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纪州庵.武侠夜话

楼主: sizumaru (8-BALL)   2012-05-01 08:24:44
有图有真相网志版
http://goo.gl/g4Gan
(图:林保淳教授)
日前“武林百晓生”林保淳教授在台北纪州庵文学森林主持一场讲座,名
曰“‘老武侠’的秘密”。余身为不专业的武侠迷兼武侠收藏者,自然该当报
名前往,求教于专业。林教授一人一嘴一杯茶,滔滔不绝、不加逗点地讲了一
时辰又一炷香时间;余不忍这些武林轶事消逝于绵绵春雨中,以当日讲纲与笔
记为本,勉力为文志之。
首先林教授先讲述自己如何踏上武侠研究这条路。三十年前林氏方为硕士
生时,柏杨向其师邀稿撰一篇武侠评论,其师嘱林氏代撰,成为他进入武侠研
究的契机。而后林教授立志整理武侠小说发展史时,受到学界颇多非议,经过
多年奔走筹钱,顶下了两家租书店的老武侠小说,最后终于在淡江大学成立武
侠小说研究室。武侠文献蒐罗之匪易,典藏之困难,自不在话下。当然,也认
识了不少朋友,得知林保淳的宏愿,慷慨赠书以供研究;两年前林教授从本部
落格文章〈旧版武侠的价值〉得知家藏《台湾四大侠》小说,向我商借,后来
见面时我便将这部小说带去,言明无期限借给林教授,等他哪天读完或影印完
签名留念再还我即可,原因无他,为武侠研究尽棉薄之力也。
武侠的表现载体除了小说之外,还有杂志、漫画、影片、电玩等。若要研
究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杂志和漫画则是不可或缺的参考素材。原因有二:一、
武侠小说大多在报章杂志连载后结集成书,因此从武侠杂志的作品,可以考证
出武侠小说的写作年代以及初版本内容。例如过去古龙研究上常把《风云第一
刀》当作《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初名,然而从武侠杂志《风云第一刀》的第一
回连载可以看到分明是《边城浪子》的故事,证明《风云第一刀》亦即《多情
剑客无情剑》之说,乃是以讹传讹。二、台湾过去的武侠漫画,除了叶宏甲的
诸葛四郎系列是自编脚本之外,其他如泪秋等漫画家大多是改编已出版或正在
连载的武侠小说来作画,因此台湾早期的武侠漫画,也能作为考证武侠小说年
代的辅佐资料。在此有个题外话,林教授岔出去讲了洪德麟收藏老漫画以及与
他结识的故事,当然也讲了洪氏开漫画图书馆免费让民众阅读而狂掉书,后来
又有万册老漫画被白蚁吃掉的憾事。关于收藏老漫画,漫画家纪厚博也是佼佼
者,在他的部落格中有不少介绍。
再讲武侠小说的装帧:1952年郎红浣出版台湾人第一本武侠小说《古瑟哀
絃》,32开,彩色封面,在当时而言,和其他书籍并列也毫不逊色。然而后来
32开本的武侠小说封面每况愈下,变成半彩(虽是彩色,但只有两色)、勾描,
最后变成只印了书名、作者的素面书皮,显然出版商只将武侠小说当成速成的
摇钱树,让读者看完就还、用完即丢,这样的武侠小说自然薄弱了其收藏价值;
连带着武侠小说作者也不用心创作,反正赚钱容易(从作家和出版社订的合约
得知,当时二流武侠小说作家,一个月稿费约是平常人月薪的十七倍),写作
如印钞,一味求快。林保淳访问台湾武侠名家,发现几乎没有哪位武侠作家收
藏自己的作品。连作家都不看重自己的作品,内容粗糙可想而知。
(图:林保淳展示郎红浣的《古瑟哀絃》,可以看到封面设计之用心。)
(图:郎红浣的《莫愁儿女》封面,比起一二十年后只有书名没有插画的
书皮精致得多了。)
武侠小说版本的重大改革,大约发生于1979年。是年汉麟出版社负责人于
志宏(也是武侠作家于东楼)将武侠小说从原本的32开改为大32开,再干脆改
成大本的25开,成为现在大部分武侠小说的标准开本。何以当时对开数做了这
么大的改变?由于在这之前武侠小说太小本,因此册数极多,陈列起来颇占空
间;改为25开之后,每页能容纳的字数变多,册数大幅减少(注:以前的武侠
小说,角色的对白还要换行,因此更浪费空间;我猜也大约是这时候作改革的)。
如此一来,租书店才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武侠小说。
(图:近三十年的武侠小说,几乎全是25开本的天下了)
话题回到小说内容。在大部分作家、出版社并不在乎版本学的状况下,武
侠小说出现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现象:
一是政治介入,金庸的书在台遭禁,出版社便将作者、书名、故事主角做
了更换,以逃过审查。而这些盗版金庸,留到今天也意外地成为保存珍贵“旧
版金庸”的重要文献,据说一套这种旧版金庸,现在可以卖到三万元以上。这
些盗版金庸小说,大多挂上不知名作者的名字,甚至连出版社都可能是“莫愁
出版社”这类“虚拟出版社”;部份由知名武侠作家领衔的盗版作品,大多借
用“司马翎”之名。为什么是司马翎?司马翎在台湾本来就大有名气,有武侠
界“三剑客”之称(其余二人是卧龙生、诸葛青云),后来由于据说犯了烟毒
罪,潜逃回香港,不敢回台,出版社遂公然将盗版金庸挂上司马翎之名,横竖
吃定了司马翎不敢回台湾打这场官司。
(图:除了改名如《倚天屠龙记》化为《天剑龙刀》,作者也杜撰了一个
“司马岚”之名。)
(图:我收藏的部份旧版金庸。可看到也有部份小说书名、作者并未更改
的;但《神龙摆尾》就直接不列作者了。)
旧版武侠小说有个好处,便是能够一窥作者的原始构想。例如旧版的《鹿
鼎记》中,韦小宝可是练武奇葩、屡获奇遇,但金庸写到中途突然就废了他的
武功;写修订版时更将韦小宝改写为除了“神行百变”之外完全不会武功的人。
然而旧版的武林高手韦小宝,却在台湾盗版鹿鼎记《小白龙》中存活了下来。
(图:南琪出版社的《小白龙》)
二是挂名领衔,有些新作家的首部作品,出版社挂了其他作者之名出版,
以探水温。例如独孤红的《血掌龙幡》,出版时挂名为诸葛青云所著。有些则
是原作者写了开头,就由他人续完,如古龙的《剑毒梅香》便由上官鼎写完。
然而这样的作品,后人评论时仍大多算在领衔的作者作品中,谬至极矣。又如
《紫拐乌弓》作者是单于红,出版商后来改成柳残阳。(然而单于红是柳残阳
的父亲,据说柳残阳到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件事情,过去竟一直不知其父写武侠
小说。)
(图:女性武侠作家祁钰处女作《巧仙秦宝宝》出版时,出版社先借用卧
龙生之名。后来大卖之后,再版和续集才正名为祁钰。)
三是改头换面,乃是借用他人作品进行改写。如司马翎的《忏情记》实则
来自金庸《倚天屠龙记》,后来再版时书名又误植为《歼情记》。
台湾的武侠小说发展史,说来不过发生在短短三、四十年间,然而由于作
者和作品庞杂,过往又不重视版本学,造成迷雾重重,考证困难。加上武侠小
说的收藏并未受人重视,有许多重要作品不复得见;例如先前传说了许久的古
龙《神君别传》,终于由本身也是武侠小说藏家的众利书店老板颜颜云提供出
来,方得以出土。林保淳教授也提到他年轻时,曾读过萧逸的一部小说,书中
主角跌落古井后,发现古井下竟然别有洞天,隐居著十位武林高手,十个高手
都个别有自己的神功和利器
作者: awayback (*so* complicated)   2012-05-01 15:00:00
推林教授与到场的读友们,很抱歉小弟此回有事未能参家 :~
作者: myb (MYB)   2012-05-02 01:07:00
感谢闲丸兄的纪录!
作者: Algg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2012-05-02 13:37:00
作者: bearhwa (文字暴露狂)   2012-05-08 21:22:00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