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经济压力大想轻生 北市3年1600件

楼主: XPXCXOXD (我已失去某些資格)   2014-02-25 18:32:40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4/new/feb/25/today-taipei5.htm
经济压力大想轻生 北市3年1600件
【自由时报】〔记者林惠琴/台北报导〕2014-2-25
去年出租车司机刘进义撑不过苦日子选择跳水自尽,遗书上写着“每天都是最早出门最晚
回家,还要到处借钱来贴补家用”,但总统马英九却说“劳工生活过得很惨是错觉”,据
台北市自杀防治中心统计,近三年出于“工作/经济”因素而自杀未遂的个案共达一千六
百多件。
精神科医师:病例明显增加
检视相关数据,近三年台北市自杀未遂原因以“情感/人际关系”占比达五至六成最高;
其次为“精神健康/物质滥用”,占四成左右,对比二○一一年与二○一二年,两者均有
下降;反观位于第三名的“工作/经济”因素,虽仅占近一成五,但却不见减少。
二十至四十岁青壮年男性居多
万芳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潘建志表示,近半年来,因失业或经济压力前来求诊的病例明显
增加,“钱”确实是民众很大的生活压力,普遍以二十至四十岁的青、壮年男性居多,相
较于女性,男性用的方式通常更强烈,往往一次就毙命,亲人更需要留意。
潘建志强调,最近也有不少靠补助方案就医的病患抱怨,原本赖以为生的低收入户补助金
,被政府以哥哥领到退休金或弟弟找到工作等亲属有收入为由取消资格,但这些人可能已
长久未与当事人往来,说不定比陌生人还不如,公务人员却只看帐面资料,无视真实情况
,让原本就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病情更加恶化,加重忧郁症状,甚至萌发轻生念头。
台北市自杀防治中心组长庄东宪建议,万一出现寻死的负面想法,一定要先找亲朋好友或
心理咨商管道将心中苦闷说出来,让情绪找到出口,同时家人若发现有异样,不妨直截了
当询问发生什么事、轻生的念头有多强烈,再进一步温柔劝导,可望改变其心意。
====
即使有统计的根据,但这既然是自由时报报导的,所以
相信本板还是会有特定政治立场坚定的板友,认为不可信吧!
而且继续把这现象归为错觉。
附上国民党当时竞选广告,参考一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nAx5LKNCWE
作者: kone514 (小胖龙)   2014-02-25 18:33:00
潘建志表示看到这个名字颗颗真可信~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02-25 18:34:00
比例潘医师上报
作者: gidapops (你今天兄弟了没)   2014-02-25 18:34:00
想轻生还是有轻生
作者: kone514 (小胖龙)   2014-02-25 18:35:00
可信度跟2012中选会电脑会当机一样可信~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02-25 18:41:00
应该说,这份报告超久了....从民国95年开始就是如此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02-25 18:43:00
只是这位比例医师还在拿某段时间的数据来解释而已...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02-25 18:47:00
低收入户的问题请去问里长,不然要公务员不照表操课?
作者: lunatich   2014-02-25 18:51:00
这种就是先射箭再画靶的记者心(得)文阿...拿个没头没尾的
作者: neiger (梦见心地)   2014-02-25 18:51:00
我早就不信目田了,自从陈菊说她不认识热比娅以后。
作者: lunatich   2014-02-25 18:53:00
数据加上愿意配合的专家,只差没加上路人问卷而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4-02-25 19:09:00
从新闻看起来 人性真的是很重面子宁愿饿死 宁愿自杀 都不愿意跟许久不联络的家属联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