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动手农作 解放都市!

楼主: kuca (道法自然)   2011-07-05 11:40:55
※ [本文转录自 Ecophilia 看板 #1E4eBKSm ]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标题: [转录] 动手农作 解放都市!
时间: Tue Jul 5 11:19:45 2011
大地旅人 http://earthpassengers.org/diary/314
动手农作 解放都市!
2011/06/24
“阿嬷,有香蕉耶!”
“唉唷,那不是香蕉啦…….诶,真的是耶!”
一天,旅人在台北巷弄中的办公室外头传来一小一老这样的对话,
坐在办公室中的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啊,有香蕉”的惊叹,
但是单纯的孩子直接认出香蕉,对照阿嬷不敢相信台北市里有香蕉
,让我还是忍不住微笑起来。
在车水马龙的台北市区,旅人办公室外的一大串香蕉确实颇为显眼
,但走在路上仔细观察,市区内的果树其实还是挺多的,尤其是适
合台湾亚热带气候且不需特别照顾的木瓜和香蕉,更是常见于城市
街角巷弄的小空地上。由此可知,台湾民众其实是很喜欢种东西的
,除了从家家户户的庭院阳台上茂盛的绿意可以略窥一二之外,周
末假日花市的拥挤人潮更是证明。
既然民众如此喜爱拈花惹草,也喜欢种植蔬果,为什么我们的市民
农园总在不易到达的城市边陲?为什么不能开放公共空间让民众认
养种菜呢?
平凡草皮大变身
大地旅人去年在市中心罗斯福路三段一带认养了一块空地,是台北
市政府拆除老旧建物之后,铺上草皮,种植景观植物,在水泥建筑
边窜出丁点绿意却又显贫乏的一块空地。在乌烟瘴气的马路边出现
了这么一块绿地,确实暂时舒缓了路过行人的脚步与双眼,但除了
带狗出门大便的狗主人之外,似乎少有人愿意暂停脚步,走进草坪
,在树荫下晾晾匆忙的心情。
旅人在认养这块空地之后,同事们都兴致勃勃地提出各种建议,但
不管是哪一种设计,我们想要彰显的就是遵循朴门永续设计
(permaculture)原则的都市农耕,一处富有多样性、多产,且多
层次的都市农园。因此最后的设计除了以曲线规划容易靠近维护的
菜圃之外,也规划了从邻近建筑收集雨水并结合堆肥香蕉圈处理溢
流的整合性设计。设计中的所有元素都息息相关,各有各的产出与
功能,并尽量完成资源在地的循环,减少能源的输入与散失。
在菜园的植栽选择方面,我们挑选了蔬菜、香草与花卉植物来间种
,香草除了能供人食用之外,也能作为忌避植物减少蔬菜被啃食的
机会,花卉则吸引蜜蜂、蝴蝶等授粉动物,且为满园的绿意增添更
诱人的色彩。
最后,在文山社大朴门课同学的齐力合作之下,我们顺利地实现纸
上设计,将曲线菜园、香蕉圈和雨水收集系统实际营造出来。大伙
儿在艳阳下挥汗如雨,但也享受了共同工作、携手实践朴门永续设
计的成就感。
城市农耕 改变街角生态
当去年在菜圃和香蕉圈刚刚完成之时,植物都还是小苗,菜圃与香
蕉圈的曲线轮廓清楚呈现,但绿意仍有点稀疏。大地旅人所采用的
种植方式为厚土种植法,可以长时间保水、保肥,又可阻止杂草长
出,减少需要平常忙碌的旅人照顾维护的时间。
在秋日和煦阳光的照耀之下,才一个多月所有的蔬菜花果都欣欣向
荣,茂盛的墨绿之中点缀了艳红鲜黄的小花朵,或是大大一朵的紫
色甘蓝,多采多姿地热闹。偶尔前往整理的旅人经常会发现有些蔬
果已经不见了,其实我们不是很介意,除了作为都市农耕的示范,
只要有限度摘取需要的部分,也考虑他人的需求,适当的资源分享
也是旅人们所乐见的。只不过有些民众可能认为采摘这里的蔬果是
违法的,原本茂密的蕃茄像是趁夜抢拔后稀稀落落萎萎地散落一地
,令人有些心疼。
度过了冬天的严寒,又经过今年短暂春雨的滋润之后,喧扰的罗斯
福路旁的菜园更显蓬勃。收集雨水所灌溉的香蕉圈逐渐茁壮,下层
植物包括芋头、野姜花和地瓜叶恣意蔓延,整个香蕉圈像是个城里
的小小热带丛林似的,与周遭的城市风景形成饶富趣味的强烈对比
。好令人期待香蕉结实的那一天!
一方田园 有形与无形收获万千
根据旅人这一年来的观察,虽然没有定期的照顾,这一片路边菜园
仍产出了许多:地瓜叶、大陆妹、莴苣、玉米、白萝卜、蕃茄、九
层塔、迷迭香。更有许多肉眼难以看见的无形产出,例如增加了附
近邻居的互动与生活乐趣。当我们在整理菜园的时候,附近的妈妈
忍不住也走过来串门子,小聊过后发现,妈妈们比我们还了解这片
菜园!虽然地瓜叶市价便宜,她们偶尔还是会来采摘香蕉圈长得密
密麻麻的地瓜叶,妈妈们也尝过长得歪歪斜斜的白萝卜,不太好意
思地告诉我们并没有很好吃。附近的团体还自动自发地在草地上做
了长长的椅子,吸引猫咪前来乘凉,相信当天气好或树荫茂密之后
,也会吸引行人停歇脚步。
除此之外,平常观察不到的生态系也改变了。最初在营造香蕉圈时
,我们发现草坪底下的土地被填充了许多建筑废土,埋进了大大小
小的砖头与水泥块。但在旅人的厚土种植之后,泥土中开始出现大
大的蚯蚓与鸡母虫,那是贫土转为沃土,生命重新回到土壤中的证
明!
动手农作 解放都市!
曾听过一位朋友分享一个故事,在他所居住的社区中庭,因为原有
的植物枯死了,所以居民就在空地上种了几棵木瓜树,看着木瓜逐
渐长大结果,成为附近民众和孩子天天注目的焦点与话题。不过有
天管委会认为不应该在社区中庭种木瓜,因此又铲除掉了,空荡荡
的空地就荒芜至今。
为什么宁愿任凭土地荒芜,也比种植可食植物好呢?为什么公共空
间,就不能种植果树蔬菜呢?茼蒿的花与波斯菊一样美丽;绿油油
的香蕉树,也媲美旅人蕉的摇曳呀。一处可食地景的维护,其实只
是比景观植物多一点管理罢了。
在这个面临全球暖化、能源耗竭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城市脱离对外
地能资源的依赖,成为一个自我支持的系统,其中都市里的在地农
耕就是人人都有能力且乐而为之的方式之一。透过都市农耕的产出
,我们能够保障粮食自主;透过都市农耕的绿化,我们能够减缓热
岛效应;透过都市农耕的多样性,我们能够回复自然的生态。何不
现在就解放太过制式且硬梆梆的公园、人行道景观,让富有创意与
热情的城市居民参与自己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改造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