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为什么常说人类无法记取历史教训?
因为“历史学”并不是用来鉴往知来
重点是学习要怎么解读/评述某一个时代的物质
、文化、制度、文献….)
很多时候是判断“哪一种解释”比较合理
或者说凭借历史想像,说一个相对合理的故事
比方说某种古文字看不懂,你要重新下很多苦工
先学会写,然后了解文字跟语言、语法的关系
然后透过各种传世文献、二手文献、二手研究
不断去“构拟”那个时代的文物制度器物是什么样子
并判断“哪一种学者的解释比较合理”
而这种能力放在“面对当代议题”时
根本毫无用处
因为现代文字、文物你早就知道了,
至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法律
现代制度相关知识,你有优势吗?
例如,假设我对清朝历史很熟,对于现在的大罢免议题,除了有学术史的视野以外,
对于各个法案是否合理、议会进行是否有瑕疵
法条是否曲解、其他民主国家的运作情形
有任何用处吗?
完全没有
回应现代议题的能力,其实反而是社科院或商院
比方说法律、社会、政治、法律系之类的
(虽然这些系的人出生也常常闹事)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杜正胜院士
公认是中国上古史权威
但是他作教育部长却莫名其妙
因为在解读、评述中国先秦历史以外
他基本上根本不具备回应现代制度的专业
没办法应对当代的问题
换言之,玛雅人即使具有历史专业背景
用学术的标准来看,古玛雅历史研究
可以算他次专长
但这对于他在2025现代台湾所做的判断
一点帮助都没,甚至反而可能是包袱
台湾的历史系圈子本来就很绿
但这种绿其实非常不没有建设性
如果是做近现代台湾政治史的,至少还懂一点法律、制度
至于研究晚清以前的学者,或研究生
在现代分工研究非常细致的情况下
对当代议题的理解,很可能就只是一般网友等级
甚至还不如
有人说台大法律系也很绿?
但法学院或医学院的人
至少他们会真的认真先把法条、制度搞懂
之后要怎么解释是另一回事
历史圈(人文学科)就是一个同温层
意识形态已经非常样板化
很容易变成“泛绿”的法律人怎么解释
他们就被带着走
也许他们对解严前国民党的恶,如数家珍
但是这对于现在是否要支持大罢免
完全只是一种情绪性的干扰
说白了就只是情侣吵架翻旧帐的仇恨投射
反而像林浊水这种,偶尔也会跟党有不同的声音
因为他们俱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可怕的就是人文学科(尤其历史系)的学者
自以为是知识分子、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但忘记隔行如隔山(尤其是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往往自己对于当代议题,只是人云亦云而不自知
却很容易以为“我们这群知识分子都这样想”
总之我觉得玛雅人专不专业
跟他对当代议题的观点要分开来看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立场、意识形态
这都是应该尊重、包容的
但是人文学科的高级知识分子
不要以为自己在其他领域也是专家
很轻率地就出来当领头羊
这样子只会让文组的人更被瞧不起
※ 引述 《renna038766》 之铭言:
: Ptt马雅人发声了 支持726
: https://i.imgur.com/uWMNFt5.jpeg
:
: 并宣布以后只去棒球版
: 以前在八卦板随便都被推爆的玛雅文
: 现在都看不到了….
:
: 八卦版赶走了许多名人
: 杜奕瑾 玛雅人 等等 究竟做错了什么呢
:
: 有没有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