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全台各县市蓝绿两阵营铁票及中间选民数量与比例

楼主: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5-01-18 18:55:41
再来是各地的蓝绿铁票与中间选民比例表
绿营铁票为在2008总统大选中依然投给谢长廷的票
蓝营铁票则为在2014地方选举中仍投票给蓝营县市长候选人的票
中间选民则为2008总统大选投给马英九,2014地方选举投给绿营候选人的票
计算方法为[2014绿营胜票(若蓝营胜则为负数)-2008谢长廷输票(若谢长廷胜则为负数)]/2
不过这表对于中间选民的定义较广,会因为自己阵营派出来的候选人太鸟等其他因素不投自己阵营候选人但也不投另一阵营候选人造成投票率下降的人,我就把他归类为中间选民,
但因为计算方式之故,所以2008没投总统票而2014投绿营县市长候选人的票(即不铁的绿票或2008-2014间才取得投票权的绿票)及2008投马英九但2014没投蓝营县市长候选人的票(即不铁的蓝票或2008-2014间因死亡或移民等因素而丧失投票权的蓝票)虽会算入中间选民,但都会折半计算
也就是说,中间选民的数量为中间选民+(2008没投总统票而2014投绿营县市长候选人的票+2008投马英九但2014没投蓝营县市长候选人的票)/2
故以下所写的中间选民数量与比例只能说至少有这么多的非铁票选民,实际上的非铁票选民只会更多,不会更少(除非在2008-2014间才取得投票权的绿铁票占比太高,那这样的话就等于是过度低估了绿营铁票的数量)
也就是说问题会出在2008-2014间才取得投票权的人,因为没有同时经历过蓝绿两阵营的低潮期,所以只能假设为中间选民,但他们不无可能是铁票
蓝营悲观版


蓝营乐观版


假设中间选民和蓝绿铁票的数量就大约是本表的数字
那从这两个表可以发现,基本上只有金门,马祖,南投跟台东是铁蓝区,除非蓝营分裂,否则绿营没有胜选机率
反观绿营的铁绿区则有云林,嘉县,台南,高雄跟屏东(刚好都是2005-2006绿营低潮期地方选举守住的县市),除非绿营分裂,否则蓝营在这些县市没有胜选机率
而台北,新北,基隆,桃园,竹县,台中跟澎湖则是蓝大于绿,但是绿营如果掌握够多的中间选民选票则可以翻盘...
(但竹县跟澎湖蓝大于绿极明显但还不到蓝营过半,即绿营如果拿到接近全部的中间选票才方得小胜,除非蓝军分裂)
宜兰,彰化和嘉市则是绿大于蓝,但是绿营如果掌握够多的中间选民选票亦可以翻盘...
(其中宜兰跟嘉市绿大于蓝极明显但还不到绿营过半,即蓝营如果拿到接近全部的中间选票才方得小胜,除非绿军分裂)
至于苗栗,花莲跟新竹市则是在蓝营乐观版和蓝营悲观版中有较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在苗栗的康世儒,花莲的傅昆萁跟竹市的蔡仁坚在蓝营悲观版中视为绿营,在蓝营乐观版则视为蓝营
不过对苗栗跟花莲而言,蓝营悲观版跟蓝营乐观版只是差在一个蓝大于绿,一个则是蓝营铁票区而已
(虽然说根据经验.普遍认为在单纯蓝绿对决的情况下,康世儒和傅昆萁所获得的非绿营选票很难转移到绿营候选人身上,除非绿营主动礼让他们参选)
倒是新竹市就有不小的差异了,蓝营悲观版将蔡仁坚视为绿营候选人,因此新竹市的基本盘绿大于蓝,只是中间选民占比特别高,故蓝营若能掌握一定量的中间选票或绿营分裂,则蓝营仍能胜选
而蓝营乐观版则将蔡仁坚视为蓝营候选人,如此一来新竹市反倒变成了蓝营铁票区,而林智坚的胜选则以蓝营分裂为许明财跟蔡仁坚两个候选人所致来解释
作者: abc06 (阿咧)   2015-01-18 19:06:00
分析可以重写 刘櫂豪下次就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