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imgsea (kimgsea)
2020-02-16 03:06:30之前看过别人的上榜心得,也希望自己也有机会上榜跟大家分享心得。本身私
立高职机械科,所以选择了机械类别。
分数 专业 98.6
共同 69.9
口试 83
动机
第一份工作一做就十几年,不符合劳基法,常加班没加班费,周休一日,薪水
不到四万。在家父的建议下考108年的台铁,在考试日期前两个礼拜自己决定离职全职考
试,陆续也参加了台糖、中龙、中油的考试。虽然很难接受台铁、台糖、中龙等陆续落榜
。开始常去附近的庙拜神,常常告诉神明请给我最好的,也许落榜了是神明希望我去考其
他的单位,这期间关注了ptt国营版,看着大家讨论那家比较好,也许是老天爷疼我,先
前让我落榜三次后,看见了中油cp王的简章,一路经过台铁、台糖、中龙共五个月的读书
,有幸考上了中油,结束陪公子练剑的命运。
心情
刚辞掉工作后第二天马上后悔,打从毕业到离职这十几年从来没有没工作过,
心里很难调适自己没工作没收入的慌张,离职第三个月存款就已经烧了二十多万,想想这
样只准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去考试了。陆续的落榜期间也四处找工作,不想回本行,因为这
行几乎不照劳基法,也没心思去检举,但台中要无经验的工作很多都是23k,家人看得出
我的慌张,也许是因为我虽然落榜三次,除了台铁差三分,台糖跟中龙都有进复试,觉得
我是可以摸到边的,所以跟我说不要找工作继续考,因为如此我才习惯了没工作的心情。
全职考生的自卑、忧郁、怀疑人生、看着存款不增反遽减的危机感真是一次体验到位,所
以建议要当全职考生的人要考虑清楚,如果在职考差距很小可以再来全职,千万不要差很
远就全职了,考试上榜不只拼高分,还要拼排名,如果对读书考试不在行又是竞争的类别
,考个十年还考不上的例子也是有的。
准备
由于台铁只看了两个礼拜,只看了两本书,机械制造跟原理,只看过一次,计
算题也算过一次,太复杂的放弃。后来再考台糖机械类,机械书看得更透彻了,也用影印
纸写了很多杂乱的笔记,英文放弃,国文则是前一天才在网络上看到一些重点整理。当台
糖落榜后,我专心的把制造跟原理这两本书看过的重点以及之前考试出过而我陌生的整理
成一本笔记,这本笔记是第三抄,之前用影印纸杂乱一次,再重写补充第二次后才买了一
本笔记本,用三种颜色来写,字迹要整齐工整,有系统的编排,这是为了日后的考试让自
己用最快的方式复习,因为手写三次,笔写掉有十几只笔吧。如果你很难静下心,写笔记
是一个很棒的方式,边写笔记莫名奇妙的就记下来了。
英文我底子非常烂,但不知道何时才能上岸,还是想办法增加单字量,找了一
个app可以发音给我听,反复洗脑式的听,我承认短期内真的没帮助太多,但还是可以在
考卷上看到背过的单字,题目大约知道讲什么,但选项的单字几乎看不懂,反而选项是一
段对话的题目我全对了,好险英文分数比四选一25%的分数还高。
国文真的推荐抢救国文大作战,注音国字、错别字、成语、国学常识、常见的
诗人背景、十二时辰顺序、年纪的代表、贺词、十三经、清明小说,九流十家等等,整理
自己不会的、需要背的,都写在笔记本让自己可以用最快的方式复习自己不会的。不得不
说,写笔记真的是好法方。
在考前要看考古题,大概知道出题喜欢考什么,往该方向去读书,有多的时间
再去补充其他的。还有常常关注ptt的情报,算是给自己放松休息的活动就是看ptt。还要
看一下历届录取分数,在思考报名人数录取率,虽然如此也只是看看自己有多少筹码能放
松,但是也能知道自己准备的越多就越有信心,这次中油的攻略参考往年笔试最低大约在
79,但为了不要陪考我把笔试分数计画考85分以上,英文我直接当作零分来准备国文跟专
业,所以说我必须国文跟专业满分,英文能得几分就赚几分,结果国文跟专业都只错一题
选择,也是跟当初的预期差不多,我的读书过程不死背,一定要知道道理,所以我大多时
间都是看课本,很少刷题目,但历届一定看,甚至会在阿摩上解题。其实刷题目常常怀疑
答案的正确性,很多试题的答案是错的,可能跟key in的人有关,如果要刷试题最好刷有
讲解答案的题目。切记想要比人更高分就不能放弃任何一科,还有题目要看清楚,选项要
全部看过再来选答案,很多陷阱是在考细心的,我写完五题就画卡五题,全部写完后反复
检查答案卡跟我的答案有没有一致,一致后再去看考卷有没有看错题目的,有没有单位看
错的,反复检查到收卷。很多失分都是看错填错,不然油雇的题目真的很浅,细心的就能
把分数全部拿回家。
复试的部分就不多讲了,体测就是了解游戏规则,跑步不要跌倒几乎都会过,鹰
架就是玩游戏规则的,不懂不确定就是当下问清楚,问到很烦不会被刷,不清楚又不问就
会后悔一年,遇到好的工作人员也很重要,口试部分台风稳健,给人阳光的感觉,内容成
熟,我蛮喜欢去看youtuber他们怎么说话,会让人听得很清楚舒服又有吸引力。我都一边
读书一边看廖小花的影片,听他说话的方式,如果我是评审我都觉得我会喜欢他的口条。
另外复试体测时,我蛮喜欢交朋友的,会找同队伍的聊天,互相交流体测的看法跟注意事
项。那天我那一路队伍五个人,测完只剩下我跟那位一直跟我聊天的那位。一个人孤独不
如找个伴一起挑战体测,最后我跟他都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