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8年前后
日据时代为日人公墓,国民政府播迁来台,随国军来台之荣民及眷属因无处安身,便暂居
此公墓地,搭盖违建,等待有朝一日反攻大陆。
民国45年
台北市进行第一次“都市计画通盘检讨”,将康乐里(古称三板桥)之地依照日据时代的
都市计画用地编订为公园预定地。当时上面已经住了两千多名住民。
民国64年
台北市政府着手规划十四、十五号公园,并与当地住户协调,但无结果。
民国67年
李登辉担任台北市长,关切公园辟建计画,积极与住户沟通协调。
民国75年7月
台北市政府完成土地征收,并编列预算。住户向许水德市长陈情,许同意住民的就地安置
计画,计画将十五号公园预定地变更为住商用地。
民国76年
因公园迟迟未开辟,预算缴回国库。
民国81年7月
李登辉指示尽快进行公园开发计画,市府通过公园规划案,编列18亿元,作为拆迁补偿费
。
民国81年10月
居民成立了十四、五号公园预定地住商权益促进会。
民国82年2月
市长黄大洲指示务必在年底前完成地上物拆迁,引起住户反弹。
民国82年6月
市议会国民党团出面协调,市府允诺提供国宅安置并从优补偿,部份住户坚持就地安置,
不接受协调结果。
民国82年10月
市议会召开临时会讨论公园拆迁预算,在住户抗议及议员抵制下,宣告流会。
民国83年6月
市议会审查公园拆迁预算,在部份议员抵制下,未予通过。
民国83年9月
促进会干部开始与城乡所学生一同研拟就地整建可行性,并提出初步计画在里民大会中讨
论。
民国83年11月
陈水扁于竞选前四次造访康乐里,并亲口承诺居民“先建后拆”。
民国83年1月
陈水扁就任市长的第一次向议会的市政施政报告中,明白表示对于十四、五号公园辟建问
题,一定坚持“先建后拆”原则。
民国83年4月
居民与城乡所之“就地整建、社区重建”获得第一届市民参与都市设计奖优选奖,并于国
际会议厅接受市长亲自颁发的奖状。
民国83年5月
促进会向都发局张景森争取研究计画预算,请学术专业团体就就地整建或是迁至他处作一
可行性评估,张表示同意。
民国83年6月
都发局预定委托中兴大学教授、中华经济研究院杨重信先生对此专案研究。中兴大学学生
并开始进入社区进行访谈工作。
民国84年9月
市府重新检讨拆迁计画,原则决定采“先建后拆”方式,争取违建户配合。原先答应居民
的研究案不了了之。
民国85年6月
市府推翻原先“先建后拆”的原则,以新的安置计画与发给救济金方式处理。
民国85年9月
市府决定,86年初元宵过后将强力执行地上物拆迁作业。台北市秘书长廖正井说:抗争居
民一律不发补偿费。
民国85年12月
市议会国民党团决议,将杯葛市府所提公园拆迁预算,为住户争取较优厚的补偿费。
民国86年1月
陈水扁市长食言,所谓的“先建后拆”采弹性认定,只要建照发了就算。
民国86年1月
陈水扁表示即使议会不通过预算,市府预定时间一定拆,居民自己去找议会要钱。市府随
后决定三月四日拆除。议会通过预算,并有两项附带决议:先建后拆与重新公告。
民国86年1月22日
二公园拆迁户三百多位至市议会陈情,并抗议陈水扁市长“先建后拆”的政策急转弯,遭
市长拒见。
民国86年2月1日
学界发起“反对市府推土机”连署声明活动连署名单包括多位学界知名人士、团体等,声
明中指出拆迁安置问题绝非推土机所能解决,需基于人性考量,依居民生活脉络、社会关
系和谋生机会,规划安置方案,而不是随便将老人弃置安养院、将居民驱离即可。因此,
希望市府暂缓拆除两公园预定地上违建。陈水扁接见工务局长李鸿基此次接见除再度慰留
李鸿基外,同时强调市府按时拆除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上违建的政策不变。
民国86年2月2日
学界于公园预定地上举行“反对市府推土机”公共论坛说明会学者指出,市府在年后即要
拆除地上物,时间过于急迫;而且公园预定地上有五百多名七十五岁以上的市民,生活环
境虽然不好,但因邻居的相互扶持,是以能够在贫穷线以下生活,如今市府所提出的计画
,只是把居民驱散,将让这群人加速衰亡,而等待88年底完成的国宅或者现在才发建照的
国宅都是缓不济急,称不上是“安置计画”。另外,由工务单位所主导的公园规划过于粗
糙,且尚未送审,对于如此粗糙且尚未送审的公园计画进行拆迁,市府的决策过程太过草
率。因此,学界希望市府做好拆迁户安置和公园规划,暂缓年后的拆除行动。会中也宣布
,如市府愿意委托都市设计学会和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规划两公园,他们有信心在一年内
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解决居民安置与公园规划问题;如作不好,愿解散学会。
民国86年2月4日
居民接到正式的拆迁通知,于正式拆迁日期前24天。
民国86年2月5日
社区妇女举行“签名要求保留康乐市场”活动公园旁的社区妇女于上午九时三十分至下午
二时,举行“签名要求保留康乐市场”活动,同时将支持保留市场的黄色签名条,挂满人
行道上方。十四、十五号公园住户举办“岁末守家园,最终年夜饭”的围炉办桌活动。关
心公园拆迁的学界人士与居民,于林森公园旁临南京东路的人行道上举办围炉办桌活动,
席开五十桌,预定地上弱势居民皆可参加。城乡所的学生也表演由陈水扁竞选歌曲“台北
新故乡”改写的歌曲“穷人的坟场”;同时放映全景映像工作室在预定地拍摄老兵“陈才
根的邻居们”纪录片。
民国86年2月11日
行政院退辅会台北市荣民服务处处长胡允武初步至康乐里了解状况,表示必要时将把荣民
安置于荣民之家。中山区公所初步决定可能于吉林国小设置临时收容中心,避免居民露宿
街头。拆迁安置,阿扁打“总统牌”陈水扁透露李登辉总统曾在他从南非访问回国后,在
总统官邸请他吃饭。席间总统获知市府对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有补偿及安置计画后,表
示市府“这样更没有问题”,并支持他贯彻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的拆迁计画。
民国86年2月12日
“反对市府推土机”联盟之学者与市府协商。市府参与人士包括了张景森、陈菊、马永成
、罗文嘉等人。会中双方达成协议:在拆迁之前做好安置,此一安置名单应不仅限于社会
局照顾的35户低收入户而已,而应扩大调查961户中的弱势居民实际状况。之后拟出替选
的安置方案,让居民在完整资讯下,选择安置地点。社会局社工开始进行拆除前第一次大
规模的低收入户访视社会局在协议之后,立刻调集二十名社工,以临时任务编组的方式,
于当日下午即进入社区展开大规模的低收入户访视,但与协议中普遍调查居民实际状况并
不符,而是直接调查弱势居民接受安置平价住宅、安养机构的意愿。
民国86年2月14日
居民收到断水断电通知
民国86年2月15日
陈水扁重申拆除公园违建的立场陈水扁因凌晨罗斯福路的一场大火,重申中山十四、十五
号公园拆迁政策绝不打折;并责成副市长白秀雄召集跨局处安置专案小组,妥善安置当
地弱势族群。而二十日开始发放的拆迁补偿金,也无领取的最后期限。
民国2月16日
居民收到除户通知,如果未办妥者,就不能领取拆迁补偿费
民国86年2月18日
陈水扁于市政会议中指责各相关单位应检讨陈水扁于上午的市政会议中因各单位对十四、
十五号公园拆迁案的处理报告有出入,指责相关单位应检讨;指示临时安置所由吉林国小
改在劳工育乐中心,并令工务局在公园预定地上设立联合服务处,供民众咨询。市政会议
并且通过了特别预算摊贩迁移补偿费覆议案、部份安置计画,以及补偿费发放之因应对策
。学界再度于林森公园召开“市府的诚意,社会的正义”记者会下午学界再度于公园基地
上召开记者会,要求市府在尚未做出更好的安置计画前暂缓拆除公园违建户;并且提出新
的“部份就地安置计”,计画在当地以公园总面积6%,占地约850坪的土地,兴建十层楼
高的平价住宅作为安置用;并将公园设计为多目标使用,以地下停车场营收吸引民间投资
,如此即可不必立刻进行拆除,并赶在八十七年十月完工搬迁。不过副市长白秀雄、都发
局长张景森、社会局长陈菊在了解新计画内容后,仍不敢作任何承诺,仅答应需等到20日
开会协商后才会对外公布。社会局长陈菊重申社会局立场绝对不会让居住在十四、十五号
公园的老弱妇孺流落街头,但也强调不会无限制地扩大安置辅导范围。都发局长张景森建
议除了目前市府的安置计画外,尚可利用怀生出租国宅,以及前文化大学城区部大夏馆作
为安置地。市府相关单位于中山市场区民活动中心举办拆迁安置及补偿费发放说明会。会
场中居民抱怨短时间搬迁的不合理,市府还要求提出除户证明才可领取拆迁补偿,实在强
人所难;并且要求陈水扁应至现场说明。场面曾一度发生居民齐聚官员席前抗议及肢体上
的小冲突。
民国86年2月20日
学界与市府就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户安置事宜进行第二次沟通此次协调会议中,双方达
成“在未确定及安置妥当前,不会拆除穷人的房子;市政府不会在三月三日断老弱贫苦人
的水电”,但在安置方案上,市府仍坚持己见,并未达成进一步的共识。同时社会调查部
份,社会局提出296户弱势居民的数目与专家学者的理解大有出入,与前年十月份区公所
所调查的数字差了将近一百户。同时,答应的第二波意愿调查也未进行。都发局长张景森
口气强硬地的指出出:“老人不搬也会死”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补偿费正式于永兴宫办
理发放。社会局开辟专车带老人参观浩然敬老院、广慈博爱院。张景森表示:城乡所的老
师“自恋”,是学生的魁儡。
民国86年2月24日
陈水扁主持台北市第一个奖励民间都市更新案的开工仪式,并祝“美丽国宾”销售率百分
之百。冠德建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所推动的都市更新案开工,请陈水扁与张景森主持
开工仪式。当天的中时的半版广告以陈水扁和将开辟的十四、五号公园作为噱头。陈水扁
并表示:都发局现正研拟“台北市都市更新整体计画”,透过强制措施,解决更新地区少
数地主刻意阻碍更新的情形;他并且强调将研究先进国家的更新办法,筹组“都市开发公
司”,结合官、商与社区,提升都市更新效率。台北市政府执行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
拆迁作业正式定案市府决定,三月四日零时起采全面封锁方式,以“净空管制”方式于凌
晨三点执行拆除,并由市府高层坐镇现场督导,避免任何暴力冲突发生。
民国86年2月26日
公园预定地居民翟所祥伯伯上吊自杀学界与市府针对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问题的第三次
会谈原本预定于上午举行的第三次会谈,因翟伯伯自杀事件中断,学界向官员宣布学界立
场后即行离去,正式与市府决裂,不接受市府对预定地居民所提“二次搬迁”的安置计画
。居民群情激愤,赴市府前广场拉布条抗议因翟伯伯的自杀,情绪激动的居民下午拉着白
布条前往市府表达严重不满,其间因久候不见市府高层人员出面处理,而与警方发生肢体
冲突。直至下午五时多,副市长陈师孟、工务局长许瑞峰、社会局长陈菊,才到市府前广
场向陈情的拆迁户说明。但对于拆迁户所提“道歉、缓拆、重新安置”的三点声明,陈师
孟并未具体回应。副市长陈师孟表示“市府的方向是正确的”,希望拆迁户要有面对环境
的勇气,并强调“没安置、绝不拆”的政策也没改变。市府决定紧急调集一百名社工员深
入社区,日夜驻守以防二度意外发生,同时加强安置社访工作。在野党议员强力指责市府
拆迁安置政策新党立院党团发表声明,痛斥台北市政府处理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作业不
当,市长陈水扁草菅人命,要求市府暂缓拆除作业安抚人心。市府建设局市场管理处在林
森公园,发放证明输给康乐市场有案摊商,让摊商日后据此领取救济金。
民国86年2月27日
陈水扁于中午餐会中公开表示,三月四日拆除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上违建的决心绝
不改变。市府开始拆除电表。城乡所学生会会同运动核心份子至都发局举白布条抗议
张景森出言失当,并下战帖邀请他回所上辩论。城乡所教授夏铸九下午就十四、十五号
公园拆迁问题,拜访陈水扁,双方进行一个多小时的会谈。
民国86年3月1日
公园预定地居民举办“告别老友,坚守家园”晚会居民于林森公园旁人行道上举行“告
别老友,坚守家园”晚会,借由最后聚餐、祭拜老友、绕行社区、焚烧都市设计奖状、
心爱物品的方式,对这片家园作最后的回顾。最后,并由当地居民在林森公园旁人行道
上,共同竖立刻有“穷人的坟场”字样的石碑,作为结束。政务委员马英九出席“告别
老友,坚守家园”晚会,并允诺三月三日与居民共同坚守家园。
民国86年3月2日
副市长陈师孟前往了解拆迁户搬迁状况陈师孟说,在市府相关单位的努力下,以完成百
分之九十九弱势住户的安置,剩下三、四户仍不愿接受安置的住户,市府将加强沟通,
如果少数拆迁户毫无理由不接受安置,市府也会采取因应对策。
民国86年3月3日
市府邀集各界人士筹组观察团,标榜拆迁作业透明化、公开化。台北市政府邀集学者、
专家、市议员在内的十多名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观察团,针对十四、十五号公园拆迁过
程进行中立、客观的观察。陈水扁喊话,点名中央政务委员最好想清楚,不要和市府、
市民对立。陈水扁宣布三月四日的拆迁作业只拆除全部营业户,不处理弱势户及其他违
建户。十四、十五号公园住户守夜抗争现住户、学界、民意代表等,于十四、十五号公
园预定地守夜,进行最后的抗争。台北市警局动员一千两百名警力进入现场维持秩序。
到场声援的政治人物包括中央政务委员马英九、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立委张俊宏、林
瑞图,国民党议员林晋章、秦慧珠、李庆安、陈学圣、陈政忠,新党国代汪志冰、潘怀
忠,立委朱惠良、李庆华、议员璩美凤、杨镇雄、费鸿泰、贾毅然,以及台北县议员金
介寿等。当场金介寿并与居民与城乡所学生发生冲突,他骂城乡所是陈水扁的走狗,自
作自受。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陆续发生六起火警,学生与议员从火场中救出三位老
人,并邀请当地居民与市民每人一百元让其中两位老人住在京华酒店三月三日晚间至四
日清晨,公园预定地上共陆续发生六起火警,其中四起几乎立即扑灭,但发生于三时十
一分后的两起火警,沿烧迅速;九十分钟后才将火势扑灭,沿烧面积约三百坪、一百三
十五户。警方在现场逮捕一名疑为纵火的康姓男子,但调查后因罪证不足而饬回。随后
,陈水扁指示警方全力侦办此案,并悬赏一百万元破案奖金。
民国86年3月4日
十四、十五号公园预定地展开拆除工作清晨四时,拆除大对于林森公园停车场集结,并
由副市长陈师孟坐镇中山分局,担任拆除工作总指挥。上午九时四十五分,拆迁作业正
式进行,到了下午四时,沿林森北路、南京东路的营业户已被怪手夷为平地,第一阶段
拆除工作完成。工务局长许瑞峰表示,整个拆除工作将从二十一个工作天缩短到一周内
完成。清晨张景森与学生碰面,学生质疑张:如何对这段的都市计画史交代?张表示:
要听我上课就回到学校。陈师孟与罗文嘉双双表示:学生应努力唸书,不应搞运动。
作者: amozartea (自行车单) 2014-05-18 12:19:00
其实这种抗议就没钱领的方法虽然霸道但是好像还真的有效
作者:
cp109 (cp109)
2014-05-18 12:20:00陈师孟与罗文嘉双双表示:学生应努力唸书,不应搞运动
阿扁硬的时候很硬,果然后期干总统弄的美中不爽...XD
在那边悻悻然承认市政府安置有问题的人叫做陈菊XD后来马任内也有类似的事情,也是有居民自杀,不过因
为14,15号的经验,市政府的安置办法比较没有14,15号那次自己打自己嘴巴。
这种拆迁很难办,一直到现在都有,大埔 南铁 乐生 等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5-18 12:34:00原来那些居民是古墓派?
陈师孟、罗文嘉:时空背景不同 国民党执政就应搞运动
心情很抑郁,绍兴社区的推动人员应该关注此篇,不知可m?
也不只14、15号公园预定地出问题,潭美绿地那也曾经被
其实我是赞同拆的,因为本来就是公有地,这些案子虽然
虽然同样的都是拆迁,旦是性质会不同,有些是占国有地有些是为了公共建设。我家以前也有被拆迁过,后来盖了
Y17,当然家里也是有市府补偿,我觉得以公众易益角度是OK的
作者:
ThomasJP (笔剑春秋梁父吟)
2014-05-18 13:59:00其实这样看下来,会觉得阿扁根本在执行李登辉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