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urplepig (明明爱你)》之铭言:
: 一直以来有个小小疑问,小的朋友在各国营事业上班,其实大家的福利不断的缩减,没人跑的掉。
: 其中又以待在交通部事业唉的最大声,流动率最高,工时最长,
: 血汗邮局,声名狼极的港务,轮3班的台铁,每次都会漏水的桃机公司。
: 我在想是不是改制前延用的交通资位制度挤压到后来从业人员的福利,因为我知道上述那些公司留下来保有公务人员身份薪水是保劳保从业人员2倍,会计部门控制用人费用,进而达到全体公司考甲的目的?不知道是如此原因?
: 另外对对于年金改革我有一种新的想法我全力赞成新进公务人员大加薪,但少的$要从已退休的公务员退休俸扣减(当然这些要调查好是否贫寒待援的退休公务员),因为大部己退休公务员都约有一定财力了,为了资源公平,给年轻人一定购买力,提升经济消费能力,不知此法可行否?
先说结论,
几乎不可能改变,
这是台湾整体的低薪问题,
小弟之前也在某国营单位,
最近光看某个版狂吹捧前公司就知道不可能改变什么,
某几个ID拼命吹,
讲得好像进去就是金饭碗、人生胜利组,
外面其他同业要推一堆业绩又晚下班,
在这边这样朝九晚六已经很好了。
再来老人新人福利待遇差很多也不是新闻,
很多同事的想法就是这待遇比起外面同辈很多工作好多了,
这样待遇不错了,
还要争什么!
公司老人普遍名下双北有两三间房子,
现在退休一个月领快六万,
这几年进去的新人有可能?
房子就不用讲了,
三十年后退休一个月差不多两万多。
另外套句科技版看到的,
当公司过去待遇是60分,
外面其他公司过去是30分,
现在外面变10分,
公司待遇下降到40分还是赢外面,
你不干,
后面还有一堆等著考进来。
大家都知道现在去考高普考,
几十年后退休拿到的退休俸跟现在高替代率的老人绝对不一样,
还不是一堆台政去考?
结论就是外面经济差,
不论是公务员、国营事业要结构性提升待遇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