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思考的问题之一是施政满意度背后的迷思。
以一个地方首长而言,施政满意度显然是希望越高越好,
但吊诡的是,若这个地方首长满意度太高,很可能反倒成为他更上一层楼的阻碍。
论证逻辑大致如下:
1.台湾地方异质性高
2.首长施政表现若越符合一地民众的特质,所获满意度越高
3.越符合某地特质的首长,就越难获得异质地区民众支持
结论就是,施政满意度冲太高的地方首长,常常会面临"走不出去"的困境。
比较有机会更上一层楼的首长,最好是评价在中等以上即可,
不要野心太大想要冲太高反而会比较好。
当然,这项论证只限于讨论满意度高的首长,因为民众要喜欢一个首长,
常常是经过较为复杂的综合评价结果。
但要讨厌一个首长就容易得多,导致反向论证难以成立。
过去长达十几年施政满意度评价极高的首长,例如:傅学鹏、林政则、杨秋兴、陈菊等,
经常面临到这种“满意度陷阱”,因为在一个地方太受欢迎,
反而是这些人要迈向全国性角色时候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