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说法还是不对~~
事实上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三国
在一战以前也都是俄罗斯帝国一部分
摩尔多瓦(摩达维亚)也是
当时俄罗斯帝国还包括了今天芬兰跟现波兰大部份
是一次大战之后 芬兰 波罗的海三国才独立出来
波罗的海三国在1940年被苏联并入
不过就关系来说
波罗的海三国与俄罗斯一直不亲
虽然疆域上属俄罗斯帝国
但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上都有落差
波兰跟乌克兰 和俄罗斯同属斯拉夫民族 彼此语言共同性高
爱沙尼亚和芬兰属芬-乌民族 语言属芬乌语系
拉脱维亚跟立陶宛同属古老波罗的民族 彼此语言关系接近
宗教上
波兰 立陶宛人主信奉罗马天主教
芬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人主信奉新教路德教派(信义宗)
乌克兰 俄罗斯人主信奉东正教
从历史上来说
波罗的海沿海地方上统治者
是日耳曼民族普鲁士/条顿人 所谓容克(Junk)阶级
结构上是这样
上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人
中 容克阶级 普鲁士人
下 波罗的海民族
条顿骑士提供武力 汉撒同盟提供资金/物资 容克阶级掌握土地
三者相结合 成为稳定统治集团
从中世纪以降 长达700年时间
波罗的海是被这集团统治 当地真正主流通用语言 是德语 非俄语或方言
也可以去wiki goole "Baltic German"
1918年以前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都是使用日耳曼语名称里瓦尔(Reval)
现在德国版图~ 不容易让人想到
其实普鲁士掘起地方 是在今天波兰东北-立陶宛这一带
德意志帝国的东 西普鲁士省
为今天波兰东北部跟立陶宛边边
只可惜后代德国人无能~ 收不回故土
苏联并吞波罗的海三国后
当地反苏民众组织地下反抗军~ 一直打游击
持续到苏联解体才停止
摩尔多瓦一战后~ 成罗马尼亚一部分
二战后 成为苏联一部分
当地人口民族语言都跟罗马尼亚一致
只差在苏联时期 受到西里尔化+俄罗斯化
摩尔多瓦语跟罗马尼亚语基本相同
前者用西里尔字母拼写 后者用拉丁字母拼写
同样主信奉东正教
至于乌克兰 跟它们情况又不同就是
乌克兰反俄/苏
更多是当年苏联时代统治的反感
特别是1930年代大饥荒
乌克兰灾情惨重 许多乌克兰人相信
当时苏联官方刻意隐瞒灾情并纵容恶化
目的就是利用饥荒 灭绝乌克兰民族
同时也利用俄罗斯化 大力铲除乌克兰众多本土知识份子
今天莫斯科当然否认乌克兰指控
仇俄派到是一口咬定
但话说回来~ 当时苏联主政者斯大林
是来自高加索的格鲁吉亚(乔治亚)人 也不是俄罗斯人
当时秘密警察老大贝里亚~ 跟斯大林同乡
但俄乌民族与历史关系还是相当密切
恩怨很难扯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