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21日晚间电视新闻,当天下午4点多在北捷车上疯狂杀人的郑捷,早在念板桥高中时
,即曾手持棍棒参加反马的抗争行动。或可因此判断,这位东海大二生的随机砍人行为,
不仅具有反社会心理,也出自反政府的一种延续模仿效应。
上个月郑捷脸书贴出“我会有一番大作为”,以及字里行间连续出现20个“砍”字,时机
点上和“绿营学生违法占领国会”事件遥相呼应。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观察,可以说郑捷的
提前发动北捷屠杀案,不仅受到林飞帆、陈为廷等学运份子“刺激”,同时也反映他个人
不满那批大学生的最终退却,因为要干就干大的,向来是犯罪者的共同心理。
因此当警方急于防堵由郑捷引发的后续模仿效应,固不得不然,但须知道这位21岁东海大
二生的犯行,根本出自透过网络连结,群聚感染所产生的涟漪效应。
这样的事例不仅欧、美、日所在多有,即在台湾,远者有飙车族的随机砍人,近者以318
学运所引发的围堵行政院和北市中正一分局事件为最。
所谓“涟漪效应”,出自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杰考伯,库宁名著《教室纪律与团体管理
》。此公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其不当行为,或惩罚学生错误行为时,
都会直接影响目睹此一过程的其他在场学生,并且透过耳语传播,产生涟漪效应的扩散到
整个校园,从而发挥教育的正面能量。
反之,如果教师纵容学生恶行,也一样会造成其他同学群起模仿的负面学习结果,后果堪
忧。
由此观察近20年台湾社会,从“天上他知道一半,地下他全知道”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
远哲主导教改,以及教育部的自我缴械,任由毫无配套措施可言的校园民主化大行其道,
乃至人本基金会的干预和介入师生教学关系,直接导致蔡英文的公然利用网络召募职业学
生,遂有学生攻占立法、行政院的无法无天,到今天竟见冷血学生挥刀屠杀手无寸铁无辜
者,都是“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发挥到极致?
如何防范这起惨绝人寰事件的模仿效应,内政部和警方顶多只能在查察乘客安全上起到治
标作用,最终仍须落实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上,才有可能治本的堵截未来的这类凶
杀事件。
这个责任,不单各级政府必须舍我其谁,全民更须一肩挑起。但让我们先呼吁台湾所有家
长,请把纠正犯错学生的惩罚权还给学校和老师吧。没有纪律,人人自危。唯有标本兼治
,才可挽救未来台湾人的宝贵生命,维护自己免于恐惧的自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3000922-260109
什么是偏激 中时这种就是 恨学运恨到这种地步 不反思KMT半分钟乱搞时
谁能出来阻挡?谁有出来阻挡?
然后消费此社会重大案件 来跟学运作补脑连结 借此抹黑学运
给蛆蛆闻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