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6职员资讯组心得

楼主: bluemoo (Good)   2018-03-14 05:51:25
准备考试以来在国考版及国营版受益良多,
很高兴有机会也来分享心得:P
成绩:
国文:55
英文:74.1666
专A:84
专B:66
笔试加权:71.12
口试:80
总分:72.896(中油正取1)
一、背景
国立大学113毕业,非本科系,
毕业多年后,误入歧途地做起程式开发的工作,
去年因故离职,一时觉得生无可恋?
也厌倦了原本作了几年的领域,刚好看到国营联招的讯息,
了解了一下觉得感觉还不错,便报名准备考试。
二、准备
去年八月初开始读书到考前。
没补习...以开放课程、参考书、网络资源为主。
考试科目大致没读过,考试时间有点紧迫,
尽管如此,与其冀望来年、不如把握当下...
因此还是决定全力以赴,先读再说...
一开始即阅读国考版及国营版资讯处理相关的上榜心得
整理出初步的读书计画、也买了几本大家推荐的参考书
策略上我较重视“答案固定”的科目、题目,
例如资料结构、数据库、程式...
这种题目观念错了、答案错了可能就零分,对了则可能接近满分,
一来一往差距较大。
相反的,像是资管系分或某些申论题,读不熟可能也有不熟的分数,
自认为写得不错,分数也不见得高...
因此这种题型CP值比较低。
而资管申论题里面,也有答案具体明确和比较嘴泡的题型差别,
前者比较好掌握,也比较会考,宜优先处理!
后者例如偏管理、或不常考的题目,我是背些关键字和概念而已。
国营专B题目多半中规中矩,看起来很基本,但评分满严格的
自认有读到、尽量写,可能也只有八成的分数,感觉不容易高分
(综合许多其他网友心得、成绩的结论)。
因此专A、共同科目也很重要,尽可能把每一科考高分。
八月先读资料结构+程式,读完一遍觉得比较放心,
之后轮流读其他科目...
第一次大致是看开放课程或浏览课本,快速了解这个科目的轮廓、观念,
第二次研究考古题、抓重点、整理笔记为主
然后就十月底了,高普考考古题印6.7年出来
快速浏览一遍看有没有遗漏什么重点...
最后几天把笔记复习一遍、专A考古题做过有错的复习一遍。
最后没时间实际练习写考古题是比较心虚的地方,
考试时颇紧张,写申论题超级卡...
有时间真是要多练习比较好。
会记录读书时间、进度,
一天约专心读书7-13小时,
读原本没甚概念的东西其实颇累。
中间有休闲或放空十几天,
到十一月开始读不下书...就研究作文怎么写。
准备考试把握重点很重要,
每个科目内容看似不少,但多看考古题会发现常考的点并不多,
一定先读各科必考大重点,读完再读各科次要重点,
再有空再读更次要的...
申论题做笔记,也是按出题机率依序排列,
先读重要的主题,读完才轮得到后面,
如此无论读书时间还剩多少,都让时间发挥最大得分效益,
而不会有考试到了还没读完、去练笔、或甚至不想去考的情形。
准备时间不长的好处就是没时间遗忘,
很多东西可能只有空读一遍而已,
因此我一开始是先读逻辑性强、需要确实理解、熟练的科目
(例如资料结构、数据库),
越琐碎、记忆性的科目(例如网络、计概)排在最后,
越到接近考试,即使不懂也可以背起来再说,
选择题只要有印象、删去法来猜也可能答对。
三、各科参考资料
本科系、有考过研究所或有补习,应该资料很多了
以下给非本科系或不想补习的人参考看看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考古题
国营大致上就是尾随国考的方向(部分略有差异)
把高普考、地特常考题好好准备一下就差不多了
*资料结构
资料结构是必考,且配分特别重,题型又较固定,
是考国营非把握不可的一科。
因此这一科我读得最为详尽深入。
拿到专B考卷看到出了50%,只觉得真是强运啊
1.清大韩永楷老师资料结构导论(开放课程):
记得只有8堂课,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完全没
基础的人,看完立即掌握资料结构的核心概念
2.高上资料结构参考书(王致强):
内容详尽很适合用来准备考试。不过如果没基础直接读,
有些地方太简略不易理解,这时就是靠网络许多老师的投影片、
youtube很多精美的教学影片...
3.交大彭文志老师资料结构:
也会参考彭老师上课内容及投影片,
虽然老师经常请同学回去自己看,
不过多上课有助于掌握老师认为重要的地方。
*程式
国营很爱Java、物件导向
资料结构则还是用C,因此至少要准备这两个语言。
1.清大陈焕宗老师程式设计导论(连C都不太会可以看一下)。
有基础直接进入资料结构即可。
2. TCC The Developer的Java程式设计新手教学
youtube找到的个人教学频道
从最基础安装eclipse开始,到后面物件导向观念,
很容易边看边跟着实做一次。一两天就能看完了
3.Java 猛虎出闸:看Java物件导向的部分为主
*数据库
重点明确好抓的一科,三大考点之外大数据很重要...
那个统计资讯组的题目可以拿来看看,多多了解,
高考相关题目更是必读。
另外相较高考爱考理论,国营喜欢考偏实务的题目,
行有余力可以往这方向多了解。
1.网络抓的黄三益的投影片
2.MySQL超新手入门(简单明了的实务教学)
3.数据库应用(向宏)
*资管资安
准备方式就是把国考考古题整理成笔记(电子档),
按主题的重要性依序排列,
然后不断将书本、网络找到的内容补充到笔记里,
一边扩充内容,同时也不断精炼文字、改写成适合写到考卷上的答案...
透过不断整理笔记来熟悉一堆要背的东西。
(重要性低的主题只有了解概念、背关键字而已)
1.林东清的投影片
2.补习班考古题解答、维基百科等
3.吴仁和写的资讯管理 企业创新与价值创造:
某网友推荐的,浅显好读,但非主流考试书,考试可能以林东清为主较好
*系分:
国营考的系分不是很基本就是很难,
因此也是整理常考重点(国考版几年前有网友整理过了)
基本、常考的部分读熟,不常考的就是概念+背关键字
太难太少见不知从哪出的就随缘了
这一科考的比重较低,但基本分还是要掌握。
1.吴仁和林信惠的圣经本
2.网络上买的高分笔记
*网络:
看黄能富网络概论建立基本观念,
之后好好检讨国营、中华电信等网络相关的考古题
有考过的东西都要把相关主题尽量熟悉...
满多选择题满难满细的,但做到最后会发现常考的点就那些
1.清大黄能富老师网络概论(开放课程)
2.网络上买的高分笔记:有问题时搜寻这份笔记,
比搜寻网络有效率一些。
*计概:
资料结构、数据库、资安、程式等都会考一些,
因此专B读完专A分数会自然成长。
计组和作业系统必考,这两科也没读过,
实在无力花太多时间另找教材,
因此除了把计概参考书这两章多看几次之外,
就是多找考古题来做(国考、国营有些组别有考计组)
比较常考的题目再上网找答案。
不过最后专A还是计组错好几题...
其他部分找一本计概来读、把国营出过的题型弄懂应该就够了,
我是读高上国营计算机概论,感觉普通。
*作文
考前一周有花些时间找资料、写草稿,
考试时几乎就是把准备好的范本写上去而已,
写到第二面两三行左右。
(考试时脑筋一片空白不太能思考)
国营作文题目都很类似,4.50分应该是有准备就有的分数,
试想2.30跟4.50分,总分即差了两分!
若作文分数过低,不妨设法补救一下,
应该很容易加强到一个基本分数。
*英文
只做两三届考古题确认老本够用。
英文绝对是CP值最低的一科...
其他参考资料:
blog自作聪明的园地:许多考试技巧、读书方法的细腻分享
不擅长考试、没考过试、非本科 值得好好看一看
PTT国考版、国营版:众多乡民心得,简直是我考试时的精神粮食
多看几遍常有不同的收获
资讯处理网络读书会:
资源满丰富的地方,有很多前人讨论题目、考试的资讯。
但规矩颇多,想参加也是要花一些时间,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读书毕竟主要靠自己就是了...
四、口试
因为毕业多年,非本科、做过很多不相关的工作,
有花一些时间思考怎么写简历表和自我介绍,隐恶扬善...
事后觉得有些问题没回答得很好,凭直觉回答,
别人听起来应该有点不知所云...
不过至少也没踩到什么地雷被狂追问之类。
觉得口试成绩主要看临场发挥,展现诚意、
充分准备、有机会抱大腿不要客气、礼多人不怪、
适度称赞自己也不用太谦虚...可以多练习,
学经历那些影响很小(相对一般私人公司)
主要还是看你怎么呈现自己。
话说口试一堆人聚在大礼堂、好几组人一起口试,
很像日剧里大公司面试的场景...
差别是日剧都穿西装套装,
现场则大部分都满轻松随意的,很多穿登山夹克之类,
一开始以为可能有人要体测因此穿比较轻便,
结果并没有 XD
五、结语
从考试到放榜,真是相当漫长的时间,
也因此这篇写很长:P
其实资讯组虽然报名的人数众多,
真正有好好准备的人可能并不多,
毕竟出社会越久要挪出时间好好读书真是不容易。
另一方面高考、其他国营近年都录取很多人,
整年度来看其实名额相当多。
因此只要有心准备,应该都不难录取,
最难的只是拨出时间、好好读书。
以上一点个人经验,
祝福大家都能考取心中理想的地方~
作者: orange722 (orange722)   2018-03-14 08:13:00
好强! 恭喜!
作者: viinexus   2018-03-14 08:37:00
推~恭喜
作者: sennacon (故乡可以"正名"吗)   2018-03-14 09:14:00
好猛好强大!推~
作者: candon (candon)   2018-03-14 10:01:00
正取1,好猛哦,想选哪就选哪
作者: cyuz (黑色之风)   2018-03-14 12:33:00
超强的!感谢你选中油
楼主: bluemoo (Good)   2018-03-14 17:23:00
记得c大考满好的,想去哪都不成问题吧 我选的算是冷门区了
作者: cyuz (黑色之风)   2018-03-14 18:25:00
我目标是回南部,本来参考去年的录取标准,想说糖水填了也不会上,也想先填中油。后来想说被问排序的理由会怪怪的,就还是先填糖水。结果大概太多人有避开热区的想法,反而挤上了。我觉得如果第一阶段有公布排序和平均,大家应该会比较好作选择。
楼主: bluemoo (Good)   2018-03-15 00:19:00
今年中油南部缺也好几个 录取分数要看高分的人住哪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