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园松动?赖清德抛先进核能 “SMR”5年后商转美拉拢台入供应链
壹苹
邱筠媜
核三重启公投虽未过关,但投票结果却透露强烈讯号,显示台湾社会对核能的态度逐渐转
为接受。总统赖清德也在公投后松口,未排除发展“先进核能”,但会坚守“核安无虞、
核废有解、社会有共识”3大原则。对此,清大原子科学院院长叶宗洸接受《壹苹》访问
表示,赖清德上任后从未提起“非核家园”4字,民进党在核能政策上已有一定弹性。叶
宗洸认为,台湾适合发展先进核能,小型模组化反应器(SMR)不仅具备更高安全性,快
中子运作模式更能将核废料减量75%,美国SMR技术有望2030年启动商转,更锁定台湾为潜
在核能供应链伙伴。不过,台湾绿党共同召集人甘崇纬认为,“先进核能”恐怕依旧无法
解决核废料问题,核废料储放地不论是低阶还是高阶的最终处置场,目前都还没有定案,
呼吁赖政府清楚说明“先进核能”定义与规划。
核三重启公投于8月23日落幕,主文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发电厂经主管机关同意确认
无安全疑虑后,继续运转?”据中选会统计,同意票共4,341,432票,不同意票1,511,693
票,公投案因为未达门槛500万523人,最终宣告未通过。即使全台高达7成民意支持核三
延役,但投票率惨澹,全台平均投票率仅29.53%。
针对公投结果,总统赖清德表示,政府会坚守“核安无虞、核废有解、社会有共识”三大
原则,未来若技术更安全,核废料更少,社会接受度更高,并不会排除先进核能。台电则
预告将依法启动核三厂机组安检,评估时间约1.5至2年,完成后送交核安会审查。除核三
外,核一、核二厂也将进行延役分析。
赖清德在公投后,明确表示“不排除先进核能”,态度不同于过去强调的“非核家园”,
似乎对核能亮起绿灯。辉达执行长黄仁勋访台时亦公开力挺核电,美国更积极拉拢台湾加
入核能供应链,虽然核三重启公投未过,但结果显示台湾民意有转向“拥核”趋势。
核三安检要拖2年 专家批台电缺乏后续规划
清大原子科学院院长、核三公投正方代表叶宗洸表示,对于核三公投结果,低投票率在公
投无绑大选的情况下是可预期的,因台电董事长曾文生于公投前夕表示核三将进行安检,
也许部分民众认为“公投无用”而选择不投票。但结果离门槛500万只差66万票,支持者
占74%、反对者26%,显示压倒性民意,政府应重视。
叶宗洸质疑,曾文生称将对核三进行为期2年的安检,并未说明下一步要如何执行,恐怕
是“以拖待变”,有没有可能安检完,就没有下一步?叶指出,核三2号机今年5月17日才
停机,一般安检大概1年可让机组到停机待命状态,安检完成后,应将总体计画书送交管
制机关及核安会审查,再决定核三何时可重启。他呼吁经济部及台电明确说明,安检过后
是否落实后续计画。
核三就算立刻重启 也需3年半才能发电
台湾绿党共同召集人、核三公投反方代表甘崇纬认为,此次公投时机根本不对,《核子反
应器设施管制法》修法后,相关子法与安全评估尚未完成,却急于举行公投,让人民在资
讯不足下被迫表态。
甘崇纬提及,即使核三立刻重启,也需3年半才能发电,届时能源紧张期已过。按照台电
规划,2025至2027年将是用电最紧绷时期,但备转容量率仍有10%以上,高峰时也有6.2%
安全余裕,期间台电会持续建设再生能源与新型燃气机组,逐步让高污染燃煤退场,作为
极端状况下的备援电力。
赖清德上任后从未提“非核家园”4字
记者观察赖清德过去发言,他对核电态度呈现“条件式开放、强调核安”的风格。2018年
担任行政院长时,赖清德在“以核养绿”公投通过后表示,“如果要以空污作为标准,最
好的能源就是核电”。2024年8月,他在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首度会议中指出,“能
源议题非单纯反核或拥核”。
“自赖清德去年520就职以来,他从未公开再提‘非核家园’4个字,与前任总统蔡英文相
比,态度显得较为开放。”叶宗洸表示,总统在公投结束当天提出“不排除发展先进核能
”,显示民进党在核能政策上已有一定弹性,至于政府强调的新核能技术,主要是小型模
组化反应器(SMR)。
甘崇纬则说,赖清德所提的“先进核能”,如果是指核融合这类能大幅减少、只会产生极
少量低毒性核废料的“真正先进”技术,台湾绿党当然也会举双手支持。目前核废料储放
地还是最大的难题之一,不论是低阶还是高阶的最终处置场,目前都还没有定案。若“先
进核能”只是包装过的传统核分裂技术,不仅无法解决核废料问题,也可能造成“非核家
园”政策松动,呼吁政府要向社会清楚说明“先进核能”的定义与时程。
黄士修:赖清德个人不反核
核能流言终结者创办人、核三公投正方代表黄士修直言,他们至今未改变“赖清德个人不
反核”的判断,建议政府直接编列“新式核能”计画预算,现有4座核电厂皆可作为示范
园区,吸引国际人才、技术和资金,跟上全球先进国家的全天候无碳电力(24/7 CFE)趋
势。
至于 SMR(小型模组化核电厂)在技术与安全性上是否比传统核电可靠?黄士修说,SMR
的价值在于分布式灵活部署,尤其适合企业投资自用,不受电网调度干预。但仍建议先以
台电的核电厂区,进行示范并稳定供电。
SMR快中子反应堆“核废料大减75%” 2030年有望商转
目前全球小型模组化反应炉(SMR)尚未实际商转,不过中国的高温气冷式反应炉(HTR-PM
)已于2022年完成商转测试并并网,其余多个国家,如美国的NuScale Power、俄罗斯、
中国及阿根廷,都还在建置或开发中。
叶宗洸认为,政府对SMR技术态度乐观,至少不排斥其引进。SMR功率受限于30万千瓦(
300MW),即使发生丧失冷却水事故,也可靠空气进行自然冷却,避免炉心熔毁。SMR分为
热中子和快中子两种商用模式,快中子模式可将核废料量减至传统核电厂的1/4,更符合
减量需求,符合赖清德强调的3个原则“更安全、核废料减量、获社会共识”。
叶宗洸指出,美国的小型模组化反应炉(SMR)技术预计在2028年完成测试,最快可于
2030年投入商转,台湾则可能需再延后1至2年,最可能落在2032年才有机会导入。
叶宗洸说,台湾适合发展SMR,应用范围相当广,不论是科学园区内特定厂商厂房、整个
园区设置数座,或供电不足、电力不稳定的偏远地区,都能提供稳定电力。对高耗能产业
而言,SMR不仅能满足稳定与低碳的需求,还可建立独立供电系统,避免受到台电电网停
电或跳电影响。
傅崐萁:对美采购应纳SMR 郑运鹏:全国大探勘用地评估
针对小型核电厂议题,国民党团总召傅崐萁日前质询时主张,政府积极引进小型模组化反
应炉(SMR),并纳入对美采购项目,确保台湾电力稳定与产业竞争力。
民进党前立委郑运鹏认为,只有新设计核电厂才符合绿能标准,核一二三四都不能纳入绿
能,中央应该开始进行“全国大探勘”,每个县市都要纳入未来“新型核电厂”的用地评
估。他认为,大探勘有多重好处,全国只陷入核废料放哪里的争议,这样太可惜。
叶宗洸指出,若要推动SMR引进台湾,需先修改两项法规:其一是《电业法》,现行规定
仅允许国营事业经营核电,若未来科技及半导体厂商要使用,必须松绑限制;其二是核安
会相关管制法规,也需同步调整,允许私人企业经营。
叶宗洸:美国拉拢台湾当核能供应链
美国电力巨头西屋电器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7月向美国总统川普承诺,决定在
美增建10座大型核反应炉,预计2030年开始动工。
叶宗洸透露,日前赴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和西屋公司匹兹堡总部考察,了解SMR及微型
模组化反应器的技术进展,本考察团共18人,包括4位清大教授、工研院材化所、台湾核
能级产业协会会员、台湾产业界的企业代表等14位成员。
叶宗洸直言,核三反应器本身就是西屋公司的产品,而美国总统川普要求兴建的第三代反
应器(AP1000)同样出自西屋,由于美国国内产能有限,西屋正积极寻求国际供应链合作
伙伴,而台湾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与产业实力,成为西屋极力拉拢的重要对象。
叶宗洸强调,美国曾传递讯息表示,台湾应重视能源安全,能源自主的比例越高越好,所
以美国希望台湾尽量购买SMR,台湾拥有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若能引进SMR,企业可依厂
区用电需求规模,自行配置SMR或微型模组化反应炉(MMR)。以西屋公司现行设计为例,
MMR仅需每8年补充一次燃料,可连续稳定运转8年,这样的特性更能符合高耗能产业的长
期用电需求。
面对能源转型与产业需求,与其陷在意识形态与旧核电争论,政府应开始区隔“旧核电”
与“新核电”,先进核能正是台湾能源新解方的选项之一,以更安全、更少核废料的技术
,为半导体与高耗能产业提供稳定电力。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tw.nextapple.com/politics/20250906/A21783FF721D8D2D716B3127013F3BE7
6.备注:
https://meee.com.tw/AmtOLsp
https://i.imgur.com/pV0aOjE.jpeg
https://i.meee.com.tw/RkZw5ds.jpg
https://i.meee.com.tw/RWVT0hU.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