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on182 (小空)》之铭言:
: 联合新闻网
: 大S树葬…业者称骨灰不溶土恐挖丢焚化炉 北市殡管处驳斥
: 联合报 记者林丽玉/台北即时报导
: 女星大S徐熙媛春节赴日旅游,流感并发肺炎骤逝。目前骨灰暂置家中后续环保树葬,不过
: 有媒体报导有业者透露,骨灰树葬不会溶于土,之后想再次使用同块土地仅能骨灰挖起来“
: 丢焚化炉烧掉”。殡葬处驳斥“绝无将骨灰挖出送焚化炉情事”。
: 北市殡葬处表示,近日各界对于环保葬骨灰处理方式的讨论,北市殡葬处强调,环保葬是将
: 往生者骨灰以更自然、简朴的方式回归大地,体现对生命的尊重与环境的友善。其核心精神
: 并非追求骨灰的快速消失,而是透过自然的生物分解作用,让骨灰中的矿物质逐步融入土壤
: ,最终与自然合而为一。
: 有关环保葬骨灰分解一事,北市殡葬处表示,以北市作法为例,参加环保葬之骨灰,火化后
: 皆须经再研磨,以更小的分子状态埋入土壤或抛洒于海中,后续透过自然生物机制分解钙质
: 等物质,长久下来让大自然回归到既有的状态。
: 另外,北市树葬、花葬园区采分区轮用制,透过画分不同区域,轮流开放使用与进入养护,
: 另每月派员定期喷洒溶磷菌、覆蓋培养土以帮助骨灰逐步分解;如遇葬区满葬将会进入养护
: 期约2年左右,并视养护情形评估是否再次开放使用,以达葬区永续循环再利用,绝无“将
: 骨灰挖出送焚化炉”之情事。
: 殡葬处说,为推广环保葬,本市提供多元的环保葬形式供民众选择。未来将持续精进环保葬
: 的服务品质,并透过正确的观念、科学的管理及严谨的规范,能让环保葬成为更多民众的安
: 心选择,共同为这片土地尽一份心力。
很多人对树葬的概念是植物吸收骨灰,让逝去的人变成树木的一部分继续存在
是没有错啦,但绝大部分的骨灰都不会被吸收
首先植物约90%是水(木材大概50~70%),扣除掉水分后的干重中有90%是碳、氢、氧组成的
有机物质,全都来自二氧化碳与水。剩下的(干重10%、总重1~5%)才是来自土壤。
而骨灰的组要成分是磷酸钙(查了一下约8成的样子?)
其中磷占植物干重的0.5%、钙1%,总重自己再除以10。植物需求本身就不高了,而且钙在
土里到处都是。所以重点是磷,但磷酸钙也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
作用只有提高土壤的pH值(像洒石灰那样),要被根部吸收必须以磷酸盐的形式(H2PO4¯、
HPO42¯),因此磷酸钙要被植物利用前得先想办法变成磷酸盐的。加入微生物应该可以?
骨灰的其它成分很多也都是同样问题,毕竟是被高温烧过的,产物和自然腐化不同。
还有一个重点是骨灰都是整盆埋在那的,浓度太高也不利根部吸收,但我想树葬的专业人
员一定都有想到这些就是了。
与其说骨灰变成树的一部分,倒不如说骨灰变成土壤的一部分帮助树木生长。
对一个学生物的来说
真的觉得火葬是很浪费能量的一个行为
你们想想,全球有80亿人口。那是多们巨大的生物质啊!
我们就是为了供养如此旁大的人口而不断掠夺自然资源,结果我们死后就直接烧成灰...
我最中意的就是海葬
渔民从海里捞了一堆鱼上来,食物链顶端如鲸鱼、鲨鱼没食物大家都知道,不过表层海水
营养盐丰富,底等鱼虾、微生物要增生并不难。上层海水的生物要获得食物算容易了。
问题在于底层的生物呀,他们主要靠上层飘落下来的有机物过活。问题是现在的海洋生物
还没机会自然死亡就先被人类补走了。最惨的就是深海鱼类,上面掉下来的如果不是鲸鱼
、鲨鱼什么的,飘不到一半就被其它生物拦胡先吃光了。
还有我们常吃的螃蟹、龙虾都是在底层食腐,食物不充足牠们生再多都没用。
做个简单数学,台湾每年约死20万人,大部分都老人。
老人平均体重算50kg好了,20万人就是1000万kg=1万公吨的生物质!
如果全部都火化不仅耗费能源也浪费能量
台湾螃蟹每年捕捞量也才几百公吨,前年好像只剩100出。原本都是2、3000吨在抓的呢~
每年1万吨的肉丢海里喂鱼不只环保还有助于经济,根本超赚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