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谈12年国教了XDD
事实上对于麦坎大提的说学生员额比学生人数多的问题
政府早就知道了
在所有开给家长的座谈会中
中心人员早就一直提"学生选校而非校选学生"
希望家长可以帮忙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环境与能力"的学校
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所谓的地区优先概念(只是这地区目前也界定得很广)
但是问题来了.这种概念只适合"中间的学校.完全不适合尖端学校"
因为就目前台北新北而言
在中间志愿的学校(第五志愿后)的确早已分不出什么什么顺序了
反而比较偏向是"社区型"高中
因此此时学生对于想读的学校的确就可以有很多考量
但是所有的问题都是出现在"顶端学校"(就目前北市来看大致就前四个志愿)
这问题我由两个角度来看
分别是家长.学校:
就家长而言
现在家长概念就是:如果我小孩可以唸建中北一女.
我还要管小孩兴趣吗?我还会想通勤时间吗???
谁理它啦!!!!!先进去再说
所以原本的设计概念根本对于这些家长而言就成为全都是屁
但好死不死因为为了中端学校设计的评分标准反而成为了想进尖端学校家长的噩梦
而这些家长又是比较关心相关讯息的人
只是在现在几乎所有东西都尚未明朗的状况(尤其是超额比序)
因此家长反而自己设定标准
所以听到了住同区的优先就想办法帮小孩转户籍到离学校一条街(而不管真正区有多大)
听到音乐体育美术的在校成绩列入积分就开始补习(而不管积分多宽松)
更别说对于尖端学校的申请人资格非常容易都是"全满分"
造成最后面很可能用非常荒谬的方法来决定:"抽签"!!!!!!!!
而如果第一志愿填建中.当他因为抽签输了而只能选第二志愿时.......
就志愿部分比序来说(台北高雄两志愿序都是差10分.别给我战南北)
这群人一定会输给第一志愿就填附中的人(因为差了10分等于会考的1/3分数)
所以说如果这学生有能力念建中而没抽到.
就我看来他进的学校会直接掉到第四志愿以后
(第三志愿后北北基每志愿差两分.高雄则只能填三志愿(年初时看到的规定是这样))
所以说.到时候排序会变非常乱,也会产生高能力低成就的状况发生
就学校而言
痛苦的不是在免试这块.因为这是全县市政策,要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但是如同我在之前谈的.因为免试的超额比序分数"非常关松"
(别以为会考分成7等会比较好.现在的会考分数是门槛至而非比例制.
只要你达某个分数标准.不管你的PR值如何你就是满分)
这表示对于前几志愿学校来说.进来的学生素质范围就会"非常大"
因此就这些学校,他们只能期待另一个入学方法"特色招生"
这个"特色招生"是另一个入学方式,和免试入学玩全平行
不管是之前看的PISA.科展名次.比赛成绩.都是用在特色招生上
(先说.不会有什么参加奇怪比赛得名也可以算分的状况发生.
目前就北北基而言最好的是政府办理的比赛才认可.
因为之前发生过家长自办"国际比赛让自己小孩得奖")
这原本是让有特殊能力才华.却在校表现不是均衡发展的学生用的
但是却一堆学生想要走这条路XD
但对学校而言这根本是场噩梦
主要是因为这个特色招生是要各校自行申请名额(全区名额比例固定了由各校分)
那要怎么申请呢?
灰熊麻烦!!!!!!!!!!!
一开始.学校要自己弄套特色课程送给教育局审理.
而这审理过后学校才可以去申请并拿到"优质学校"资格.
拿到优质学校之后才有资格去抢特色招生
整个坐起来非常累.但是每个学校都在抢(尤其前几志愿)
为什么???因为这特色招生是各校自行甄选
评分标准与评分依据也是学校自行设定
因此这可以让学校选择自己想要的学生
所以大家都在抢
每个学校就要求自己的老师每个领域弄出自己的特色课程
没有过全校几乎会完蛋
就我学妹在某名校的经验是:
过去一年几乎每晚开会到八九点
八点离校全校行政机管都还开着灯.
所有老师都快疯了
现在大家都还在讨论"免试入学"的公平性
相信我
到特色招生时你就会知道什么的公平性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