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欸我阿肥喇各位早安
中国和台湾过去不约而同的喊出2025的口号
中国的口号是
“中国制造2025”
报导称:
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达计划,而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制造2025》。当年提出“2025中国制造”的时候,似乎这个理想离我们还有一段时间。转眼间,竟然已经10年过去了。在对“2025中国制造”缄默的这10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中国制造2025”,这个计划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强国,实现科技上的自给自足,减少对外国技术和供应链的依赖。当时,中国处于全球工业价值链的低端,生产的大多是廉价且技术落后的产品,《中国制造2025》旨在改变这种状况。
国务院列出了 “中国制造2025” 要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新一代讯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牀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国务卿鲁比奥(Marco Rubio)2019年在任佛罗里达州参议员时,发表过《中国制造2025与美国工业未来》的专题报告,并于去年9月发表报告的续篇《中国打造的世界:“中国制造2025”九年后》(The World China Made:"Made in China 2025" Nine Years Later) 指出,中国设定的10个重点产业目标中,已有9个基本实现。这些成就广泛覆蓋新能源汽车、讯息技术、航空航天、电力设备等核心领域,为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另有媒体总结,中国制造2025,计划一共36大项,已经如期完成或者基本完成的有35项,基本上就剩芯片了。
按照彭博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的进度图,目前中国处于领先(Global Leader)位置的行业有:无人机、太阳能、石墨烯、高铁、电动车。过去有两个领域变成全球领先。处于有全球竞争力(Competitive)位置的行业有: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机牀、药品、大型LNG船。
过去10年,有六个领域从全球落后变成有全球竞争力,进步惊人。经常被大家批评的半导体、机牀和制药,却被彭博社认为已经有全球竞争力。唯一落后(Behind)位置产业:是商业大飞机,但是2030也会有全球竞争力。
而台湾这边的口号是
“2025非核家园”
尽可能将核电归零,用风电、光电取代,目的在减损台湾能源韧性与产业竞争力。
以完成度来说
中国那边打个折,有个70分吧
台湾这边核电基本没了,有个95分?
这部分是台湾赢
但以内容来说
一个在突破一个在阉割==
同样是设定2025
怎么互相将对方当作假想敌的两岸差那么多==
讨论一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