
: 2008年则代表国民党参选总统成功,一直干到现在..
: 至于马是如何崛起? 只能说运气成份很大,他的外省党国蒋帮背景
: 在当时强调本土化,民主化的李登辉政权而言,
: 成了那些国民党深蓝外省支持者的希望,他们不爽李登辉背弃两蒋党国路线,
: 甚至认为李有意借由民主化本土化进一步走向台独,宋楚瑜虽然也是党国背景,
: 可李政权是因为他愈站愈稳,因此被打成共犯,新党成立后拉走不少原国民党
: 外省支持者,但也有人担心小党发展有限,因此马就成了党国支持者唯一寄望的,
: 即便他在法务部长任内做不好,可人气却是一路攀升,选台北市长更是靠着一面倒的外省票
: 打败了如日中天的陈水扁,当上市长后争议不断,气势还愈来愈旺,
: 最终成了党主席,也代表国民党在2008年参选总统并当选.
: 假如1998年马英九没选台北市长,抑或是2004年连宋配当选,
: 马英九大概也没机会当上总统了吧.
会问这种话的人想必是年轻人吧?
来吧,让欧吉桑我告诉你,马英九为什么能够爬上颠峰的。
什么样的DNA 造就马英九魅力
记者刘作坤/特稿
为何马英九所到之处,会令人“马上疯”?访美吹起的旋风横扫东西岸,他站上
国际舞台为我们发声,提升台湾国际能见度,让世界了解台湾自由、民主、繁荣
的价值,也让对岸正视岛上民众的期望与主张;因应大家疑虑的“Five
No's”,他提出“Five Do's”,实际上他个人透过此行,已完成“Five
Done's”,成功获致五项目标成果。
第一、马英九是极少数具有国际能见度的台湾政治人物,他能掌握机会在国际舞
台彰显台湾,不容讳言,其产生的宣传效应,非外交部、新闻局所做的许多努力
能够比拟。其二、消除美国人对台湾改变现状的疑虑,重新强化台美关系,无论
是当前及未来。三、透过多项论述,将让大陆当局正视台湾的想法,重新思维对
台政策,即便未来由国民党重新执政。四、马以国民党主席身分访美及提出国民
党主张,更凸显国民党在野或未来执政的重要性。五、除了对国家社会、对党的
所做的努力之外,国内民众所见所闻,自然更大幅增加他个人问鼎2008总统张
本。
老实说,这并非其他国人可以轻易办到的事。小马哥的魅力,国人都已见识到,
过去有些人质疑他无法跨越浊水溪,事实不然,如今甚至横跨到太平洋。很多人
将其个人魅力归功于一个“帅”字,其实是肤浅的看法,很多人都说他很
charming,很attractive,的确,他是很具有致命吸引力,难怪此次美国潘贝尔
主持人也直言,马英九是当今唯一与克林顿一样,具有超级魅力的国际政治人
物,但是我们仔细研究,马的魅力绝非单纯的attractive,不难发现,在他身上
能找到“Charisma”人格特质。
这种“卓越领袖魅力”的特质,它具有多项相当凸显的特征,包括一个人的旺盛
活力、形塑的风格与形象、鼓舞激发人心能耐、同理心、高度自信、良好的
EQ、令人向往的理想主张等等,一般人多难以兼具这些明显的特质,过去的世
界名人如邱吉尔、甘地、拿破伦、希特勒等人都具有此一特质,事实上,目前很
多国际大企业所聘用的CEO,也诉求具有这种难得的特质。马英九访美期间所
展现出的“卓越领袖魅力”,可以简化归纳为五项元素:
外在形象部分:马英九外型俊俏,身体挺拔自不在话下,尤其身高178公分,和
老外站在一块毫不逊色,加上长期运动体型壮硕,穿起西装,气宇非凡;与其说
他是衣服架子,不如说他懂得穿衣服,衬衫、领带、西装的颜色,都搭配得很具
美感,尤其,能显现稳重、质感的黑袜与携鞋带的传统绅士黑皮鞋,更是标准装
备,头发始终自己打理。但他并不追求名牌,完全靠气质烘托出出众的风采。最
能突显能活力的形象,恐怕还是他酷爱运动的特质。因此,踏上美国领土第一
站,在时差尚未调适过来情况下,即不惧零度低温,穿上运动服开始晨跑,给人
第一印象就是阳光、健康、快乐。
高度自信:马英九从过去求学到后来从政,认真打拼努力不懈,良好的学养与国
际视野,已培养出高度自信,此次与美方高官会谈,也不亢不卑,充分表达自己
政党的政策主张。自信是政治人不可或缺的魅力,不过,他自信并不自大,而且
有敦厚细心的一面;以撇开我驻美代表李大维会晤美国副国务卿佐立克一事来
说,,后来与随行的国民党团员拍团体照时,他会细心注意到李被冷落在一旁的
尴尬,立即将其拉到自己身旁一起拍,让人感受温馨。
语言能力;拥有美国哈佛博士学位,又担任过经国总统英文秘书,大家相当然
尔,其英文表达能力无碍,但是在非英语系国家,政治人物能不用翻译,直接演
讲接受询问对答如流者,也是一项挑战。如果不是平素持续加强英文,演讲稿都
自己操刀,用字遣词相当严谨,有疑虑的字,事前查证再三,否则,临场表现,
不可能表现得轻松自如,尤其像“You know”“but”等等甚至外国人常见的赘
字,他都能避免,相当难得;事实上,马英九除了工作烦忙,他除了英语,也勤
练数种语言,除了闽南语、客家话,还学法文。
演讲技巧:演讲是一种专业训练,小马哥也在行,由于深具法学素养,逻辑性周
延。演讲除了是一种理念的阐述,因应现场提问,如何把握轻重,更需要临场机
智反应;像回答为何迟迟未同意与扁会谈,他即以连宋痛苦经验轻松带过。
在马的魅力元素中,幽默风趣是相当重要一环。不容否认,有些是事前准备的伏
笔,有些却是临场反应快速;比如说,在加州柏克莱演讲结束欲赶往史丹佛时,
台下不满,他立即能学阿诺的声音:“I shall be back ”立即化解,都是他的讨
喜之处。
【2006/03/27 民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