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公视
2.记者署名:靳元庆
3.完整新闻标题:
太空人1天伙食费87万台币 欧洲太空总署拟培养太空食物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youtu.be/fxDNn-mu6IE
电影里在外太空种植食物的情节可能马上就要成真。欧洲太空总署22日执行了一
项突破性的实验前往太空,目标是在太空环境中成功培养出实验室培养食品,未
来太空人有望在太空中吃到由单一细胞制成的牛排等美食,也能大幅降低目前每
天高昂的伙食成本。
由欧洲太空总署所资助的太空培育食物任务,22日透过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
美国佛州卡纳维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计画将一套缩小版的生物反应器送入
太空,这个装置内装填了酵母混合物,由欧洲首架可自动返航的商业航天器“凤
凰1号”搭载进入轨道,预计绕地球飞行3小时后,在葡萄牙外海回收,送往伦敦
实验室进行分析。
英国伦敦帝国大学教授阿马罗表示,“原理就跟酿造啤酒跟酿酒一样,我们有容
器能提供有机体呼吸跟生长,外观就跟我身后这个装置很像,这个就是生物反应
器,他们能让酵母细胞生长,也是生成维他命的前身。”
如果这项计画顺利,未来将能大幅降低目前每名太空人,每天高达2万英镑,约
87万台币,若以2万美元计算,也要约65万台币的伙食费。
英国伦敦帝国大学教授阿马罗指出,“想像一下一名太空人每天要消耗0.5到1.5
公斤的食物,送往太空每公斤要2万美元(约65万台币),想像一下每餐大约1万
美元(约32万台币),因此为何我们不在太空制造我们所需的食物,而是要从地
球运过去?”
2015年的电影《绝地救援》描述2035年,太空人因撤离失败受困火星,之后独自
在火星上种植粮食求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而本次任务的主要目的,就是评估在太空中低重力与高辐射条件下,制造实验室
食品的可行性,这也是打造国际太空站上小型食品工厂的第一步,希望能在2年
内启用,未来还可用应用在月球基地上。
边境太空公司创办人沙姆苏尔说,“在未来,如果我们在月球有基地,我们需要
这种生物反应器,才能让人类文明持续永久定居在那样的环境。”
太空人长时间待在太空会出现骨钙流失、激素与铁失衡等状况,目前仰赖营养补
充品,但未来实验室培养食品能根据个别需求,实现“吃得饱,也吃得对”的目
标,未来太空人有望在太空中吃到由单一细胞制成的牛排、马铃薯泥甚至甜点。
姜筑/编辑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747940
6.备注:
在太空种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