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33 (酸痛好利利)
2025-02-17 19:35:06媒体来源:
科技新报
记者署名:
YAP KUO
完整新闻标题:
不只是“坏运气”!癌症风险可能早在胚胎发育期就决定
发布日期 2025 年 02 月 16 日 0:00
https://i.imgur.com/6GRbL7L.jpeg
癌症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众所周知,环境因素与生活习惯都会影响罹癌风险。然
而,美国范安德尔研究所(Van Andel Research Institute)最新研究显示,癌症风险的
起源可能远比我们想像的更早──甚至可追溯至胚胎发育阶段。这项突破性发现近期已发
表于国际权威癌症期刊《Nature Cancer》。
表观遗传与癌症风险
表观遗传(epigenetics)是不改变 DNA 序列下,能影响基因表达的机制。如 DNA 甲基
化(DNA methylation)和组蛋白修饰(histone modification)等过程,都会决定基因
开启或关闭,进而影响细胞功能与发展。因此,即便基因序列相同,不同个之体基因表现
仍可能有所差异,进而影响癌症发生风险。本次研究,科学家于小鼠体内发现,胚胎发育
期间个体可能形成截然不同的表观遗传状态,这些状态与日后的罹癌风险密切相关。
分析显示,较低罹癌风险表观基因状态的小鼠,罹癌可能性仍然存在,但较常发生的癌症
类型是血液性肿瘤,如白血病(leukemia)或淋巴瘤(lymphoma)。另一方面,表观基因
属罹癌高风险状态者则更容易导致实体肿瘤,如肺癌(lung cancer)或前列腺癌(
prostate cancer)。
颠覆传统的癌症观念
范安德尔研究所表观遗传学系主任 Andrew Pospisilik 博士是本次研究的领导者之一。
他指出:“过去学界对于胚胎发育如何影响癌症风险的研究极为有限,因为大多数癌症发
生于年老时期,且长期被认为是基因突变(genetic mutation)随时间累积的结果。然而
,我们的发现颠覆了这一传统观点。”
这项研究证实,即使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癌症风险仍可能因表观遗传变化而大不相同。这
些变化并非基因本身发生突变,而是决定基因何时表达的调控机制出现异常。因此,个体
即便携带相同的基因组,仍可能因表观遗传状态不同,而导致罹癌风险有天壤之别。
“坏运气”并非唯一关键
本研究的另一位主要科学家 Ilaria Panzeri 博士表示:“每个人的罹癌风险各不相同,
但当癌症发生时,人们往往将其归因于‘运气不好’(bad luck)。然而,单纯的坏运气
无法解释为何有些人会罹癌,而其他人则不会。更重要的是,坏运气无法成为治疗目标,
但表观遗传可以。”如果我们能深入理解表观遗传变化机制,或许能开发出崭新癌症诊断
平台,甚至透过针对特定表观遗传标记的个人化治疗策略,降低高风险族群的罹癌机率。
重新“编辑”表观遗传,开启癌症防治新契机
这次突破性的发现,已让科学家认真思考癌症风险可能不仅是后天环境或基因突变的结果
,还与胚胎发育密不可分。范安德尔研究所团队将进一步探讨表观遗传状态对不同癌症类
型的影响。如果这些发现在人类身上得到验证,将为癌症预防与诊断带来新契机。此外,
表观遗传具有可逆性之特质。这意味着,未来可能开发出“重新编辑”这些表观遗传标记
的治疗方式,进而使高风险者回归低风险状态。
简言之,这次的发现不仅让人们更深入理解癌症的成因,也为未来癌症防治开辟新的研究
方向。若能进一步确立人类的表观遗传风险标记,或许有一天,我们能在胚胎发育早期就
能预测甚至干预癌症风险,使癌症真的成为一种可预防的疾病。
‧Cancer risk established before birth
(首图来源:Pixabay)
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technews.tw/2025/02/16/cancer-risk-established-before-bi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