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重工又来了~
其实梦想,是要在务实中才能实现的。
对我来讲,这几天的声音,
不过是DPP在食安和窃听两案的洗愚论,都洗到照惯例的踢到铁板以后,
毫不死心的想再洗一次,顺便盖掉先前洗失败的糗样罢了。
但不论DPP如何洗愚论,
柯P始终就是那个安定、一直不懂市政的DPP这点,是洗不掉的。
从1985、王家卫、反核、大肠花、食安、窃听案等崩溃秀
都理智看穿的台湾人,我相信大家可以再发挥一次智慧。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53855.shtml
评连柯辩论:梦想与务实的选择
【联合报╱社论】
2014.11.09 02:17 am
台北市长选战两位主要候选人连胜文、柯文哲,刚刚进行了第一场电视政见辩论。辩论中
,双方真枪实弹你来我往,全力攻防,毫不相让,颇有可观。然而,双方仍不脱“负面选
战”思考,猛打对手痛脚;连胜文质疑柯文哲的深绿立场、是否介入器官买卖;柯文哲则
锁定连胜文财产、窃听疑云等议题。其实,除了这些个人因素,一般市民应该把焦点放在
两名候选人许了台北怎么样的未来。
连胜文与柯文哲对台北市的未来至少有个共识,都强调:“必须改变”。尽管过去四任市
长都是国民党籍,但连胜文开宗明义就点出,台北和台湾都处于“关键的十字路口”,包
括国教、食安等议题,政府施政都有检讨空间。而柯文哲也一开始就强调“改变”,说“
改变台湾,从首都开始”。两个人都想要改变,差别就在怎么变法。
基本上,连胜文提出的“改变论”,是主张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对既有的问题提出
不同的解决药方。例如,对于黑心商品,以“十年不准在台北市上架”严格规范;对于失
业问题,以“发放一次性求职津贴”、“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对于妇女及幼儿的关怀,
则以“免费幼教补助由五岁向下延伸到四岁”等,都是具体的政策规划。
由于连胜文是披蓝袍上阵,他具有过去四任台北市长政绩“继承者”的身分,因此他没有
在自身政党色彩上着墨,也没有提出翻天覆地的政策主张,说要一笔勾销前人的某项规划
。他许给台北市民的未来,总结来说就是:“好还要更好”,“不好的让它变好”。在这
种情况下,连胜文特别强调的是他从民营事业磨练出的“执行力”,提出的承诺一定做得
到,不会打高空。
柯文哲的策略则全然不同。他在辩论时展现的,是要对台北市乃至整个台湾的政治文化做
彻底改变的企图。民主政治发展数百年,基本运作模式就是“政党政治”和“议会路线”
;而柯文哲的诉求却是要打破“政党政治”,代之以“公民参与”,要把政府的角色降到
最低。他甚至认为,在网络逐渐普及的时代,“直接民主”是可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柯文哲承诺未来不会加入民进党,但会透过各种方式,让市民直接参与决
策。对于“公民参与”要如何融入市府运作,又如何与“议会政治”产生连结,柯文哲未
提出任何具体的构想或说法。甚至,在遭质疑环南市场迁移等政策有问题时,他也只说“
这是可以讨论的议题”,却无法说出自己的解决之道,难道这也要交给公民裁决?不难看
出,柯文哲提出的政治愿景,超过了过去对民主政治运作方式的认知,包括他现在提出的
政策主张,未来也必须交由台北市民做最后定夺。
在民众对政党恶斗、蓝绿撕裂厌憎的现况下,柯文哲的主张确实显得新鲜,也具有相当的
吸引力;反观连胜文的思考模式,则仍不脱传统的政治思维。若柯文哲顺利当选,台北市
将成为一个政治实验场:如何透过网络和公民参与来“消灭政党政治”,达到“直接民主
”的目的。若连胜文当选,则是延续一贯的民主政治运作模式,以政党政治为基底,缓步
、稳定的进行各项政策改革;这对于亟欲看到“立即改变”的选民来说,吸引力可能就差
了一点。
问题在,现实政治毕竟不是活在真空。所谓“公民参与”虽然口号动听,但哪些公民才有
资格参与市政决策?政府如何从意见分歧的“网络公民”中取得共识作为行动依据?万一
“议会民意”与“公民团体”的意见相左,哪方的意见更具代表性?这些,在在都将引发
更大的政治问题。因此,柯文哲的“公民参与”号召固然梦幻,但要如何落实于政治,恐
怕需要有更强的逻辑论述;否则,恐怕只是民粹招数罢了!
从本报民调来看,连柯两人辩论后的支持率并无明显消长,可见民众选择“相信自己相信
的事”,仍是选举的基调。但不管是令人憧憬的美丽梦想,或者以务实为出发点的政治诉
求,做得到做不到,或者做得好不好,最终都还是得通过选民和政治的检验,这也正是民
主政治的可贵之处。
【2014/11/09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