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霭仪的名著
金庸小说的男子
金庸小说的女子
金庸小说的情
金庸小说看人生
吴霭仪:金庸.查良镛 1924-2018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81104/s00005/15412690
49
110
【明报专讯】
查良镛(金庸)一生两大成就,一是1955至1970年著作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
小
说——“有华人处有金庸”,风靡散居全球各地几代人;一是1959年创办了《明报》,在
历
史关头主导舆论。
金庸小说的读者遍及社会各阶层,令“金庸”成为神话,亦增强了《明报》在广大公众心
目
中的地位,在1967年反抗暴动、在文革狂潮席卷大陆时创办《明报月刊》立意维护中国文
化
承传、在中英谈判期间发表大量社评投入讨论,表达意见,为《明报》赢得“香港知识分
子
的报纸”的美誉。
查先生抱负宏远。然而无论在小说领域或政治范畴,他的成就都有不能掩盖的缺陷,而身
后
论功过,也就不是三言两语或一片歌颂赞扬所能道尽。
我从小爱看武侠小说,金庸小说全部看到烂熟。1982年间与查先生相识也是由此起。当时
查
先生是廉政公署一个社区咨询委员会的召集人,据他忆述,一次会议上谈论卢景文改编自
《
天龙八部》的一出舞台剧,我发表了一些意见,令查先生诧异为何我对金庸小说那么熟悉
。
后来,我去了剑桥念法律,寒假回港,他就托董桥约会午饭,表示有意邀请我到明报工作
。
1984年初夏,中英谈判接近尾声,我放下学业告假回港一年,就在明报兼职,中英联合声
明
签署之后返回剑桥,至1986年完成学业回港,全职在明报工作,至1990年辞职。那段日子
,
是《明报》改革的重要时期,更是争夺香港政治前途风起云涌的重大阶段﹕港府展开代议
政
制改革、民主派政治团体应运而生、北京展开基本法草拟工程,然后八九民运、六四屠城
,
然后1990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都在这段日子里发生。我离开明报之后一年,明
报
上市。再过两年,查先生出售明报给于品海集团。很多我任职时的同事仍留在明报,但除
了
有重大事故,我与明报的接触已经很少,与查先生亦没有保持联络了。
金庸武侠世界的理想主义
金庸的武侠小说令人迷醉,固然因为情节引人入胜而人物多姿多采,金庸的文笔流畅优美
,
让读者如置身现场,但同时金庸小说为怀念及渴慕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创造了一个充满
中
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浪漫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英雄侠士,有情有义,为国为民,表达了
中
国人崇高的道德精神。江湖风波险恶,但江湖规矩秩序鲜明;强权武力不是一切,最终邪
不
胜正,纵然在斗争过程中不幸牺牲,牺牲也有价值。在战后流徙的中国人族群中,金庸小
说
大大满足了不少人超越政治的民族文化认同。
从《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到《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金
庸小说的理想主义和民族主义是相对清晰而单纯的。写于1963年的《天龙八部》充满佛家
怜
悯众生的出世观,什么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大英雄乔峰的下场提供了希腊悲剧式的答案
。
1967年,文革阴影笼罩下写成的《笑傲江湖》,查先生承认是一部“政治小说”,但其实
写
的是权力斗争多于政治斗争,以东方不败影射毛泽东、日月神教影射共产党,并不影响本
书
的性质。《笑傲江湖》基本上仍是一脉相承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真正有道德原则的君
子
如令狐冲,不能改变肮脏的派系权斗,只能飘然退隐,独善其身。
真正走向“政治小说”的是《鹿鼎记》。金庸自己的解释是他要求自己的写作经常创新,
这
是绝对可信的。英雄侠义写到尽头,改变风格改写历史讽刺小说,武林百态亦是讽刺对象
,
韦小宝无疑是精采绝伦的创作。后来查先生不住美化这个角色争取公众接受,实在令人遗
憾
。《鹿鼎记》是一部大英雄与小流氓的故事,只不过其中的大英雄不是什么武林大侠而是
“
明君”康熙。书中的大侠纵有高尚情操,都是空添扰攘,无助挽救苍生苦难,唯有为国为
民
的明君才能令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在这个制度之下,小流氓奉承大明君比大侠士反清复
明
更有价值。金庸一反过去风格和宣扬的道德伦理,无怪长期读者即时激烈反对。要过得20
多
年,社会变化,查先生再三解说,韦小宝终于不但广为接受,甚至成了香港人的偶像。
其实,骨子里,《鹿鼎记》仍然是理想主义﹕康熙不无缺陷,但无减他的明君魅力,寄望
“
明君”,也是传统中国思想的核心理念。
查良镛的政治是非常现实
金庸的武侠小说是理想主义的,查良镛的政治则是非常现实。最直接的矛盾是关于民主制
度
。1975年金庸写成《袁崇焕传》作为《碧血剑》的补篇,因为袁崇焕才是真正的主角,也
是
民族大英雄。金庸认为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不是由于崇祯的一时被蒙蔽,而是两人的性格
冲
突注定如此,而一天没有民主制度,赤胆忠肝卫国保民的大英雄就一天会有此下场。但《
明
报》的查良镛极力反对香港实行民主,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
最清楚的论述见于1984年1月9日,题为〈能不能实施民主政治?〉的社评。他反对实施民
主
的基本理由是,香港如果实行真正的民主,目前的稳定与繁荣及现存的生活方式难以保存
。
社评指出香港不少讲师、专业人士、学生、作家、活动家向往民主,以为民主前途大好,
但
“我们的看法却颇为现实,认为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即今后三四十年之中,香港殊无可能
实
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因为条件不具备……现实是﹕香港不是独立国家,并无真正的自主权
,
当对中国能作出重大而积极的贡献时,中国可以容忍我们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但当我们
成
为中国的负累时,中国必定不可能长期容忍,势必会结束香港特别行政区这种‘特别而无
益
’的行政状态。”因此,社评主张由各行各业互推代表组成立法议会,再由立法会选举“
市
长”,相信这种制度才能长期维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和生活方式。
查先生在1981年获爱看金庸小说的邓小平热情接见,由此对中国共产党的开明路线信心大
增
;这是事实。但我对于林林总总“反共”、“投共”、六四之后又“反共”,后来又“投
共
”的说法很有保留。查先生自始至终不信任民主,真正相信民主政治对香港有害无益,上
述
社评是他坚决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到今天也有很多人认同。他再三强调,民主作为理想是
可
以的,现实就不可能。现实政治只容许我们尽力以配合当权者的利益的方法争取生存空间
,
所以碰上邓小平这位走开明路线的领导人,就更值得全力支持。查先生曾经说过,共产党
统
治之下,中国大陆起码稳定;推翻了共产党,谁可保证取而代之的政权会比它做得更好?
动
荡比专制可怕,这是查先生深信不疑的理念。
从不信民主 查先生有盲点
查先生的盲点是,他在一篇又一篇社评中极力推荐的香港“八大支柱”——自由、法治、
稳
定、繁荣——作为保持香港人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又在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大量印行附
录
了国际人权公约的中英联合声明双语文本,以为没有民主制度,只要遵守人权公约便可以
保
持自由、法治,这是个根本性的错误,今天我们知道,没有民主,法治难以持久。但聪明
如
查先生却没有认真思考过。
1985年,查先生受委任为基本法起草委员;1988年11月,他与大商家查济民联名提出了极
其
保守的“双查方案”长期押后行政长官普选,令民主派大大失望,大学生到明报大厦怒焚
方
案抗议。至少对我来说,最大问题还不在方案是否过分保守,不在于查先生是否忽然“投
共
”,而在联名提案的背后原因是查先生以为得到可靠的北京消息,钦点这个模式为符合中
央
的意愿,会得到通过,成功“协调”了保守派和民主派。这种掩人耳目的表面独立而背后
配
合,我认为是不荣誉的行为,背弃《明报》应表现的风骨。查先生完全没有料到公众会有
这
么大的反应,感到他的好意被人误解,写了很多篇文章解释,但毕竟已不能挽回公众对《
明
报》的观感了。
事实上,在那个年代,《明报》的立场已是十分飘忽,查先生极度重视与北京的友好关系
,
时时提起《明报》是唯一一份可以进入大陆、直达国家领导高层的香港报章,能对他们有
影
响作用。他十分在意若《明报》立场“过激”,会令我们失去这个特权。这个情况,在八
九
民运时猝然改变。《明报》支持学生,全天候守着北京的消息,大篇幅报道,并且越过封
锁
,将香港各大报章的报道,天天传真送达大陆各处。6月初的一个午夜,查先生亲身到9楼
编
辑部跟我们商量,要辞去基本法草委的职务,我们可说是如释重负。他的辞任,得到香港
人
的敬重,一起辞职的还有李柱铭和司徒华。《明报》又与民主派站在一起。
但正如“双查方案”并非“投共”,辞去草委职务也非“反共”。六四屠城,证实是邓小
平
下令开枪之后,查先生公开表示他不能再信任邓小平了。但是对于香港不能实行民主、必
须
寻求与配合中国利益求全的信念没有改变。1992年2月25日,他在《明报》发表中英对照
的
特稿,题为〈香港和中国﹕一九九七及其后五年〉,再次警告香港人不要追求民主﹕“任
何
民主要求都会威胁到那些领导人的权力。要求民主在中国成了弥天大罪,正如从前有人胆
敢
挑战皇帝权力、觊觎皇位一样。”
如果明报站在民主世代的一边
所以,说查良镛努力为香港争取普选是完全错误的。查先生从头到尾都反对争取民主,警
告
人这对香港大大不利。他分析共产党政权的说话,今日重看,正确之极,令人凛然。几十
年
来,中共没有进步。无论夹杂了多少复杂的动机意图,可以相信,他的警告是出自真心的
。
事实分析尽管如此,但行动策略不是必须如此。历史固然没有“如果”,但当年正是香港
人
决心争取唯一可以抗拒“两制”消失、保障自由和法治的民主制度之际,如果查良镛的《
明
报》站在民主世代的一边,共同智取力敌,谁知历史不会改写?“知其不可而为之”,不
也
是历史伟大的精神吗?明报人最痛,就是在最激战的关头,《明报》不与香港市民大众站
在
一起。
我记得,当年大陆要在大亚湾建核电厂,查先生指挥《明报》坚决反对,因为威胁香港安
全
。他连连亲笔写社评奋力抨击设厂计划,有人问他,假如反对不成功怎么办?《明报》岂
非
碰一鼻子灰?查先生即时回应﹕失败就失败好了!为香港应要做的就要做,不计成败。这
不
也是查良镛精神么?
不念江湖豪杰 念点破执迷老僧
见尽历史变迁,查先生对身后褒贬应看得很淡了,然而他在世之日,令我最迷惑的却是为
何
他那么在意世俗的认可?无论是否列为“文学”,金庸小说已是并世无双;无论有没有名
学
府颁以名誉学位虚衔,他的博学多才已有目共睹;无论有没有权贵引为知己委以重任,查
良
镛的地位已不能从历史抹去。一切归于沉寂,我想念的不是笑傲江湖的英雄豪杰,而是那
名
看守藏经阁等候点破执迷,超度冤孽的无名老僧。
文//吴霭仪
另外插入吴霭仪在香港金庸追忆会几个重点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0580
讲座中,吴多次谈到她心里的一个大问题:“为何查良镛,一个成就如此大的人,却如此
渴
望得到建制的承认?”
吴霭仪所说的“建制”,包括政治权力最高层,也包括学院,例如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的
名
衔;也包括金庸多番改写小说,不想做一个“说书先生”,希望令武侠小说提升至“有文
学
价值”,大家兴高采烈谈论小说也不够,为何要升格成为“金学”?去“研究”?
吴霭仪忆起《天龙八部》少林寺藏经阁内的无名老僧,金庸能写得出如此高远的意境,为
何
查良镛会去追求一些如此庸俗的承认?
“我真系唔明白”,吴霭仪说。
吴霭仪谓,类似的修改,正是她对金庸小说有保留的原因:“作者自己去修改作品,令它
政治正确,是任何时候我们不能接受的事。”
她举例,就算一个记者,一个评论人,
写了就写了,不会刻意去把它改成更切合时代的思维,或改成更切合你想得到的社会地位
令它变得政治正确,“如此作品要适合诺贝尔文学奖,都几难”。吴霭仪说,文学值得尊
敬
的地方,是不理会现实世界的阻力,他认为是真实的,就写出来;如此修改,把小说变成
服
务个人的雄心与目标。
“天地本无完体”,吴霭仪借用了《倚天屠龙记》一句。
当然,吴霭仪对查良镛也不乏赞誉(本文只是笔者偏向选择令人有更多反思之内容而已),
查
先生确实礼贤下士,聘请了不少文人及知识分子到《明报》工作,而且容许编辑记者激烈
争
辩,缔造了报界少见的文化;有时吴霭仪写的文章,与查良镛对着干,查先生亦不改一字
。
被问到查良镛的贡献,吴霭仪说,有二:
第一,他的小说“咁多人睇得咁开心”,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例如她自己,无心上课,但
捧
读金庸小说,学好中文,也认识了诗词。“你得益唔该要多谢人,就算果个人唔系好人你
都
要多谢人(众大笑),更何况佢唔系唔系好人,做人要恩怨分明。”
第二点贡献,“无论他自己如何背弃自己理想都好,他居然创造了一批好坚持理想的人”
,
查良镛的《明报》确实聘请了一大批很有理想的编辑队伍,《明报》待遇不佳,令这批深
受
金庸小说影响的理想主义者流散到其他报章,无心插柳,成为香港报业的中坚分子。
另一个不解之谜,乃邓小平1981年接见查良镛,究竟邓对查说过什么?
吴霭仪则回应,其实答案已经好清楚。
“有样嘢,权力的魅力,有些人觉得我接近权力,受到权力的青睐,已经很重要……”吴
霭
仪说:“这是传统读书人要青史留名,好普遍的心理,你现在仍然看到有些人,谂嘢几掂
,
颇有原则,唔知乜嘢特首或特首手下同佢好啲,咁就会行咗过去对面……”
吴霭仪最后总结说:
“查良镛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很深沉的人,有很多传统读书人的因子,若然查良镛一生对
我
们有什么启示,那是在我们的血液里,有很多对权力的崇拜,对权力的屈服,要青史留名
,
这些‘崇高的理想’有时可以用不太光彩的方法达到。”
个人的感想
一,吴霭仪小姐已入英国籍,某一种程度也是很 现实的
二,每年的张纪中拜寿绝对不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