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篇标题,我第一个联想到的不是体育的“运动产业”,而是搞街头运动
的“运动产业”。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针对这点申论一下呢?
街头运动的“运动产业”本身虽然没有具体产值,可是我一直觉得若把政治效
应与媒体露出当作运动的“产值”的话,这个产业是可以有相当完整的产业链
的。每一个搞运动的人都会承认,运动要高度整合理念与行动,要有写手生产
论述造子弹、要有公关塑造形象并与媒体打交道、要有形象好的学界大老出来
当召集人或是连署人、要有动员年轻运动砲灰的运动桩脚、要有能够傻傻被动
员一起喊口号的清新学生、要有后勤补给快速制作海报布条服装与一切演说与
行动剧器材、要有膳食组负责订便当买啤酒、还要有留在教室里的学生负责抄
笔记分享前线旷课同学们。
运动本身没有具体产值,可是说不定也可以带动其他经济?譬如太阳花就在立
法院周边促进了流动摊贩生意(并打击了老实当地商家的生意)、譬如服装与
旗帜制作的生意、譬如从中南部运送大军北上总统府抗议的游览车生意... 毕
竟运动要成本,背后就一定有人赞助(会是政党出资或其他利益团体出资吗?
这我不熟,只是猜测)或出物资出人力出名字,这种赞助人或支持者投注心力
、资源与名声来这里,对他们自己有没有什么长期利益呢?看看许多已经成为
“专业运动学生”与“专业运动老师”的人,现在也纷纷上媒体上论坛上美国
华人社区当名嘴甚至准备竞选,其实可以当作这个产业连带的产值。
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以“产业”的角度来解析一下当代“清新学生”越来越热
衷的社会运动呢?以我所认识的搞运动份子来说,真要说坚持什么理念的人其
实不多(而且还都是单纯的直肠子),大部分都是把这东西当个副业在做,而
且都能靠打响运动品牌而对他们本来的事业有帮助。
回到本文标题“台湾领导人,为什么不重视运动产业?”
我的想法是:下次投蔡英文,台湾就有重视运动产业的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