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iduc (å°ç«æŸ´)
2025-02-20 13:58:49※ 引述《nothisman (在人海中迷失)》之铭言:
: 三峡传统手工艺 蓝染的魅力
: https://www.peopo.org/news/656192
: 公民新闻 2023.10.14 18:18
: 华冈融媒体记者/林苡昕 叶宇晴 刘昱旻 杜亭璇 报导
: 台湾三峡蓝染手工艺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源自于台湾新北市三峡地区,因
: 为清澈的三角涌溪具备了染布时所需的良好水质,更为漂洗、晾晒染布时的最佳场所,再
: 加上有方便的淡水河运之便,三峡成为了发展染布业的的重要中心。
: 这种手工艺技术以天然植物染料大菁为主,融合了纺织和染色的技术,被视为台湾
: 重要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三角涌文化协进会为了不让蓝染文化就此消失,辅导成立三峡染
: 工坊,致力于保存和推广蓝染文化。
: 蓝染是台湾传统的染布技术之一,以蓝草为主要的染剂,透过繁琐的程序制成各种花样
: 的染布。三峡染工坊针对不同的对象,推出各种不同的DIY蓝染体验课程,游客可以依喜
: 好选择制作丝巾、包包等各式各样蓝染工艺品。手作的过程中老师会亲自教学,从介绍花
: 样图案、实作教学、布料上色等,老师都会一一讲解,等待布料晾干的空闲中,老师也会
: 讲解三峡老街和蓝染的渊源,给来体验的游客良好的沈浸式体验。
: 虽然日据时代后,三峡染布产业面临没落,但当地人仍积极保存这项传统文化,三峡染
: 工坊就是为了保存这项特殊文化而成立。蓝染这项工艺品最特别的就是,就算制作的手法
: 都一样,成品也一定有所差异,例如染布浸泡的时长、布料氧化有无完全、橡皮筋綑绑的
: 粗细等等,这些小细节都会影响成品的呈现,每一个蓝染都是独一无二的,来到三峡染工
: 坊除了可以体验蓝染DIY之外,还有老师亲自介绍蓝染简介,让游客除了可以带着自己亲
: 手做的的染工品回家,还能对三峡这项没落的传统
: 文化更加深刻了解。
三峡蓝染是采用传统沉淀法制蓝,
染料制作第一步是“制靛”,
把马蓝的生叶浸泡在水中,
浸泡时间视蓝叶腐烂及蓝靛素溶出的速度而定。
蓝靛素溶出后,将腐叶捞出,
加入适当的石灰乳并快速搅拌,
直至泡沫呈现细小状为止,这称为“打蓝”。
目前所知蓝染植物约有四种:
马蓝(爵床科)、木蓝(豆科)、蓼蓝(豆科)、菘蓝(十字花科)。
一张蓝布的诞生需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
先煮:
白布染色前,先用藷榔和动物的骨胶煮过,使白布成为浅咖啡色,
方便将来浸染上色,称为“打底”。
浸泡:
把打底后的布浸泡在染液桶中,同时不断上下翻动搅拌,
使布匹能够均匀上色,浸泡时间约七至十天(7至10天)。
洗涤:
将染色后的布挑至溪边,利用溪水漂洗,把多余的染料洗清,
由于染料系由植物提炼制成,故并不污染水质。
曝晒:
洗净后的布,由两人各拉一边,抖一抖,晾在溪埔地,
利用阳光曝晒,黄昏前再折叠挑回。
绷紧:
晒干的布,由绷布机卷紧上轴,以便布在压碾时不致松脱。
碾平:
将卷好的布放入踏柜,一人拉布,一人手握横木,
站在踏石上来回碾动,藉著石头的重压,使布匹平整滑亮。
ps.敝人不是蓝染王,这里对蓝染王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