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尹锡悦发动戒严因预算案而起 台湾别走上

楼主: Celesite (dolly)   2025-01-23 14:33:52
1.媒体来源:
信传媒
2.记者署名:
张瀞文
3.完整新闻标题:
尹锡悦发动戒严因预算案而起 台湾别走上韩国朝野“尖锐对立”翻版
4.完整新闻内文:
立法院虽然已经休会,但朝野为了总预算案吵得不可开交,至今仍余波荡漾。
其实,在野党砍预算,执政党大动作反击,这种朝野针锋相对在民主国家并不少见,不是只有发生在台湾,我们的邻国韩国,大约在两个月前,也才上演总统与国会为了预算案严重对抗戏码。
尹锡悦宣布戒严导火线是预算被在野党砍了
韩国近期因总统尹锡悦宣布“短命戒严”引发政坛震荡,该事件的导火线之一是国会对2025年度政府预算案的激烈争议。这场政治风暴不仅让尹锡悦遭遇弹劾,甚至成为韩国史上第一位因叛乱罪在任内被羁押的总统。
韩国在前,台湾在后,两个号称亚洲民主典范的国家竟为了总预算朝野吵翻天,其实双方争执表面上是因为总预算,但导致政局陷入激烈的朝野对峙政争的背后,实际上则是总统指挥不了国会、“朝小野大”的问题。
台湾在野的国民党、民众党与韩国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分别利用其在国会的多数优势,对执政党形成巨大压力,导致政治僵局与执政困境。
台湾与韩国的政治体制都是总统制,其中检察官出身、政治素人的尹惕悦在2022年以0.8%领先幅度打败竞争者共同民主党的李在民成为韩国总统,赖清德则是蓝白各有候选人参选的情况下,以40%得票率当选台湾总统。
他们两人一样面临执政党在国会席次不过半,甚至是少数,因此在国会的处境类似,而在审查预算案成为朝野政争过程中,
韩国跟台湾的发展,几乎像是按照相似的剧本在走一样。
国会少数让赖政府陷入困境
台湾现行国会结构是114席中,在野的蓝、白加上无党籍共63席,形成了绝对过半优势,使民进党的51席难以主导国会议程。不仅法案推动困难,总预算审议也被蓝白联手卡关。赖清德政府面对在野严审,预算被大幅删减,引发执政党与支持者的强烈反弹。
朝野双方针对预算案的言词攻击极为激烈。执政的民进党批评蓝白“为仇恨政治无差别砍预算”,甚至指控在野党“毁宪乱政、国家停摆”;蓝白则回敬民进党“诈骗、抹黑、哭穷”,并嘲讽其“不会执政就下台”。台湾政坛因此陷入持续的对立,让人不禁联想到韩国朝野更难解的政治角力。
韩国朝野对立僵局比台湾尖锐
韩国的政治僵局比台湾更为尖锐。在300席国会中,总统尹锡悦所属的国民力量党仅有108席,对比在野共同民主党的170席完全处于劣势。
去年11月底,
共同民主党在执政党缺席的情况下,单方面推动预算削减案,将尹锡悦政府提交的677.4万亿韩元预算削减4.1万亿韩元。
这场预算之争最终导致尹锡悦宣布“戒严”,试图以“境外势力介入”强硬手段压制在野党。然而,戒严令不到三小时即被迫撤回,不仅未能解决僵局,反而让尹锡悦因叛乱罪遭羁押,韩国政局陷入更深的动荡跟混乱。
韩国的预算案是总统唯一无法行使否决权的草案。在野党掌控国会多数后,完全可以单方面削减政府预算,进一步挤压执政空间。这与台湾国会在三党不过半格局下的微妙权力制衡有着高度相似性,却也有所不同。
共同点:预算案成为政治对抗的工具
无论是台湾还是韩国,朝野双方都将总预算案作为政治对抗的主要战场,试图透过预算审议达成不同的政治目标。
在台湾,在野蓝白利用预算审查权力对执政党施压,借此展现“制衡赖政府”的政治力量,获取支持者的支持以及政治筹码;而民进党则试图透过大举的批评蓝白“为反对而反对”来为支持者的怒气添柴火,终极目标是推动接下来的大罢免行动,目标当然是锁定2026及2028大选。
韩国的情况则更为极端。共同民主党利用其国会优势,削减尹锡悦政府的特殊活动经费,而尹锡悦试图透过强硬手段宣布戒严维护执政权威,但最终遭反噬遭羁押,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的重大危机。
不同之处:文化与民情的影响
台湾和韩国的政治对峙在表面上相似,但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却有所不同。
台湾执政的民进党与在野的国民党、民众党的对抗,还没有走到完全“鱼死网破”的地步。三党不过半的局势反映了台湾选民的多元选择,也为国会未来的谈判及妥协留下更多空间及可能性。
当然以赖总统的智慧,加上近期邀请立法院长韩国瑜喝和解咖啡试图缓和朝野气氛,应该不至于让朝野走到“火车对撞”的程度。
韩国则是高丽棒子性格,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的冲突往往更为激烈。尤其是共同民主党和国民力量在国会席次上的悬殊差距,让韩国的执政党无法通过妥协化解危机,仅能透过法律与政治博弈试图打破僵局。
未来挑战:如何走出朝野僵局
台湾与韩国的朝野对立引发了一个共同的思考:如何避免预算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确保国家治理的稳定性。
在台湾,未来政局能否平稳,取决于蓝白联盟能否在对抗民进党的同时,提出可行的政策替代方案,而非仅仅削减预算以施压执政党。同时,民进党也需要调整策略,寻求与在野党的合作机会,以减少不必要的对立。
毕竟总预算编列与审查不会只有这一次,朝野都该仔细想一想,难道接下来每一年审查总预算都要这样继续吵下去?
目前执政党在国会是少数,执政党在编列预算之前,是否曾经跟立法院在野党讨论过呢?如果他们尊重在野党是国会的多数,在编列预算之前就应该先沟通这些预算的必要性,取得支持才对。
朝野先沟通,才有理性讨论的空间
但是执政党如果仍以蔡英文八年完全执政的态势,一副预算我要怎么编就怎么编,立法院管不著。行政院到了在野党要监督的时候,就呼天抢地说中华民国要被消灭了。或是发动侧翼,拼命抹红。那这个是行政院自己失去理性,不能容忍一点监督。就像黄国昌讲的,今年三读之后的总预算接近3兆且比去年还多,行政会有什么困难呢?
立法院的在野党务也必要站稳阵脚,显露政治的实力,代表人民显示政治的制衡力量。让行政方面知道未来预算的编列,是要先沟通的,这时才有理性讨论的空间,也是台湾社会想看的。
其实,台湾与韩国的预算案风波揭示了民主政治中的一个共通挑战:如何在朝野对立中保持国家治理的连续性。无论是三党不过半的台湾,还是两党高度对峙的韩国,政治领袖都需要意识到,过度政治化的预算之争可能对国家利益造成长期损害。在这方面,韩国的剧烈震荡或许能为台湾提供宝贵的警示,让执政党与在野党在对立中寻求合作的可能性,推动政治发展的良性循环。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52151
6.备注:
今日韩国,明日台湾
难怪某党Team戒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