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黑心食品的道德、法律与科学

楼主: mocear (莫西亚)   2014-09-11 22:34:17
顺便广告一下粉丝页(虽然没啥东西)
https://www.facebook.com/kickpeople
文章连结:


-没有智慧的热情,和发疯没什么差别。-
本来没有写的打算,不过看到媒体和网络上的屁话满天飞,不得不写了。
近几年自从有什么食安问题这个名词开始,台湾人或者自称台湾人就很喜欢无谓恐
慌,然后别人不跟着他们恐慌就是冷血无情政府走狗,总之我是人我发疯、不跟着
发疯的就不是人。
缺乏理智的结果就是把整个问题混在一起疯成撒尿牛丸,他们爱发神经是他们家的
事情,正常人可就眼耳不得清净了。
接下来就解说一下“为什么”会如此说。
一个问题出现之后会有不同层面的评价方法,以食安问题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其实可
以分成“道德上”、“法律上”和“科学上”。
这三个方法的评价目标和结论其实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不能清楚分辨,那么撒尿牛
丸就喷出来了,网络上那么多活见鬼的豪洨和恐慌皆源于此。
道德上,评价的是“人”(或公司),结论是“好/不好”,也就是“善/恶”。
法律上,评价的是人(公司)、生产流程、产品,结论是“合法/违法”。
科学上,评价的是“物”,结论是“能吃/不能吃”、“有害/无害”。(原则上
就是“有没有”和“多少”的问题)
一个有问题的食品,不一定会同时在上述三种角度下有问题,比如说牛奶掺水卖固
然赚得很没有良心,但是对身体并没有害处,甚至某程度上还不违法。
(市面上的牛奶为了品质恒定,有些厂商会在浓度太高时会掺水稀释,然后在浓度
太低时掺奶粉。而原乳浓度差异有些只是气候因素,例如牛冬天奶水比较浓,夏天
奶水比较稀。)
即使这些水是从尿里面蒸馏出来的,也只代表水的来源恶心,而不代表水不能喝。
然后就科学上来说,除了“种类”之外,吃了有没有害处的另一个关键是“量”,
“量”是很神奇的东西,不管是多么剧毒的物质,量不够多就注定难以为害,即使
是氰化钾(KCN,常被误称为氰酸钾,但实际上氰酸钾是KCNO,毒性低很多
),只要量不足,就毒不死人。
所以为什么三聚氰胺最后定的标准是2.5ppm而不是0,为什么会有学者说铜叶绿素
油、假油吃了也不会有害,答案都在于“量”。
科学检验的结果就是斩钉截铁的数字,如果这数字代表的是你可能需要不断摄取个
几百上千年才能堆叠到有害程度,那么它实际上就代表无害或者损害微小,毕竟你
我都不是化神期修仙者,不必担心一千年后得癌症该怎么办。
道德、法律和科学,三个角度的评价必须分得清楚,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问题
食品,而不是像网络上某些谣言果实上身的家伙一样卯起来唬烂和搧动恐慌。
举些例子:
1.0含量:这是物理的梦幻,代表绝对的纯净,也代表你什么都不该吃、不该喝、
不该呼吸,因为没那种东西。
2.既然无害有种喝一桶馊水油:就算喝一桶上头那0含量超纯净油,你还是会趴下
,因为这问题不在原料恶不恶心,而在“油”太多。
3.原料恶心怎么可能无害:原料恶心与否和有没有害是两码子事,太空人用机械从
排泄物回收水份来喝,原料很恶心,但水没有害。
4.检验不出问题一定是没发现问题,总之绝对有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先射箭后画靶
,先决定结论再寻找证据,更糟糕的是还找不到证据。
真想找辐射美少女来给这些谣言制造机来几下美少女战棍啊......
作者: rainforss (雷因佛尔斯)   2014-09-11 22:35:00
同意
作者: game721006 (Simon)   2014-09-11 22:37:00
问题是…这里是鬼岛,凡事以鬼民的好恶为依据
作者: kathpope (Le pape Kath)   2014-09-11 22:39:00
空气中有PM2.5 PM2.5会造成发炎反应 为什么一堆人呼吸XDDD
作者: killyou (xxx)   2014-09-11 22:42:00
问题是 用善恶评科学,用数据断法律,用判决看道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