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怒] 大话说的并不中肯(我是绿吱,这是长篇

楼主: intheworld (太虚无形)   2007-06-03 10:29:14
我竟然把这篇看完了....感触良多
在篇尾原波说过他有经一番努力,所以我就暂把他当成是一篇有作过论证的文章来看
一篇论说文(管他是不是论文),最重要的是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是提题并说明目
的最后一段是结论
所以我先看提题,主题是说作者要“我只想趁这一次大话提起这个主题时,纠正大话,同
时推广一些…‘我们应该知道的小故事。’asbak 兄说的好:不是中国文化中有台湾,是
台湾文化中有中国。”
所以作者的写作是要
1.纠正大话
2.推广“我们应该知道的小故事”
3.同时证成“台湾文化中有中国”而不是“中国文化中有台湾”
如果没有达到三点,这篇文章不能算成功
就我通篇看完而言,作者想透过对地方的“历史”的描述,来辩驳大话和学者的说法
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关于1
我可以站在大话的立场,你无法推翻我的说法
1.1原波使用的材料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民进党(以偏概全)或是国民党(捏造事实)都很糟。
我们在学校上的历史课本在真正和图书馆找的到或找不到的地方志一比对…
简直不是牛头不对马嘴要不然就得靠么这是谁写的…
而且这些都也还对不上平常在庙里,在民间你听的到的那些故事。
(很多在网络上可以goo的到。)
也许你家也能挖的出很多,原来以前你家是战场呀~~这类的故事出来。
很多很多东西,都可以在民间的鬼故事里面挖到喔~~。”
说原波所使用材料是方志与民间传说也不为过吧?这些东西在建构时地方史时的确很有用
,不过,先不谈历史课本的问题,你拿“大历史”的论述跟“地方历史”的论述方式比,
当然你会靠邀这是谁写的。重点是你要用方志或地方传说建构地方史(不要是“说故事”
,我要的是可信的,要听故事我宁愿去黑特或虎滥版听乡民说)时要很小心,特别是我想
不会有人拿台湾乡野奇谈当是地方史的一部份吧?所以正史(当然不是历史课本)作为参
照还是必要的,更何况你还忘了地方的总集、耆望们的别集、官宦游人的游记,也是材料
啊?
1.2原波的方法论
“大话说,台湾有88% 有原住民血统。
学者说,台湾有98% 都是中国人。
两者都有根据,但两者都闲扯蛋,不要听那些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乱讲。
台湾人都是一些‘什么’呢?我说的是今天的台湾人。”
所以原波的见解是갊
“10% ,新住民们,所谓的新世代移民阶层,最有资格说自已是汉人的人。
15% ,客家人,抱歉,这多半是自称。北客有分滨海与内陆,南客有分六堆。在移民实边
的过程中,多半有像大话说的那样,那部份就不多说了。
5% ,原住民,不想多说,但他们的故事,实在太精彩了。配上其他文化的东西一起恶搞,那真的是太棒了。
剩下:看地方,不过说他们是闽南人…很多是自称罢了。
我想鞭大话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不是每一个人都和南岛有这么深的关系。
你们的理论,顶多只有在台南四大番社完全有用而已…
在半线,在诸罗,在打狗、在打猫、在瑯桥可以部份适用…
但在台北、半线、鹿港、台中、竹堑、神冈、噶码兰却是不同的模式。
每一个地方都有他们自已的故事,没有作过功课的话就不要以偏概全打这么大的嘴炮!”
1.2.1我承认讨论问题时,用这种分类然后量化的方法的确很好用,不过首先会面临到
分类标准的问题。
光原波提到“原住民”的分法就有问题,既然客家是一个族群,那阿美族、布农族等原住
民族,为啥不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统计标准出现?为啥要用“原住民”一项概括?我想南
岛民族间的文化差距,应该也不亚于闽、客吧?新住民的分类不也面临一样的情形(有人
从河南(我故意提的)、辽宁(也是故意提的)、从山东、从安徽,就就广义地说他们
是最有资格说自己是“汉人”?)吗?我的意思是说,你的分类标准里,既有移民时间(
原住民与新住民)先后的分类,也有文化族群间的分类(闽、客),原波要不要考虑都同
一标准分类后,再告诉我们统计结果?
1.2.2退而求其次,我们假设原波的分类标准没问题,那请跟我们说原波的统计数据从哪来
的?“10%、15%、5%”?大话的说法,应该是从李筱峯《台湾历史导览》第二十页里那种
逆推的方式。至于你所谓学者的说法是种认同建构下的产物,那么原波的说法呢?是您自
己或某单位大规模取样后调查的严谨报告吗?不然不也跟原波讲大话讲学者的评语没两样
吗?
1.3历史与现在的问题
1.3.1原波很努力要为“台湾人都是一些‘什么’呢?我说的是今天的台湾人。”作出提问
与讨论
我想关于某是“什么”的讨论,基本上已经是哲学层次(本体论)的问题,例如哲学人类
学里面讨论“人是什么”,存在主义讨论“存在是什么”,亚理斯多德讨论“物是什么”
?我刚看到时,以为原波要讨论的“台湾人是什么”,意味着“台湾人的本质为何”,不
过显然不是,那“什么”最好不要“”以免产生的误会,这其实有点吹毛求疵,不过写作
嘛,总是要求用语严谨,特别遇到我们这种归毛魔人时(这种人其实学界特多)
1.3.2不讲“什么”,原波既然说是要看“今天的台湾人”,那不是应该是以“人”或“团体
”为纲,以“地方感”或“区域认同”为辅去作讨论,而不是以某地的人曾经怎样、某地
的人又曾经怎样,那是“‘过去’在‘某地方’发生过的‘人’与‘事’”,这和“今天
的台湾人”的主题无关吧?
1.3.3好吧,我们再从宽认定原波的主题与讨论内容是可以被连结的。同时我对原波的考证
无异议,因为我没对这方面下过功夫,不过如版友曾提到的原波没考虑到人会流动,文化
也会交流的问题,社会从来不是孤立的,特别如果考虑台湾特殊移民社会加上地理环境的
话是的话,那么地方社会与文化,有可能会是孤立发展的吗?举例言之,原波麻豆叙述里
的郭怀一(约1603-1652)、台南叙述里的明郑(1662-1683)或是神冈丰原大甲叙述里的
康熙初年到雍正中期(1662-1730)。从1603-1730一百多年,各个地方的人、社会、文化
都个别发展?在台湾?如果不是,那是不是原波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整片树林只看到各个一
平方尺的树呢。
关于2的部分,这是就功能效果言,原波的说法有没被推广,我不清楚。
关于3的部分,原波欲证成“台湾文化中有中国”而不是“中国文化中有台湾”
3.1这涉及到什么是“文化”的问题?
这是个被用烂的词,各家都说法不一,不过我对于文化,我比较赞同Williams的说法
“文化是生活的全部方式”,所以我对“文化”倒是还有一定的界定范围
3.2由于原波没提到啥是“文化”?所以我倒看不太到怎样的证成,因为都是小故事,顶多
说在台湾的故事里,有来自中国及以外的配角出现,所以呢?
对不起看这篇垃圾文章的读者,我赶时间(闪光弹),早早结束,很不负责任,不过还好
嘴泡式评论这点是可以允许的。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0:00
推!! 不过拿着统计数据引导到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这是一种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2:00
因利导引的趋性 其原因也不外乎是一个利益罢了 不只是政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4:00
治或意识形态,比如做广告也会常用这种手段,还有做实验写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5:00
论文也常常会有这种趋性 重点是,论文阐述或是广告虎烂也许还不会引起阶级或对立,但是政治宣传就常常有可能擦枪走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6:00
火。 提倡台独是一种认定自主有利的假设,反对者也有其实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8:00
际生益的考量;两者都是从某种假设推论出独或不独对自己是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39:00
比较有利的。只是为什么要如此的捍卫自己的假设,就是一个
作者: wipers (麦唛)   2007-06-03 10:40:00
吊诡之处了。
作者: purpleye (没 事~~~)   2007-06-03 10:46:00
当你认真的那一刻,你就已经输了....
作者: mdm (37.5度的爱情)   2007-06-03 10:55:00
把闪光的图交出来 大家就原谅你了
作者: fcuk1203 (大叔热血不能停)   2007-06-03 11:29:00
有趣的讨论串...深夜的JJ vs 政黑
作者: tychao (隐形中)   2007-06-03 12:06:00
KMT也有tg与neutron的笔峰相对,我在旁边观看&偶而串场插花.
作者: killer2k (...)   2007-06-03 12:13:00
论文?!
作者: tychao (隐形中)   2007-06-03 12:18:00
KMT版neutron列出了DPP 7年罄竹难书的45页<政绩>,tg回了10
作者: tychao (隐形中)   2007-06-03 12:20:00
页KMT 50年的贪污帐目,最后当然是打马的<政绩>与特别费案.
作者: JJLi   2007-06-03 12:45:00
不…输的是我~~~(XDDD)这…这是真正的认真文哪!(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