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svy (...无言...)
2025-02-10 10:52:10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进到店内用餐。
菜单上的项目,还没看完,店员马上就一句:内用?外带?
而且,通常以这种公式化方式为起手式的店员,通常语气都一副消费者欠他的样子。
况且,进到店内,不论是拿着菜单,或是看着墙上的价目表,
都不见得非用餐不可。除了内用、外带之外,还可以选择不消费。
进到店内,没有看到自己想吃的餐,通常会直接离开。
记得以前到店内用餐,最基本的招呼起手式,不是:“欢迎光临”、“参考看看哦”吗?
或著,至少是“看要什么,看完再跟我讲、看完再点餐。”吗?
但是现在“内用?外带?”几乎全台的店家,都用“内用?外带?”做为起手式。
如果是因为点餐机,必须这么开口、必须这么点,也就算了。
但这个现象存在更多的是:一般小吃摊、夜市摊,这种不使用点餐机的商家。
还没消费,就一副消费者欠店家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饮料店,更夸张:“内用?外带?”、“甜度?冰块?”、“糖包?奶精?”
一连串的公式化应对!
大家看法呢? 有没有“内用?外带?”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