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慧亲曝理想型“不能臭臭” 医揭研究:狐臭体味成社交杀手
ETTODAY
2025年06月11日 18:26
记者洪巧蓝/台北报导
台湾每10个人中就有4人深受腋下多汗以及异味困扰。医师指出,嗅觉与情感、人际关系有
密切关联,心理学及神经学研究已证实,人类随着遗传而来体味中最强烈的“狐臭”是隐形
的社交杀手。人气啦啦队员李多慧今(11)日出席代言活动,分享自己长时间应援跳舞、大
量运动,很注重腋下管理,她也透露自己的理想型条件,要有很“Man”的感觉,但也频频
喊“臭臭不行”。
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副部长黄耀立公布一项最新网络调查,高达93%民众坦言若身边有人有
狐臭问题,会立刻产生负面观感; 近8成更会选择与对方保持距离。令人担忧的是,7成民众
表示有腋味的人浑然不自知自己已造成困扰,也有3成的人会直接被贴上“卫生习惯不好”
或“不健康”以及“不重视礼仪”等印象标签。
黄耀立分享,美国心理学家Rachel Sarah Herz研究指出,“嗅觉决定了我们的第一印象,
影响人际关系与情感连结”,虽然视觉和听觉往往被视为最主要的感官,但研究显示嗅觉是
触发情感与记忆连结最重要的感官。
根据神经学研究证实,嗅觉跟视觉与听觉不同,会直接传递至大脑负责处理感情的“杏仁核
”,嗅觉讯号也同时连接负责记忆的海马回相连,所以当大脑感知气味时,也会启动“接近
或远离”的选择反应。
黄耀立解释,这是人体为了自我保护所发展出的自然防御机制。好的气味会让人感觉亲近、
舒适,而异味则会让人下意识想保持距离,进而影响职场、社交,甚至两性交往。
“体味与狐臭是不一样。”黄耀立解释,狐臭与遗传有关,主要是大汗腺(顶浆腺)活跃度
,因为分泌物的丰富蛋白质与表皮上的细菌作用之后,产生刺鼻气味,无法单靠清洁改善,
需要治疗;另研究显示,约98%狐臭患者伴随湿耳垢,可以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黄耀立指出,市调显示相当多民众仍然在使用止汗剂与体香剂,试图暂时的遮掩或改善异味
,但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色素沉淀、阻塞毛囊等问题,还有人甚至尝试用网络上的偏方来解
决问题。至于对于狐臭治疗认知,仍有多数民众停留在以往手术的印象,担心需要开刀,会
汗水代偿、感染问题与疤痕风险。
黄耀立表示,目前治疗已经进展到“微波热能止汗术”,透过微波加热原理,精准破坏大、
小汗腺,达到止汗、净味、除毛等功效,可以达到如手术的功效,改善8成腋下多汗及狐臭
问题困扰,但不会有代偿或者伤口等风险,不过相关治疗仍属自费,无健保给付。
目前有1/3接受治疗者为青少年,黄耀立提到,青少年会面临同侪压力,可能因体臭影响社
交,建议出现第二性征、开始长腋毛后,就能尽早寻求专业医师评估。
李多慧担任活动代言人也分享,自己长时间应援跳舞,身体跟腋下会流汗很正常,但是如果
有异味就会影响到别人,所以很注重腋下管理,而止汗剂效果有限,所以选了热能微波的治
疗体验。
谈到大家关心的理想型的话题,李多慧更害羞透露,自己其实很在意男生的气味,她喜欢有
男人味,但不能是异味,而是那种清新自然的气味,会让人忍不住想靠近、感觉特别有魅力
。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976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