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昔法儒卢梭氏认共识者,全国国民之意志也,称总意志,若国家无此则不得治理乎;倘
逆此而行,则人人得起而攻之,谓之“主权在民”。呜呼!观诸两百余年前,西哲已有此
一见解,然斯土斯民却民智未开,有论者提出台湾共识以决人民之前途者,却遭百不存十
之白丁众,共六八九人否定之,洵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举也。今有台州浪人比企谷氏,于平
成二十又六年,承八幡大菩萨暨 今上金口玉音,而作此文,期收暮鼓晨钟、振聋发聩之
效,以警世人。
国家之治乱,政事之隆污,安所系乎。曰,系乎共识而已。共识者所以纳民于治理之中,
以正政权名分,并使权贵之后廉、商业钜子人性备,俾使之从善去恶,禁暴诘奸,信赏必
罚,其作用之广,其功用甚宏,诚拨乱反正之具也。顾共识之有无并非无因而致,共识之
为用,亦非一成不易。穷则变,变则通,世无旦夕可就之共识,亦无永恒不易如典主之典
则,因革损益,务得其宜,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是以欲寻求政治职位者,必
先建构共识,确立体要,期与社会风俗、民意向背、政权是否流亡、国家存在与否,相为
表里,如影随形。如响民瘼,众之以为利便者,一人提之、一党倡之、千千万万民众和之
,发为政纲,见于践行,无所扞格,乃克致用。论述既足,堪为典范,遂垂庙堂。嗟夫共
识中人,至大且切,古今中外所同然,长于政事者莫不以此探究原理,为其讴歌,职是故
欤。
综观四百余年来,台湾政治之演变,远迈荷西。考其缘由,乃外来政权之奔腾澎湃有以致
之。而外来政权之毒害,又为政治、经济、伦理、社会、阶级等多种要素之激荡融会,因
以形成今日国不正名不顺之谬,实乃台湾人民之悲哀也。远者姑不具论,近者又为支那思
想之余毒,遂导致日升时期之典章、建设付之一炬,岂非憾事呼!而民族尊严与国家独立
之发扬,又使台湾共识趋于不可或缺之重。目前虽为流亡政权之外族统治下,但身为台湾
人,不可不知台湾共识,然民众于经济情况、治安良窳与幸福与否程度之探求,正感徬徨
其路,实宜舍彼等而就台湾共识也。原因无他,盖台湾共识影响及于政权,及人民之尊严
和台湾独立者,至大且钜,非区区口腹之欲即可比拟也。台湾共识,历史悠长,自日升之
处而来,摩西中兴,之子成之,虽一度灭于騜,然重生于龙女之手,已粗具规模。然台湾
共识之推广,又必假借流亡政权之手以行之,乃可初会美日,以抗匪共,有裨于治理,是
为吾辈所深许。且台湾共识非如律法之规条,恒属固定,而可循世事无穷之变化,能因应
时宜,悉中肯綮,更有赖于民众支持民主政党、民主人士与斯土斯民。是则欲尽台湾共识
之用者,于政治中更应有所取舍,尤未可忽。
壬辰年春,蔡氏英文不厌反复剖析,其意盖欲穷源竟委,泽披黔首,以台湾共识为救国之
七年之艾也。然有敌自西来,助騜以九二,是以六八九人为其所蔽,反其六零九之伴,致
共识功亏一篑,难谓其非台湾人民之不幸也。故作此文,开拓原理,建立纲领,以策来兹
,则浅学如余,迷途如彼,能知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