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的嘴炮时间
有没有人还记得 多年(说多也还好 五六七年吧)前
有一次大学的指考 国文考一题 "3Q得Orz"
因为工作关系 我知道是谁出的题目
而那位先生 即便在一堆人(含他的学生)都跟他说
这绝不会是 "感谢得五体投地"之意 可是 他依然坚持
虽然常常有人说 ptt反指标之类的 但是 我真的要讲
目前掌握主流话语权(其实我很讨厌这个词)的人
就是一群 不了解网络生态的人 不过 不了解 也没什么
网络 甚至小一点 ptt 充其量只是个次文化(巴哈 01的文化又和ptt不同)
至少在目前来说 对于主流文化的影响 不大
绝不是像马云讲的那~~~~~~~~~~~~么大(或者是台湾地小 城乡差距和中国不能比)
不懂 不理解 也没什么
可是偏偏就是有一堆他妈的王八蛋 自以为很理解
然后 在媒体上 出版上 讲一堆 连新警察看了都会笑的屁话
很可怜的是 对于整个台湾社会 他们 才是主流
老年人太多不用网络只看电视受媒体影响太深 又假道学
作者:
acaidea (acaidea)
2014-11-19 02:51:00所以年轻人热衷公民团体 因为脸熟就是主流
基本上50以上差不多都接触电视比较多 比较容易受影响更不用说有些已经退休在家没事 整天就是看电视而以
作者:
HowWhy99 (Dream)
2014-11-19 02:52:00因为很多老人能接收资讯的来源也只有电视而已
而且老一辈的人观念也比较难改变+上不好沟通常常有代沟 所以有时候要沟通好久才讲得清楚现在电视新闻又讲求即时性 有些内容根本没求证就播错误的资讯自然也多 不像年轻人 可以上网找他们有些年代的根本连电脑都没用过 根本不会用
不是 大学指考命题一般都是老资格的那个两年半的 当年还不够资格进闱场啦
身为该校弟子,对赵先生的印象就是很努力的吸收新知赶上潮流,但对新的流行事物持太过肯定的态度XDDDD所以做为听讲的学生觉得他讲到这些东西就有点失真
老人家听广播比较多电视大概是40-60岁世代主要媒体资讯来源
然后就会听电台 买一些奇怪的药吃电台资讯完全靠主持人一张嘴说所以电台煽动跟误导效果最强
别说那种卖药的 就像警广 教育广播电台 台北之音之类也有同样的效果
电视有画面 可能会被视觉接收地其他资讯影响 广播只有声音 完全听的接收
电台成本低 广告费用成本也低电台广告 很多主持人自己来搞定
人类最深刻的记忆是嗅觉,不过要做成宣传手段难度太高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听觉是比较差的
作者:
jade7601 (Jadeite 我是辛运E)
2014-11-19 03:20:00看来可以考虑推出政党概念精油或香水
但是在只用听觉 or 听觉+视觉 比较 前者我不认为比较差因为视觉可能接收很多额外资讯 分散注意力
可以自己做实验,只听英文单字和听+看英文单字那个效果比较好就知道了
要宣传药品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图片+声音>声音only这样就越扯越远了,也是有人听不到却看得清楚的
文字的语境如果被作者扭曲 阅听人得到的资讯也不完全
我自己经验 我听广播只阅读时 比较容易专注 我只集中使用某一种感官
然而语意也必然以阅听人主观成为一种语境 又是种失真的可能
比如辩论会 电视会看辩论者长相 身材 穿着 动作 这些跟主题其实无关但如果用广播听 就是听辩论者发言内容最有名就1960年美国总统辩论
那是因为辩论的时候不能放幻灯片,不然我看两边都会带
说书人好就在 他就讲只提供声音 画面可以自行编织想像
另外广播机动性大于电视卖药的几乎都这样广播只需要听 听的人可以做其他事如果开电视只是想听报导 作用等同广播
又扯远了,重点应该是声音+图片 VS 声音only的渲染力吧
这样说吧 以我知道的学习研究来说 多重感官刺激的确比较容易学习和记忆 但是 就资讯的侵入程度来讲 我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 就我看到的 广播的侵入性不会比电视要来得差 我在想 这可能要从两部份来讲 如果是一件事例如 记录片 那么电视乐胜 但是 谈话性节目 其实重点还是在语言内容 画面就是那些人的表情 所以 可能因为
广播像地方电台 主持人言语草根性跟庶民性非常强 这也是赢电视一个地方我想
作者:
Aswind (各自远飏)
2014-11-19 03:44:00我几乎都听飞碟、中广、news98 偶尔听听大师兄跟陈致中XDD但我发现我对中广、news98愈来愈不耐 几乎都被老王收买了
我个人 只使用单一感官接收资讯时 专注度比较高 而且侵入性比较好A大讲三家都赵少康的
作者:
Aswind (各自远飏)
2014-11-19 03:47:00飞碟好像已经脱手给张小燕了 其他两家好像还是没错至少 news98跟中广很有关系 新闻偶尔会共用带子
飞碟主持陈挥文董智森唐湘龙 那批班底我爸早上上班会听陈凤馨跟唐湘龙广播因为只靠声音 主持人个人功很重要广播主持出来 口语表达功力大胜一票电视主播杨医美报电视还可以看脸跟身材 广播她……
说到杨医美 我一直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后来 去Google蜘蛛精 我只能说............. 我不可以
作者:
zainc (念湘)
2014-11-19 04:05:003q得orz我还以为是数学方程式 = =以前选举耳语都靠地下电台流传,现在都靠网络了,智慧手机
作者:
Aswind (各自远飏)
2014-11-19 04:09:00陈凤馨 愈听愈没料 只会倚老卖老 倒是唐湘龙 我觉得还不错
作者:
zainc (念湘)
2014-11-19 04:09:00的方便也改变资讯传播的方式了
智慧型手机只是平台本身不会是媒体 智慧型手机也可以听广播看电子报 网络新闻另外网络耳语战主要是在年轻族群 老人家不太用
作者: manaddle 2014-11-19 05:37:00
听广播会认真,看电视常在转台...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