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pt.cc/BLsB
8月3号的“万人白T凯道送仲丘”是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由公民自发的社会运动,
主办单位估计有25万人到场,不过台北市中正一分局则估计与会人数约11万人。
为什么人数估计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又有哪些方法可以估计游行人数?
身在白T人潮中的科宅我,忍不住好奇。
无论是妈祖遶境、反核四游行、同志游行、或者这次的“凯道送仲丘”,
都不像演唱会一样有售票入场,所以估算参与人数成了一项令人头痛的任务。
但不管是记者为了报导、主办单位要展现影响力、或者警方作人潮管制,
都需要估算游行人数,而且得“虽不中亦不远矣”。
20世纪后的历史有不少社会街头运动,也就发展出一些估算参与人数的方法。
时间回到1960年代,当时美国柏克莱大学发生学运。
从记者生涯退休后,在柏克莱担任新闻学教授的雅克布斯(Herbert Jacobs)
从他的办公室向窗外望,看到广场上满满示威的人潮在反越战。
刚好广场上有格线标记,于是雅克布斯突发奇想计算方格中平均有多少位学生,
再由总共多少方格推估出参与的人数。后来他还估计出不同密度人潮中,
一位参加者所占的面积,再由不同区域的人潮密度乘上区域面积,就能算出人潮。
这套“雅克布斯法”(Jacobs Crowd Formula)至今仍被使用来估算人潮的规模。
警政署在受访中也提到,以凯达格兰大道为例,全部挤满的话大约可以容纳3万人,
各辖区负责的警员也会每半小时估算一次人潮密度,再推估出总人数,
并以最高峰的人数为基准。
另外还有一套以面积来估算的方式。假如游行人潮非常整齐排成一列一列,
只要估算一列有几个人,一条街能容纳几排人,就能估算出一条街上参与游行人数。
不过以上两种方法都只能计算“静态”的人潮,
假如参加者不断进出人群,就得再用其他方式估算。
要计算多少人进出游行队伍,可以设置“计算站”,
计算每单位时间中有多少人进出,就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参加者数量。
不过这项工程需要许多人力,举例来说,整场游行历时4小时,
而人潮增加的速度应该会到某个时间点趋缓,
所以要在各重要的路口设置计算站,且需要每十分钟就计算一次每分钟进出的人数,
才能算出有多少人参加游行而不是“有多少人在广场上”。
计算族群中个体的数量是生态学家的拿手项目,
之前有研究团队利用卫星空照图搭配全景锐化技术(pansharpening)来计算企鹅数量。
撇除高科技,或许生态学经典的“标记再捕捉法”(Mark and recapture)
也能派上用场。举例来说,在游行过程中发放一定数量的贴纸、布条或者其他“纪念品”
,在散场时看看人潮中有多少比例的人有配戴“纪念品”,就能从比例来推估总人数。
其他有创意的好点子像是利用游行后遗留的垃圾,
也可以用来估计人潮规模,这套方法也许可以估算台北跨年晚会人潮,
不过像这次“凯道送仲丘”的高水准公民游行就不适用了。
或者在几乎人人随身都会携带移动电话的时候,
也许手机基地台有连线手机数量的资料能作为人数统计的参考。
一场示威游行,无论是10万人或者25万人,
最重要的是诉求的声音能够被有关单位重视,
否则“25万”也只是“看报才知道”的一个数字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