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itt (君子之交淡若水(M))
2014-09-11 00:57:19这点我从小就有所感,虽说什么九年国教,让大家至少都能读到国中,
但是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明星学校情结,唯利是图的教育观念,
直到现在都还是存在,甚至愈来愈恶化
早在我国小时,就体会到什么叫做'有钱的小孩是个宝',
1980年代末期我在台北市的小学读书,班上家境不错的同学并不难见,
常能看到有同学在福利社拿百元钞找钱(当年百元对我来说算很大了),
家里有钱的同学,老师对他们态度就比一般同学来得好,尤其每年都要买红十字邮票,
爱盲铅笔等,买多的话,老师会喜孜孜的叫同学上台'表扬',买得少就不给好脸色,
没买的话甚至会被言语羞辱,还叫你跟同学借钱去买,
我就觉得红十字票,爱盲铅笔,分明就是变相鼓励老师嫌贫爱富,
加上老师的差别待遇,也让我很不能接受.
还有就是同样是公立学校,为何会有所谓明星国中小出现? 说穿了那些明星中小学
都设在有钱人多的地方,都是用家长的钱砸出来的,没有家长会这里的捐款,
他们那来的资源发展? 偏偏政府优先照顾的也是这些明星中小学,
让那些学校即便少子化依然挤破头,家长会捐款给学校,你以为他们真的是乐捐吗?
还不是为了那些有钱家长的利益,捐钱之外,可能会要求自己小孩受到特别待遇的照顾,
校方还不是得听话照办? 假如这个小孩乖巧也罢,如果是顽劣份子,家长又袒护溺爱的话,
学校还真的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要那家长放话不再捐钱给学校,校方就会怕了,
更不用提现在12年国教,有些家长会代表还会透过特权要校方'作球'给自己小孩,
以便优先参加学校才艺与志工活动,明星学校跨区就读的一堆,
反而其他的学校人数愈来愈少,老师与校长也没热忱,到后来不是整并便是放给他烂,
一般家境不充裕的小孩读不起私校就算了,连基本水准的教育品质都得不到,
搞到后来,好学校愈好,不好的学校愈不好,这样子对吗?
高中职大学呢? 台湾前面顺位的高中职与大学都是公立的,学费比私立省很多,
但是有办法进去前三志愿的泰半经济能力都不算差,而且常来自名私校或明星国中等级的,
反而经济弱势的在高中职或大学阶段多半读私立学校,
早年甚至有人被迫读夜校,也因如此,他们必须背助贷,
抑或打工应付学费,研究所就算能上也不敢读,未出社会即已负债,
一出社会又要遭遇低薪威胁,这叫人情何以堪?
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偏偏台湾的教育体制却是富人教育,
反而变成'阶级再复制'的工具,着实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