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请放最后面 违者新闻文章删除
1.媒体来源:联合报
2.记者署名:记者
林琮恩、李青萦、陈雨鑫/专题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阳光行动/高龄、少子 保费恐压垮年轻世代
4.完整新闻内文:
台湾进入超高龄社会,同时受到少子化夹击,连龙年效应都失灵,生育率持续下探创新低
。人口结构变迁,实施卅年的健保制度备受挑战,缴交保费的人变少,高龄化却让医疗需
求攀升。专家表示,若是仅靠增加健保费率支应医疗支出,费率将愈调愈频繁,愈晚出生
的世代,保费的负担愈重,加重世代不公,健保永续备受挑战。
台北商大财税系教授韩幸纹回想自己刚出社会时,当时健保费率百分之四点二五,卅年后
,她从学生变成教授,现在的健保费率是百分之五点一七;而她现在的助教,一出社会即
面对超过百分之五的健保费率,且预估三年后费率就会突破百分之六,未来健保费率调高
频率将愈来愈快,是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事实。
健保法规定,健保费率每五年精算一次,每次精算廿五年,根据最近一次“一一一年度健
保财务评估报告”,医疗成本随高龄化增加,若要维持法定一个月的安全准备金,健保费
率必须在民国一一七年调升至百分之六点○七;到了民国一二八年,健保费率为百分之七
点九二;民国一三五年,健保费率需达百分之九点五四。
缴费者变少 世代不公更严重
从精算报告可知,全民健保费率从百分之四点二五上升到百分之六,花费卅三年,但从百
分之六提到百分之八,只要十二年;从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更缩短至八年。韩幸纹表示
,年轻世代面临健保费不断调涨,累计缴交费用高,加上通货膨胀,薪资相对缩水,负担
不可说不沈重。
再加上目前全民健保采取论口计费,由工作者负担眷属的保费,我国人口结构呈现钻石型
,即高龄者多,年轻人少,劳动人口减少可预期,保费收入减少,仅靠费率成长支应不断
上涨的医疗支出,愈晚出生的世代愈缴不起保费,严重影响健保永续。
前卫生署长叶金川是健保开办时的第一任健保局总经理,他说,卅年前,台湾人口有二千
一百多万人,人口持续成长,二○○八年突破二千三百万人,如今人口数正逐渐下降,且
“老人愈来愈多”,缴费者变少,健保结构怎么会撑得起来?如要让健保“续命”,给付
项目不能包山包海,收入面也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推动家户制 总收入决定费率
韩幸纹表示,目前论口计费,虽收取补充保费,但仍是以薪资收入为主,未计入房产、股
票等资本利得,对低薪资、低所得、后出生世代、多眷口家庭不利。建立在健保“社会保
险”性质被彰显前提的“家户总所得制”原本预计于二代健保实施时推动,将论口计费改
成论户计费,但一直未能实施。
“以家户所得制取代眷口制,有助扭转颓势,促进健保永续。”韩幸纹说,两制度相比,
在保费收入相同的情况,眷口制让生养小孩较多,即眷口多的家庭,支出更多保费;家户
所得制以家庭作为收费基础,总收入愈高的家庭要付愈多保费,而不是家庭成员愈多付愈
多,可避免让愿意生育的夫妻,觉得多生孩子被健保惩罚。
现行眷口制 惩罚家庭生孩子
韩幸纹举例,依照现行健保费率百分之五点一七计算,抚养三个孩子的主要收入者,实质
费率高达百分之十五,非常惊人。在同样收入下,生养小孩的夫妻除要维持自身生活,还
要负担孩子费用,支出更多保费并不合理,“愿意生养孩子的家庭这么少,不是应该多给
鼓励?”
前卫生署长杨志良认为,为了增加健保财源,健保署应继续研拟提高投保薪资上限,让富
人多缴健保费,挹注健保资源,尤其行政院主计处去年公布,国内贫富差距高达六十六倍
,以此达到缴交健保费的公平性。对于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等弱势族群,则采用社会救
助,这部分已有相关机制。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88/8554434
6.备注:
※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以天为单位),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水桶,请注意
※ 备注请勿张贴三日内新闻(包含连结、标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