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陈文茜:致没有枪声的战士们

楼主: hao716 (hao716)   2014-03-05 16:47:32
彦子从澳洲发了一则APP给我:“请不要称我们是台劳,我们正在学习、打工壮游,累积
自己的人生经验。”
近来台湾青年出国打工,成了新兴社会现象。一家卓越的媒体可能心疼他们,称之“台劳
输出启示录”。封面故事主要环绕台湾过低的薪资、过高的房价、以致年轻人没有出路,
台湾因此成为廉价劳工输出国。
彦子曾与我在同一家电视台工作,她的薪水约为4万5千元;决定打工壮游的理由:电视台
工作数年,内容重复、工时长,且有时为了应付肤浅的观众口味,每天不得不帮数个节目
剪辑鬼怪灵异杀人灭尸新闻。某天夜里,彦子回到家里黑巷口,一道闪闪之光乍现,她心
头胆颤,过会儿才惊觉那不过是邻居家的耶诞灯。她倒抽一口气,抬头看了星星,突然意
识天地如此之大,再回家照镜子,望着自己疲惫的脸;她的青春没有欢乐,只有说不出的
阴郁;那一夜她决定出走,打工壮游。
她的第一站澳洲雪梨,第二站新加坡。每天早上听英语新闻,出国前我建议她每天背读一
则主新闻标题:例如Russian Flag Flies Over Cremien Parliament After Pro-Russia
Armed Men Seized The Building. 几个月下来,她偶尔寄雪梨烟火照片给我,多数时刻
她会分享自己于旅馆打工和客人聊天的趣事。譬如她可以背出意大利十年期公债殖利率已
低于3%,欧债危机已然结束;或者盈拉不会被反对派街头运动推翻,但可能被法院判决大
米补贴政策等同贪渎而逼迫下台…。她练就了调制鸡尾酒本事,把它当健身;她的英文可
以讨论国际政治…她注意美国来的客人,北欧避寒的客人,英国的客人喜欢不同的Jazz…

直到本周,她的妈妈问她:“彦子,原来妳是台劳啊!”她发现自己的壮游,好似给了亲
人伤害;于是写了一封APP告诉我“在台湾我没有梦,在这里我有;在台湾我的工作和这
里一样苦,甚至工时更长,可是在澳洲新加坡我会成长;在台湾我只学会了抱怨,在这里
我看到世界各地聚集的年轻人,欧洲、美国、新西兰…这些失落的一代彼此鼓励,彼此交
换不同的生活文化经验。”“不,我们不是台劳”“如果当年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
去美国的台湾人不叫台湾美劳,为什么我们叫台劳?”
由于她的提醒,我认真阅读了该杂志,其实只是标题以及某些面子问题惹的祸。此封面故
事大致想突显几件事:(1)台湾不是四小龙,不只垫底,而且已然出局。(2)台湾基层薪资
过去十年,打了六折,相较之下,台北房价却涨了300%至500%。(3)台湾年轻人薪资不到
新加坡一半,于是至新加坡工作,再苦也要去;但台湾驻外代表处却没有提供应有的协助
。举凡劳委会、外交部、青辅会对青年劳力输出现象没有数据,也没有政策。(4)全球青
年就业市场,皆处于无业复苏现象,即使韩国日本也是如此;“朝日新闻”称之“没有枪
声的一场战争”。但韩国政府自李明博至朴瑾惠皆有方案,前期鼓励青年“往外走”,十
万青年大军,海外出征。十万青年中,海外实习三万、海外志工二万、海外就业五万。五
万就业大军地点遍及45国,重点包括澳洲、美国、新加坡、中国;实习三万大军中,特别
每年挑选一千人,针对韩国产业所需贸易、农业、建筑、观光、海外会展等由国家知识经
济部公费出国实习,练就功夫,再回来。根据统计,约65%海外实习人才,都回流成为韩
国国家竞争力的生力军。
我们的年轻世代,如果懂得踏出去,请给他及她掌声。在这场“没有枪声的战争”中,她
们是勇敢的战士。至少他们想办法突围,为自己活出有意义的自我。
剩下的问题不是她们的名称需不需要叫“台劳”,而是政府对青年海外出征就业,政策在
何方?
=================================================================
我,是个台劳。自从出社会以来就一直在国外工作,
对于这个称呼,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因为我也这样称呼自己。
我比较好奇的有以下几点:
一、为什么会对‘台劳’这个字眼纠结?
二、‘打工壮游’能够学到的东西是什么?这东西在台湾学不到吗?
三、青年海外出征就业,政策在何方? 海外出征就业是最近才发生的吗?为什么现在需
  要政策来协助?
作者: CTHsieh (唸书 ?~.~? 唸书)   2014-03-05 16:50:00
好歹英文会好一点, 除非只在华人地区打工, 不过还是台劳.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16:54:00
我觉得因人而异,自己是需要走动才能学习的类型。
作者: mornlunar (Hav-A-Tampa)   2014-03-05 16:55:00
可以学点淋病还是申装ADSL
楼主: hao716 (hao716)   2014-03-05 16:55:00
如果是英语的话,其实是看有没有心。有心,台湾也能学好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16:59:00
不过各国的豆知识还是当地学的多。尤其是脏话www
作者: ebi (Prince Siegfried)   2014-03-05 17:08:00
因为眼高手低,0分入大学认为自己好歹也是大学生 结果被当成劳
作者: ebi (Prince Siegfried)   2014-03-05 17:09:00
工看待。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4-03-05 17:12:00
很多人说出门可以学到这学到那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4-03-05 17:13:00
的确 很多东西是要出门才学得到的可是看看他们列举的那些...大多数在台湾也能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4-03-05 17:14:00
结果看起来就像是在台湾也能干的事你不愿意去干非要出去干一大堆真的要出国才能干的事你却没打算去干
作者: ssnlee (来治猩猩的我)   2014-03-05 17:14:00
就假的爱吹摸吹噜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4-03-05 17:15:00
只能说 这些人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吧
作者: ssnlee (来治猩猩的我)   2014-03-05 17:16:00
你在台湾不是干黑手的,也不会到国外去干黑手,不要拿特例
作者: lovebbcc (花本はぐみ最高...)   2014-03-05 17:23:00
打工壮游 出国找ㄈㄈ....吧XD
作者: lovebbcc (花本はぐみ最高...)   2014-03-05 17:25:00
在国内学不到东西到国外就茅塞顿开了对吧 (笑
作者: ebi (Prince Siegfried)   2014-03-05 17:26:00
英语新闻在台湾不能听?非要去WH才能听外语新闻?
作者: lovebbcc (花本はぐみ最高...)   2014-03-05 17:28:00
你不知道喔 台湾ABC的台湾英语跟白种人的英语就市有差啦
楼主: hao716 (hao716)   2014-03-05 17:28:00
那个,说真的,我很听不懂澳洲跟新加坡的英文
楼主: hao716 (hao716)   2014-03-05 17:29:00
先不论新加坡,澳洲是白种人吧,他们的英文,我要有点努力才能勉强听懂....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18:38:00
语文是有地区性的,所以有差也很自然阿。
楼主: hao716 (hao716)   2014-03-05 18:42:00
所以,去口音有点特殊的地方学习英语?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4-03-05 18:52:00
有一种说法是。。。学语言最快的方式就是去当地学最快在日本学日语比在台湾还要快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0:47:00
你想在哪学习英语都行,开心就好。这种事没有好不好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0:48:00
或应不应该,能在台湾学就在台湾学,想去国外学就去我不会否认台湾不少公司就是喜欢CCR,喝过洋墨水更得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0:49:00
主管欢心。利用学历来评断个人能力是上世纪的事了,我们却到这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0:50:00
世纪还在沿用,台湾公司老板总认为台湾找不到人才却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0:51:00
给新加坡、加拿大或者对岸一个一个挖走,只会眼红跳跳。
作者: peteref (Falcon)   2014-03-05 21:29:00
我身边几个澳洲回来的朋友…也没看他们能力突然爆强还是英文变超好啊…还不都嘛是再从基层做起…
作者: peteref (Falcon)   2014-03-05 21:30:00
去赚钱?看到更多的是赚的钱在那边玩的时候也一起花完了…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1:46:00
因为牛牵到北京还是牛阿XD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1:47:00
我认同出去壮游看看世界挺好的,用输出台劳的帽子扣
作者: strangegamma (黑川)   2014-03-05 21:48:00
上去就是一竿子翻了条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