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中央社记者游凯翔台北6日电
3.完整新闻标题:
后备军人射击训练营开放登记 全年度30梯次
4.完整新闻内文:
后备指挥部公告,今年度“后备军人步枪射击训练营”昨天已开放登记,相较去年的18梯
次,今年则大幅增加至30梯次,并加入陆军、海军陆战队新训旅协办,首场4月16日在苗
栗斗焕坪实施。
为强化后备战力,国防部后备指挥部于2023年首次举办“后备军人步枪射击训练营”,并
于北、中、南、东各举办1梯次,开放退伍12年内的后备军人参加,盼借此找回射击“手
感”;去年则增加至18梯次,并扩及离岛地区。
根据后备指挥部公告,今年后备军人射击训练营已在昨天开始登记报名,今年则扩大至30
梯次(4月至9月),且有别过往后备旅主办,这次则加入陆军、海军陆战队等新训旅协办
,训练规模更甚以往,首场将于4月16日在斗焕坪靶场实施。
2023年的射击,采用T-91步枪,使训员依立、跪、卧姿依序进行25、75、175及300公尺,
共67发子弹的射击训练;去年则使用T65K2步枪,并进行归零射击、175公尺,共48发的射
击,至于今年是否调整,尚无法得知。
国防部智库、国防院学者苏紫云曾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应可逐步提升射击发数,并借
镜立陶宛,在军方支持下评估成立射击协会,在台湾成立民间靶场,让民间所有人士参与
报名,接受射击训练或体验射击,藉以跟官方实施的后备射击训练相辅相成,达到全社会
防卫的目标。
前国防部全民防卫动员室(全民防卫动员署前身)主任、现任国防院学者韩冈明指出,若
未来师资、训能及预算充足,有余力可在全台各乡镇成立“模拟馆”,让暂时无法接受实
弹射击复训的后备军人、乃至一般民众,都能进行步枪、机枪,甚至短程飞弹使用方式等
训练,借此扩大成效。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6100031.aspx
6.备注:
个人看法这是非常好的国防政策,让后备军人在平时就保持实弹射击打靶的习惯,
又能够有效的汰换更新旧弹药,希望有机会可以在各县市扩大试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