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长命百岁的关键是什么?

楼主: sufferlove (天然呆)   2025-02-05 04:43:15
※ 引述《tools (tools)》之铭言:
: 那么多人壮年过世 让肥肥好担心
: 长命百岁的方法到底有什么?
: 1. 天天开心 天天笑嘻嘻
: 2. 天天发脾气 把负能量排给别人
: 3. 天天OGC 健康LP
我有一段时间常看卫教影片,发现慢性病差不多都有以下几种风险因子:三高、家族
遗传、不运动。
所以啊,我想应该是要多运动、有三高要控制好、还有务必配合医嘱。
最近我看了一个神人的故事-孙思邈真人,孙真人是汉医(中医),也是修道人,他
活了一百多岁、一生有许多神通事蹟、且死后成仙了,节录续仙传:
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晨起沐浴,俨其衣冠,端然而坐,谓子孙曰:我为
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来往。俄
气绝。遗令薄葬,不设盟器牲牢之奠。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入棺,如空衣
焉,已尸解矣。
这段是在讲孙真人死亡的状况,他最后尸解了,这是道家修行者成仙才有的境界!
孙真人写的“备急千金要方”之“第二十七-养性”详细记载了养生的方法:
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5%82%99%E6%80%A5%E5%8D%83%E9%87%91%E8%A6%81%E6%96%B9/%E7%AC%AC%E4%BA%8C%E5%8D%81%E4%B8%83
缩网址:https://tinyurl.com/bbfr3kek
这有点长,我也没看完,节录一小段:
嵇康曰︰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
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五者必存,虽心希难老,口诵至言,咀嚼
英华,呼吸太阳,不能不回其操,不夭其年也。五者无于胸中,则信顺日跻,
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这段看起来,是不是跟老子道德经说得很像!节录道德经: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
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所以啊,孙真人教导的养生,就像备急千金要方的下面这段一样:
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
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另外,孙真人其实还教导人靠着积德来养生,就像备急千金要方的下面这段话一样:
故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德行不充,纵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故老子曰︰善摄生者,陆行不遇虎兕,此则
道德之指也,岂假服饵而祈遐年哉。
再节录另一段意思接近的:
故有智之人,爱惜性命者,当自思念,深生耻愧,戒勒身心,常修善事也。
蛤?修善事来养生?这其实跟太上感应篇说的很像,节录太上感应篇: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
避之。
佛教的话,也会教人透过修善延寿,例如弘一大师就劝人放生: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
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
奉告。即是放生也。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蹟甚多。今每门各举
一事,为诸君言之。[下略]
印光大师教导人,得了大病的话,就一心念佛求往生,但不求病好,大师开示如下:
病人一心念佛待死,寿若未尽,则当速愈。寿若已尽,则决定往生。倘于病
时,急于求好,绝无求往生之念。即或寿未尽,以急于求好,不肯一心念佛。
纵念佛,以求好之妄念过重,反致与佛不相应矣。决难速愈。若寿已尽,以求
病愈之心切,决无往生之事。则成求堕三途六道,永不出离耳。
再来就是有比长命百岁活更久的,照着道家的方法修仙,就到神仙的国度里,寿命千万
岁囉,比方说你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水升火降、吸收日月精华、取坎
填离等等,练成的话,你就寿命几千几万岁啦。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