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OPINION/X1/8857397.shtml
李光耀的“天下”已无台湾
【联合报╱龚济/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2014.08.08 02:47 am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最近出了一本新书《李光耀观天下》,纵论世局,臧否人物。“天
下文化”中译本全书三百六十页,谈中国、谈美国、谈欧洲,亚洲连缅甸都有专章讨论,
却未着墨台湾,只在中国大陆的章节里偶见台湾的名字。
新加坡和台湾是当年“亚洲四小龙”的同班同学,台湾可能还是班长。李光耀曾自承,得
到过台湾的帮助。他与蒋经国私交甚笃,星国空军在台受训,据说李太夫人曾长期住台休
养,所以李光耀前后访台廿五次之多。但大夫无私交,国家关系与私人友谊不能长期并存
。
幅员和人口都和台北市相若的新加坡,当年被马来西亚一脚踢开时,连饮用的自来水都成
问题,很少人相信新加坡可以存活。但李光耀使它活下来,而且活得很好,从第三世界爬
升到第一世界,在第一世界也是名列前茅。李光耀每有发言,全球菁英都注意倾听。美国
前总统布什称颂《观天下》这本书:“对于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我同许多其
他领导人一样,经常听取李光耀明智而且总是坦诚的看法。他不断探索的头脑、敏锐的分
析和战略性的视野,使新加坡成为世界一股独特力量。这本书蕴藏的智慧和对人性的洞察
,将受未来领导人珍惜。”
开发中国家,包括大陆和台湾,都曾努力研究新加坡的成功之道。其实李光耀一点也不藏
私,他在回忆录、演讲和《观天下》这本书里,一再重复新加坡建国有成的两大支柱:
第一是统一语言并与国际接轨。新加坡人口华族占百分之七十以上,李光耀本人也是华裔
,建国之初有人提议以华语为国语,李光耀坚持以英文为通用语文,学校一律用英文教学
。他也反对把华人的方言如广东话、闽南话等等,列入学校教程。这样就顺利和世界接轨
,使新加坡具有坚强的国际竞争力,也避免因华人说不同方言而把社会撕裂。
反观台湾,在公共汽车和捷运上,用四种语言报告下一站站名。先是国语,接着是闽南语、客
家语和英语。有时车已到站,尚未说完。但在台湾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谁敢提议精简
?语言政策是国家大政方针之一,举一反三,其余可思过半矣!
李光耀认为成功的第二大因素,是开放社会。新加坡腹地小,没资源,必须对外开放,吸
引外人投资,外资把技术、管理和市场带进来。而且新加坡鼓励移民,以弥补岛国人才和
人力之不足。
而台湾呢?锁国。外人没有投资机会。人才进不来,连大陆学生都在排拒之列。现在台湾
的技术人才,反而向外移民了。
李光耀还有几句话,我们听了不知是何滋味。他说,新加坡如果推动真正的两党政治,则
必然“走向平庸”。因为“最优秀的人才不会选择从政,参选得冒很大风险,竞选活动会
变得非常不文明,甚至卑鄙恶毒。”台湾正以民主政治自诩,这话听来十分“反动”。但
是看看台湾今天的局面,岂仅“平庸”而已。也只有“平庸国家”的外交部长,会鄙夷新
加坡是个“鼻屎小国”。
李光耀《观天下》,他的“天下”已无台湾。其实,台湾仅有的一点“昔日辉煌”余光,
也渐渐暗澹了。《华尔街日报》日前发表评论,认为台湾“自甘落后”(Taiwan leaves
itself behind)。国家的危乱与困局,有多少人在意?政客不知亡国恨,立院犹自闹翻
天。
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台湾
的沸鼎飞幕之危,大家应该警惕了吧!
==============================================================================
所有你在现在的台湾看到的重大议题
不是让台湾更加封闭远离世界 就是更加的撕裂分化族群
还有就是逃避现实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趣事
冰封三尺 非一日之寒
岛国人民的偏远内斗思想 正在持续的陷入更深的恶性轮回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