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sppsa (橘子绿了)
2025-09-16 07:54:36备注请放最后面 违者新闻文章删除
1.媒体来源:
自由
2.记者署名:
李惠芬/核稿编辑
3.完整新闻标题:
健康网》神外医打脸陈佩琪“濠洨” 皮肤科医:褥疮非环境不洁所致
4.完整新闻内文:
陈佩琪在脸书曝柯文哲长“Pressure Sore”引来热议,敏盛医院神经外科医师柯绍华在脸
书三问佩琪,甚至写下“可以不要再濠洨了吗?”
陈佩琪在13日写着,“柯文哲臀部两侧最凸起处,也就是我们坐姿时会和地板接触之处,
出现了两个极大的对称伤口,他说是北所马桶的感染,但我是认为是坐地板、马桶时导致的
类似pressure sore的伤口,这几天仍听他抱怨坐家里电脑椅接触到伤口仍是很痛”
此文直接被柯绍华打脸,他于脸书写着:
1.“褥疮”的正式名称是“压疮”,存在的必要条件是皮肤及皮下组织持续受压,不是感染
所造成。
2.北所是蹲式马桶,合理使用下不会和臀部的皮肤有任何接触。
3.拘留所内的马桶是受羁押人自行清洁。
不过,皮肤科医师卢俊玮表示,褥疮(压疮、pressure injury)是皮肤与皮下组织因长时
间受压导致血流受阻、缺血坏死的结果,并不是因为环境不洁直接造成。虽然褥疮最常见于
卧床或行动不便的患者,但行动自如的成年人如果有营养状态不佳、体重减轻、活动量下降
等情况,仍有可能出现褥疮。
卢俊玮也以自己的父亲为例,他说,多年前父亲因情绪低落、食量减少导致体重下降,又缺
乏运动,最后在长期受压的部位也出现了疼痛与破皮的情况。这提醒我们,即便能走动,如
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又有骨骼突出的情况,仍可能发生褥疮。
褥疮 身体健康出现警讯
因此,褥疮一旦形成,卢俊玮表示,就成为一个开放性伤口,后续细菌感染是临床上非常常
见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延缓伤口愈合、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因此,褥疮不仅是皮肤问题,也
是整体健康状况的警讯。
卢俊玮建议,与其争论北所卫生,还不如聚焦于健康教育,并提醒大众注意体重变化、营养
、活动量,并定期检查皮肤状态。一旦发现局部红肿、疼痛或破皮,应及早就医,才能避免
伤口恶化或感染。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178715
6.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