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为求减碳 李远哲支持核四续建

楼主: winwoeld (pp)   2014-04-23 09:32:20
为求减碳 李远哲支持核四续建
【记者严文廷台北报导】“钱思亮先生百岁冥诞纪念会”昨天举行,前中研院院长李远哲
发表专题演讲,会后表示“支持核四续建”,他强调,面对全球气候变迁,减碳势在必行
,经过两害相权取其轻,提出对未来新总统上任后的能源政策建议。
李远哲表示,工业革命后,人类依赖的能源从太阳光转变为化石能量,现阶段来看,暖化
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台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每人每年12.53公吨,只少于美国的20.14公
吨及澳洲的20公吨,比日本、韩国、欧盟及中国大陆等大多数国家还高,甚至是全球平均
值的2.5倍。
他强调,虽然核废料问题有待解决,但在减碳压力下,选择核能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
他直言,核四厂应该继续兴建,并延长核一、二、三厂的使用寿命,与其让其他三厂提早
退休,土地再也无法再做其他用途,不如增加使用年限,以实际行动减少高排放量。
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主任刘绍臣说,经过一年的研究后发现,现阶段具环保概念的发
电方式,都不足以取代传统发电,例如太阳能昂贵、风力只能取代5%、水力发电开发殆尽
、生质能发电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在多方考量后,建议未来政府在核能发电上从目前占台
湾总发电量7%,提升至20%到30%,取代传统高排放量的发电。
李远哲解释,发表能源建言时已与林义雄沟通过,初步已获得共识,“暂缓非核家园50年
”;他指出,如果要达成IPPC决议,台湾在2050年排放量是2000年的一半,现阶段根本无
法做到,必须仰赖部份核能来取代。
“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人类走错路,人定胜天已不可行,必须重新怀抱天人合一的信念,
地球才能永续经营。”李远哲提出警告,如果不正视减碳的重要性,海平面上升、强烈台
风袭台种种现象都会不断的出现。
刘绍臣补充,节能减碳有急迫性的需要,台湾不应继续鼓励发展钢铁、石化与水泥等高排
放量的工业,这些产业只需要达到自给自足即可,他反问:“赚再多钱,赔上环境值得吗
?”建言中提到,减少这几类工业发展规模,是新政府上台后必须立即执行的部分。
中研院院长翁启惠表示,这份建言是“环境与能源研究小组”经过一年研究的结果,他在
发表前已看过并同意。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9830
2008/5/20^^^^^^^^^^^^^分水岭^^^^^^^^^^^^^2011/3/11^^^^^^^^^^^^^^分水岭
作者: supa64 (淳朴商人)   2014-04-23 09:33:00
墙头草诺贝尔(无耻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4-23 09:33:00
李现也没反对吧
作者: pophitjazz (没有暱称)   2014-04-23 09:34:00
小英 不能苏 立场也是反复....XD
作者: chaffy (想睡觉的感冒药)   2014-04-23 09:34:00
DPP时空背景不同啦
作者: wefun (TOEIC认证905分)   2014-04-23 09:35:00
诺贝尔化学王被盗帐号
作者: TZUYIC (Celine LoveMeBackToLife)   2014-04-23 09:36:00
吱吱又要精神错乱了
作者: sonatafm2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2014-04-23 09:36:00
天天时空背景都不同啊........
作者: wefun (TOEIC认证905分)   2014-04-23 09:36:00
不过 毕竟是科学家 有坚守住基本立场 给个赞
作者: TZUYIC (Celine LoveMeBackToLife)   2014-04-23 09:37:00
但这次这件事李远哲凭着他的物化背景讲的倒是良心话
作者: Gallardo   2014-04-23 09:37:00
2008年2月应该还是DPP执政吧 他如果这时候说比较有可信度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39:00
..这篇是2008年2月说的 分水岭之前阿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4-23 09:39:00
温室效应是碳造成的不是被踢爆是谎言
作者: aliclin (matlab)   2014-04-23 09:42:00
没用啦..吕秀莲还说过"反核已落伍"
作者: aliclin (matlab)   2014-04-23 09:43:00
现在都码来一句"时空环境不同做结尾"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47:00
这东西那么好踢暴 大概京都协定书签约国家科学家都智障吧?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48:00
事实上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原因很多种 但是CO2绝对占很大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09:49:00
CO2占很大,但是是不是人为的确实有争议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0:00
每年人为进入大气的CO2量是有相对准确估计的 这是不是人为 我想应该不至于太难估算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1:00
不然碳足迹就不用算了.... 也没办法算那么准确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09:52:00
CO2可以是加速的原因,但也可以不是启动原因CO2量化则没什么意义,这种模型差几个数量级都不意外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4-23 09:54:00
所以应该要用火力取代核电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09:55:00
用火力的话CO2可能不会死人,但放射性煤灰和硫化物会
作者: sonatafm2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2014-04-23 09:56:00
诶4行k你真的有看懂人家推文在讲什么吗??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6:00
好吧 就算退三千五百万步说这是个争议问题好了现在国际的游戏规则就是要跟你玩碳税碳贸易就算的确是科学家“群”耍蠢没搞清楚 我们还是得跟阿...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7:00
而跟法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碳排放
作者: lpca (澄)   2014-04-23 09:58:00
现在科学界普遍共识CO2增加是人为的喔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8:00
目前最大宗居然是牛屁 这其实算不算人为也有争议(?)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09:59:00
当然人为是共识啊,说非人为的科学家拿的到钱吗?
作者: Vassili242   2014-04-23 09:59:00
民进党执政就可暂缓50年 国民党执政就有立即性危险必须立刻废除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09:59:00
不过这就变成字面定义问题了...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09:59:00
IPCC AR4已经很清楚写CO2快速增加是人为的
作者: killyou (xxx)   2014-04-23 09:59:00
不是说用台风发电吗?还是我记错人了?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0:00
地球气候这么大的系统现在的科学会有定见,那才是有问题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0:00
就算有人认为不是人为的 那也要解决这问题
作者: lpca (澄)   2014-04-23 10:01:00
原来科学界九成以上都爱钱 只有少少的人是良心喔XD
作者: sonatafm2 (人在江湖漂,哪有不挨刀)   2014-04-23 10:01:00
那么多牛是人类畜牧造成的当然要算人为的.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2:00
没有钱怎么养学生?怎么维持实验室?怎么升等?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2:00
maa..我可以接受学说有争议 但是无法接受系统大当理由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2:00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3:00
系统大就是理由啊= =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0:03:00
→ caseypie:CO2占很大,但是是不是人为的确实有争议这会不会太好笑...竟然有人说的出口... 叹为观止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3:00
这里由跟创造学说有啥不同 太想当然耳了吧... xd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4:00
“生物如此复杂 所以怎么可能是演化来的”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4:00
常识:古典物理不能处理三个粒子以上的问题
作者: lpca (澄)   2014-04-23 10:04:00
caseypie到底懂不懂科学界的事情呀 是在八卦板呆久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0:04:00
对啦对啦 CO2增加都是地球的错宇宙的错 他们坏坏0.<
作者: aliclin (matlab)   2014-04-23 10:04:00
台湾人就是喜欢一窝蜂,想想以前一堆环保团体还在说救救北极熊,请节能减碳,现在碰到核电又反核把北极熊的死活又丢一边了,老实讲要就地球,只有人类死光才有办法,不然人一出生就是对地球的一种伤害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4:00
小弟刚好念大气的 全球气候模式确实参数很多 系统很大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5:00
觉得好笑就可以继续笑,好让人来嘲笑无知当力量的演出啊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5:00
但现今共识是 把每一项自然参数都用很偏差去跑都不可能跑出今天CO2-暖化这种结果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6:00
用什么东西去跑啊?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6:00
唯一跑出来的是工业化后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7:00
等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转向然后中国政府背书时再说吧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7:00
这好像是日本的那台超级电脑跑出来的论文...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7:00
普遍适用GCM模式 有兴趣可以去查查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4-23 10:07:00
演化论本来就很值得怀疑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8:00
三条 演化论本来就可以怀疑 但我没办法接受用“太复杂啦怎么可能一定是神创造的”来支持这个怀疑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8:00
你没办法接受是你的事,三体系统以上没有严格解是常识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08:00
当然不可能 因为气象是非线性化模式 这些都是参数化去跑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09:00
说 但是无法接受“因为地球太大啦怎么可能计算”当理由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4-04-23 10:09:00
创造论也没这么简化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09:00
至于搞不懂人为理论和自然现象的语文问题,恕我无能为力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10:00
跑模型的东西从来就是没有严格解 只能有趋势解的妥协
作者: MajolicaYu ( 如梦亦如电 )   2014-04-23 10:10:00
诺贝尔以前不是一直抗议核四兴建?啥时又这么"中肯"(啧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0:00
趋势解妥协常常解不出真正重要的现象也是常识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11:00
所以我可以接受有争议 但是不能接受“这个无解”可以没有严格解 但是不能对模型跑出来的趋势解视而不见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1:00
不能接受无解,只是因为对程式模拟有多无力一无所知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2:00
只要模型没加入正确的观念,趋势解一样可以大错特错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12:00
你这是把所有模型论的数论学者踩在脚下的发言阿 =P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12:00
模式当然是经过以往资料大量校验才敢推上来阿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13:00
而且一定是从小型系统慢慢堆积成大型系统...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13:00
现在气象界的主流研究之一就是大幅提升参数化可信度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3:00
模型论本来就要靠实验验证才有价值,否则本来就没有意义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4:00
小型系统堆积成大型系统,又是一个严重未知的操作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14:00
对气象这种非线性系统 本来就只能有模式 不可能有唯一解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5:00
所谓的以往资料到多久以前呢?又有多少量测上的问题呢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15:00
气候模式不适小累积到大 他是网格设定就很大
作者: Killercat (杀人猫™)   2014-04-23 10:15:00
我只能说你跟主流科学的思考差太多...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6:00
但是最后发现成因居然是原本放温度计的空旷处建了大楼
作者: p86506 (Live Forever!)   2014-04-23 10:16:00
综观大型气候系统现在普遍都模拟的非常好(两个月内)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19:00
两个月内把温度模拟精准到0.1度啊?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26:00
小系统和大系统如何不同,可以查文章:more is different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0:36:00
再回一下aaaazzzzsung好了:侏罗纪的温度比现在多20度原来在侏罗纪时已有人类制造CO2?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08:00
我接受killercat的说法 但我无法接受你的说法(摊手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09:00
不过我还是诚心道个歉 仔细想想 的确不能妄下定论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11:00
而且您的侏罗纪实在无法让我信服 您如何得知侏罗纪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12:00
的详细情况数据呢? 莫非这世界上有时光机?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14:00
一位质疑p86506所说参数的人却提出无实据的侏罗纪请问不会太自相矛盾了点吗? 但您说的话也是有些值得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4-04-23 11:15:00
要算以往世纪的温度应该可以从地层纪录之类的东西推断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15:00
参考的部份 所以我为我的完全否决像你道歉 这是真心
作者: kougousei (kougousei)   2014-04-23 11:15:00
还有南北极冰层里面的什么沉积物之类的(??????)
作者: kougousei (kougousei)   2014-04-23 11:16:00
我不是学这个的只能凭依稀印象发言
作者: ilyvonne (四物雞)   2014-04-23 11:16:00
干你屁事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3 11:16:00
k的说的是 我并非不相信数据 只是以c大的质疑观点来看 似乎他也没理由相信科学推算出来的侏罗纪情况吧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4-04-23 11:16:00
地球大气科学蛮复杂的 很难以小推大应该是没错的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4-04-23 11:17:00
毕竟不是线性规划 从小推大很可能挂掉没错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33:00
侏罗纪的数据是直接挖地层资料来的,不是用推算的....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35:00
你不能接受我的说法,可以尝试接受诺贝尔奖得主的说法1972年发在Science的文章:more is different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36:00
我在干数值演算这行以前也认为参数丢进电脑就都跑出来了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37:00
然后教授直接提了好几个观念没到位导致数值解爆炸的例子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39:00
如果p86506说的参数能把温度模拟到0.1度的精确度,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40:00
那我同意极具参考价值啊。整个二十世纪的全球均温上升才不到一度耶要说程式模拟完全足以信赖,要拿出这种精确度来啊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43:00
再另外说一下:侏罗纪数据是关于参数的“取得”跑程式模拟是参数的“运用”,差异非常巨大
作者: caseypie (期待未来)   2014-04-23 11:44:00
参数“取得”是在真实世界探取样本,求得已知存在的参数参数“应用”则是把一堆已知的参数套用来求得未知的参数
作者: pei28   2014-04-23 12:27:00
还好李在科学领域还能维持专业判断
作者: deangogi (少林扫地僧)   2014-04-23 12:31:00
caseypie大大我记得以前在深蓝看过 物理奥林匹亚的强者
作者: valepiy (俄国人好帅)   2014-04-23 18:19:00
同意pie
作者: bkbtei   2014-04-23 23:19:00
地球当然承受得住气候的剧烈变动,但是人类能不能承受得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